“请注意学员”,是指驾校的全体员工不但要主动关注学员的显性要求,还要关注学员的隐性需求,尽量让每一位学员的合理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经常看到有驾校发出的通知,动不动就是学员须知,**告示等等,给人感觉是“听我的,我不想知道你需要什么”;也经常看到有的驾校就是一个班型,有种“我就这样,你爱来不来,爱学不学”的店大欺客心理。
这就是“学员请注意”的心智模式和被动服务模式,有别于“请注意学员”的教学服务行为模式。思路不同,驾校员工的做法也就不相同,其导致的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
— 1 —
在传统企业,有研究者发现到一种工作模式,他们称之为高大上模式。传统企业里这三个角色,老板、员工、客户,三者之间其实不是一个平行关系,而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垂直链条的关系。比如说,驾校校长有想法跟员工去说,员工去执行,做出来交付给学员,如果执行力非常顺畅,速度非常快,这条通道是最顺畅的一条通道,从薪酬考核、激励,包括所有的组织运行都是围绕这个通道来做。
但是这个通道往回返的时候特别困难,学员对服务有些意见想法,想找校长去交流,没有空间、也没有渠道和时间,只能跟员工去说。但,驾校的员工面对学员的时候是怎么回应的?责任心不强的装作没有听见或者推诿;一般礼貌一点会说你这问题问得太好了,或者你的意见太好了,我跟领导反映一下(但是超出我的权限),一周之后给你答复,说的非常严丝合缝,但是仔细一听,这事还是没解决。
因为,大多数驾校现有的管理体系都是领导对员工考核,员工一旦说出问题,领导就会一皱眉,要你何用?员工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懒得反映问题了;学员的声音就被压制住了,最后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就进不到驾校校长的层面来。一年工作里,员工60%-70%的时间是围着领导工作,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唯上模式,自内而外,服务要靠上级推动,校长是驾校的发动机,发动机一怠速驾校效能就下降。
故而,驾校员工只关心领导的想法,而不主动关心学员的想法,服务学员是被动的行为,学员也是被动接收信息,就像我们在一些驾校所看到的只是“学员请注意,学员你给我听好了,按我的做”。
— 2 —
那么,什么是“请注意学员”它的主旨就是以学员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管理模式是由外而内的。
谁离学员最近?在这个时代下是最重要的。离学员最近的,其实就是驾校基层的每个员工。
有专家去过阿里巴巴好多次,最开始偷着去,后来发现阿里很开放。他最大的感受是阿里内部根本不像一个企业,好多游客外加政府官员都在里面,你随便找一个会议室发现都是阿里、卖家、政府部门人员三家一起开会。
阿里巴巴组织开会的时候一般习惯说今天咱们讨论解决什么问题,先讨论一下对卖家有什么好处?对政府有什么好处?而不是说先谈谈对阿里的好处,阿里通常会说先不用谈我们好,你们有好处了我们就有好处了。
“请注意学员”模式,在日常教学服务工作中有三个特点:
第一,驾校的员工有没有时间和学员聊天谈心,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
第二,员工有没有意愿主动解决学员的问题,服务好他们?
第三,员工有没有资源和能力解决学员的问题?
所以,现在驾校校长要反省自己搭建的组织是唯上级为核心,还是以学员为中心?譬如,传统的市场营销概念是以4P’s理论为基础的,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销售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但4P’s理论因为出发点是企业自定而不是消费者来定,它们是一种自内而外、以产定销、比较自我的一种服务营销观念,受到一些当代营销专家的质疑批判。
90年代以来,营销领域越来越多的人转向劳特朋教授所提出的4C’s论,而将4P’s论称作是“传统的”。
4C’s理论从对企业经营者的研究全面转向消费者的关注,实现了从“由内而外”到“由外而内”的历史性转变,是对传统4P’s理论的扬弃。4C’s论所主张的新观念是:把产品先搁到一边,赶紧研究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求(Consumer wants and need),不要再卖你所能制造的产品,而要卖客户确定想购买的产品;暂时忘掉定价策略,着重了解消费者要满足其需求所须付出的成本(Cost);忘掉渠道策略,而考虑如何给消费者方便(Convenience)以购得商品;最后请忘掉促销,取而代之的是销售的过程在于如何使消费者快速便捷地买到该产品,由此产生送货上门、人员推销、网络营销等新的销售行为;强化产品与消费者的沟通(communication),加强和消费者及其他利益关系人进行互动式双向沟通,而非只进行单向沟通,深化与消费者的良好、有序的关系。
— 3 —
4C’s论能否取代传统的4P’s论,尚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暂不作结论。重要的是,4C’s论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这种视角改变了企业营销管理思考的重心。
在市场上形成的销售者与购买者间的相互作用就是营销活动,由此构成营销交易。但这种营销活动要想成立,就得形成交易主体间的意识交易和通过意识交换的合同。这种交易主体间的对话即意识的发送和接受过程——个人传播就是营销对话。销售者与购买者的行为有各自的意识,由交易对方传达、解释。市场上的交易有其作用上的差异,进行着各自不同意识的交易。因此营销对话具有意识积累的特点。这里的意识传播是双向的。作为驾校,经营管理者的意识传达手段有班型设计、品牌定位、服务、价格、招生渠道、招生人员、广告促销、发布媒介等,作为学员的意识传达手段有报名、不报名,说驾校的好话、说驾校的坏话,推介学员、不推荐学员的表现等反应。
早在1960年,哈佛大学营销教授莱维特就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名为“营销近视症”,文中谈到一个观点,如果企业将注意力只放在产品(服务)销售上看,那么企业将会偏离轨道。他写道:似乎没有人有兴趣去深入探索、研究客户基本的人性需求,没有哪家企业致力于创造更好的客户满意度。他当时的说法是,客户其实买的不是产品,而是购买一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比如说,学员学车,有的是希望快速拿到驾照合法上路驾驶,有的是学到扎实技术安全行车,有的希望学车过程更为便利,有的是希望借驾校学车的平台交到朋友。换言之,学员报名不只是为了学车拿证,还有其他的诉求,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机会帮助其解决好。
那么,更好开展营销工作的关键是什么,莱维特在后来的文章中补充道:“要正确决定哪些是应该做的,至于如何做,必须依靠关于客户、竞争者和市场的相关数据做决定。行动之前,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将它们转化成有用的指导信息……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差别,在于数据只是对原始事实进行粗略汇总,而信息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能够让人有所启示并推动发展的洞见。”
如果驾校的经营管理者主动了解学员的需求,关注学员的关切,然后再对学员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籍此把服务营销模式从“学员请注意”变成“请注意学员”,再围绕学员的需求做文章。譬如,针对学员的显性要求——有学员为自主约考上火,员工知道后手把手教会他们上网约考,千方百计主动帮其解决问题。针对学员的隐性要求,有的驾校员工观察到学员感冒了,主动嘘寒问暖,递上感冒药和姜汤;有学员雨天没有带伞,教练员主动为其打伞遮雨;学员内急上厕所没有带卫生纸,教练员能提前准备好。只有时时“请注意学员、以学员为中心”,每个员工“把学员也当成领导”,对学员的合理需求第一时间做出响应,主动服务,尽量让每位学员满意和感动。
观念的转变是最伟大的转变。从“学员请注意”到“请注意学员”不是几个字的调换,而是一种经营理念和教学服务行为模式的转变,如果驾校已经开始转变并持续付诸行动,我想,这样的驾校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以上就是飞跃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飞跃驾校:“请注意学员”和“学员请注意”,决定驾校不同的明天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飞跃驾校报名咨询电话:13429646456
“请注意学员”和“学员请注意”,决定驾校不同的明天相关阅读:
驾考科目一和科目四有哪些区别
有些学员觉得科目四的题目看起来和科目一差不多,就误认为两者考试时也一样,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不可否认的是在考察内容上二者确实有重合之处,但更主要的是由于科目一、科目四所处的考查阶段不同,对于学员的测试侧重点也不一样。
不少学员做了科目一的题再去做科目四的题时会发现有些题目“似曾相识”,这是因为科目四与科目一确实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出了部分题目看上去一样外,二者还有哪些不同?
一、考试内容不同
科目一考试内容
1、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
2、交通信号及其含义;
3、安全行车、文明驾驶知识;
4、高速公路、山区道路、桥梁、隧道、夜间、恶劣气象和复杂道路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知识;
5、出现爆胎、转向失控、制动失灵等紧急情况时的临危处置知识;
6、机动车总体构造、主要安全装置常识、日常检查和维护基本知识;
7、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自救、急救等基本知识,以及常见危险物品知识。
科目四考试内容
1、安全文明驾驶操作要求
2、恶劣气象和复杂道路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知识
3、爆胎等紧急情况下的临危处置方法以及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置知识等内容
二、考查重点不同
科目一与科目四分别处于不同的学车阶段,考查内容不同,对于重点考查的侧重点也就会有所区别。
科目一:内容方面,科目一还将对各种仪表功能和指示灯的了解做为考查重点,考题利用图片、图标的形式,使考生感到仿佛进入了实际道路情景中,重点考查理解力。
科目四:重点在“安全”与“文明”这两项基本原则上,题目中出现的不顾安全的操作方法驾驶行为以及非文明行为等内容一定是违法违规的。
简单来说,科目一侧重于基础交通法规和交通标志的熟悉,而科目四侧重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
三、题型、题量不同
科目一:考试100题,每题1分,考试总时间为45分钟,题型为判断题和单项选择题,满分100分,90分合格。
科目四:考试50题,每题2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题目以案例、图片、动画等形式为主,题型为判断题、单选题和多选题,满分100分,90分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