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交规考试、科目四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都会出现很多交通术语,很多人由于平时方言或者口语表达的而影响,对这些专有名词不熟悉,从而影响到自己考试。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匝道
匝道,又称引道,立交桥和高架路上下两条道路相连接的路段,也指高速公路与邻近的辅路相连接的路段。
匝道又分好几种,如进出口匝道、上下匝道等等,这里就不细讲,大家只要知道匝道的意思就行。匝道处为事故多发带,所以新手一定得注意安全啦!
进出匝道注意
1、沿路留意指路牌,对要走的匝道心中有数;
2、走过了就继续往前走,千万不能急刹车或倒车;
3、进出匝道要走“边道”,即要提前进入减速道或者加速道。
行车道
公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的总称,包括快车行车道和慢车行车道。
变速车道
变速车道指的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道路上的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的总称。
加速车道
供车辆驶入高速车流之前加速专用的车道。
减速车道
供车辆驶离高速车流之后减速专用的车道。(公路1-匝道-加速车道-公路2-减速车道-匝道-公路3)。
高速路车道
高速上一般有3条车道,左边是超车道,中间是行车道,右边是减速道。如果是四车道,则左边是超车道,中间两道是行车道,第四道是减速道(或紧急停车道)。
每一个车道都有明确的速度规定,设定了最高时速和最低时速,要超车不一定要跑到加速车道,一般超车是从左边超,超车前一定要打开超车灯示意前方行驶车辆!还要先通过后视镜看看后方有无来车!
分隔带
沿公路纵向设置的分隔行车道用的带状设施。位于路中线位置的称中央分隔带;位于路中线两侧的称外侧分隔带。
路肩
公路断面中,行车道外侧的路面部分,初始作用是供临时停车,实际经常被自行车和行人使用。不同道路等级的路肩宽度是不同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以上)的路肩在2.5-3米,行车道实线以外的部分就是,现在高速公路明令禁止在路肩上行车,以保证救援车道。二级公路1.5米左右,三、四级公路1米以下。
路牙
城市道路往往没有路肩,机动车道外面就是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或绿化带,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或绿化带一般比机动车道高出10-20厘米,所以设立了路缘石,路缘石也常被称为路牙,分为立道牙和平道牙,立道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起来的那一种,平道牙与地面齐平,车主没什么感觉。
立道牙高度多少?一般来说初始建设是10-20厘米,但是由于沥青路面经常加铺,导致高度逐渐减小,具体多少不好确定。如果是熟悉的路段,确定爬上去没问题,可以骑上去,如果不熟悉的路段,加上海马非常底的底盘,最好还是不要去试。
路缘带
路肩或中间带的组成部分,与行车道相连接,用行车道的外侧标线或不同的路面颜色来表示。其作用主要是诱导驾驶员视线和分担侧向余宽功能,以利于行车安全。
路拱
路面的横向断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其作用是利于路面横向排水。
以上就是锦程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锦程驾校:驾照考试中的交通术语名词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锦程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744-8326555
驾照考试中的交通术语名词相关阅读:
驾考新规,让文明更进一步
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完成了《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与方法》(GA 1026)等驾驶人考试相关行业标准修订,新标准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驾考标准调整了理论考试的试题内容和比例,更加突出安全文明行车、典型违法行为认知等内容的考核,考试内容更加贴近实用。
在新的驾考标准中,一方面增加了多项直接评判不合格的操作,比如,在通过斑马线和直行通过路口、路口左转弯、路口右转弯项目中,明确不按规定主动避让优先通行的车辆、行人、非机动车的,不合格;另一方面,现行个别专项评判被引入到综合评判中,比如,起步、转向、变更车道、超车、靠边停车前不使用或错误使用转向灯的,之前是扣10分,新标准中则直接不合格。是以,驾考直接评判不合格的项目较之现行标准多了起来,很多人将之称为最严驾考标准。
一些操作项目的评判标准之所以升级,“严”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一整套的贴近实用的训练与驾考,培育出驾驶人安全文明行车的习惯来。以此出发,对安全文明行车的现实要求越高,那么驾考评判的标准必定就会越严。而现实是,一些驾驶人变道超车不打转向灯,几乎完全靠提速;很多城市为了矫正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习惯,下了很大的力气。
或有人会说,考驾照是考驾照,上路行驶是上路行驶,拿了驾照也未必敢上路开车,所以,安全文明行车还得靠上路练和罚单罚。事实上,这正是驾校培训不到位、驾考标准不严苛所导致的。
严格意义上讲,文明驾驶就应该从驾校上车开始,从一个准驾驶人最初接触车开始。换言之,文明行车培育原本就应是驾校技术操作培训之外的重要内容,只是这方面成了很多驾校的短板。因为,我们不可能寄望于一个从驾校走出来的“马路杀手”,能够在道路上雍容地文明行车。
先看一组数字:截至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04亿辆,其中汽车2.0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71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8亿人。再看另一组数字:2016年我国发生交通事故近30万起。严峻形势说明,我国交通不可不严管。落在驾考层面,仅强调驾驶技巧是不够的,必须把文明与技巧等量齐观,从细节中改善交通安全。
要问那些不懂驾驶的人,驾车者最需要什么?相信大多数人会这样回答:驾驶技巧。要是问那些驾驶技巧已过关的老司机,他们给出的答案或是:文明驾驶。是的,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因为驾车者的技巧多糟糕,而是驾驶文明不到位、安全意识极薄弱。譬如处理汽车与行人的关系,相比之下,行人处于弱势,汽车应该主动避让过马路的行人,这几乎是共识。如果缺乏这种认知,漠视行人权益,与行人争道,就容易出问题。
别以为不文明驾驶无伤大雅,给他人带来的只是小麻烦——如快速通过积水路段导致水溅行人,或两车相会时不关远光灯让对面司机不舒服——一个不文明的小动作,也可能酿成重大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譬如,车辆停在路边之后,无视后方来车情况,随手推开车门,就是一个高危动作——若有摩托车或电动车恰好经过,就有可能正面撞上车门,导致人仰车翻;若驾驶员瞬间倒地之后,恰好有一辆汽车疾驰而过且刹车不及,就极有可能发生次生事故。不要以为这是虚拟场景,现实中,此类交通事故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致人死亡的案例也不罕见。
别以为不文明驾驶对自己没有什么损失,如果因此发生交通事故,就没那么简单了。再说乱开车门,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开车门导致的事故,不论是驾驶员还是乘客,都要承担事故的主要及以上责任。一旦造成伤残或死亡等严重后果,行为人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不久前,恩平法院依法审结一起因开车门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肇事者除了经济赔偿,还因构成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零6个月。是以,文明驾驶实在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正和博弈,驾考新规更加突出安全文明意识考核也是出于此种考量。
随着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越来越差,一些机动车加塞、抢行、随意变道等等“庸恶”之习,逐渐成为交通安全隐患与交通拥堵的诱因之一,规范机动车驾驶已然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但安全文明行车不能仅靠在路上行政执法,即便有太多的执法力量也会力所不逮,所以,必须向文明行车发育的肇始端寻求内生动力,那就是让文明驾驶从驾校上车开始,并且通过驾考的检验。
关注驾考宝典,提高自己的学车技巧!非常荣幸您能阅读本文~小编不胜荣幸,您的耐心阅读,即使没有赞,也是对小编给予莫大的鼓励!感谢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