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10月1日起施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发布的新版《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对此,福建省运管局予以解读,发现新大纲进一步优化了原先的大纲,重点修改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结构调整,更好地符合驾驶技能形成规律。取消原有的培训阶段概念,淡化培训先后顺序的要求。大纲共分为4个部分,其中“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与“道路驾驶”教学可交叉融合,“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更加符合驾驶规律。
第二是学时调整,更好地适应差异化培训的需求。取消对每项教学内容的具体学时的限定,只对每一部分(科目)的总学时进行要求,便于驾培机构和教练员根据学员个体情况进行教学安排,均衡各训练项目之间学时安排,解决差异化培训的现实需求问题。
第三是内容调整,更加符合驾驶培训的实际要求。对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日志进行调整,改变原有科目一理论知识学习应采取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交通安全体验等多种方式,倡导课堂教学与远程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不得低于6学时)。同时,增加了培训里程不得少于300公里的要求。
东方驾校小编对比旧版《大纲》,发现新出炉的《大纲》有以下新变化:
科目名称改变
老《大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二、三阶段,第三阶段包涵需要单独考试的安全文明驾驶。新《大纲》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安全文明驾驶常识。
C1、C2车型的学时减少
较2013年发布的老《大纲》,新《大纲》对C1、C2的整体学时要求分别减少16、18个学时。基础和场地驾驶(原科目二)减少了8个学时,道路驾驶(原科目三)学时没有变化。
培训过程的有效教学时间明确
老《大纲》规定一个学时为1个小时,各地具体教学学时不一致。新《大纲》明确每学时为60分钟。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
不再细分各部分培训子项学时数
老《大纲》中明确规定各个教学部分的子项学时要求数量,新《大纲》则取消了培训子项的学时要求,驾驶培训机构可灵活根据学员培训情况动态调整。
道路驾驶公里数至少300公里
老《大纲》未明确规定计时里程的要求,新《大纲》各省应当根据实际对各准驾车型培训里程做出相关要求,但最低不得少于300公里。
允许交叉教学培训
打破老《大纲》必须按照顺序培训的规定,“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应与“道路驾驶”教学交叉融合;“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
采用模拟设备教学
《大纲》解释,“基础和场地驾驶”中“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和“起步前车辆检查与调整”教学内容,应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道路驾驶”中“恶劣条件下的驾驶”、“山区道路驾驶”、“高速公路驾驶”等内容,可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
可以看到,C1、C2车型的培训学时减少了,并且不再对各部分子项目的学时细分要求,比较人性化,对于学员来说是个好消息。不过,学时要求降低了,新《大纲》在培训里程方面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培训质量来说是更为实际的保证。
驾培大纲说变就变,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变动还真不好预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报名考驾照,以不变应万变!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你身边的朋友们!
以上就是东方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新版驾培大纲下月施行:学时、里程都有变化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东方驾校报名咨询电话: 13359916588
新版驾培大纲下月施行:学时、里程都有变化相关阅读:
科二练车问题大盘点,掌握不好最容易挂科!
一、不看后视镜易处于幻觉状态
大部分学员在学车中看后视镜感觉都是一个问题,掌握程度的快慢取决于学员个人的理解能力及教练的细节解析,结合一些学员的经验,结合案例分析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后视镜不知如何调节?
2、后视镜存在镜距差,学员不知如何把握?
3、倒车中方向感下降,容易乱打方向?
后视镜
案例分析:在科目二5项中,容易出现这个问题的是人字库和侧方位停车,以人字库为例,针对以上3个问题做相应的解析,下图为倒入人字库后,两边的车身如果与黄线的间距相同,两边的后视镜【大镜】的视觉效果如图所示:
后视镜解析:
①左右后视镜调节正确后都能看到前后门的【两个门手把】和后轮的轮廓部分【橙色部分】,且感觉左后视镜调节稍高,右后视镜调节稍低;
②由于镜距差的原因,在两边间距相同的情况下,左后视镜【3、4个手指位】比右后视镜【2个手指位】宽,且右后视镜中感觉车身线与黄线不平行,而左后视镜却平行;
③倒车过程中,方向往哪边打,车尾就往哪边摆动,而车头则反方向摆动,因此可以通过左后视镜看左后轮的摆动方向就可以判断方向是否回直;
④入库当中如果出现左右车身任何一边间距过于窄,回直方向盘后已经没有调整的意义,唯有提前判断车尾运动的趋势,提前调整方向盘。
给学员的建议:
1、出现理解上的错误时多与教练沟通,了解后视镜宽度与现实宽度之间的差距,把握车入库的运动趋势;
2、学车不追求完美,合格是硬道理,回直方向盘后先判断再打方向盘调整车身,提升自己方向感判断能力,减少乱调节方向的现象;
3、放松思想,培训自己较强的逻辑思维,先一后二,切勿抢做动作要领。
三、打方向犹豫,把握不好时机
心态不够放开此类问题一般出现在心理素质较差的学员上,导致控制方向盘犹豫不定或者是双手控制方向盘过硬,部分学员甚至同时出现双脚发抖,一定程度上跟自信心缺乏有关,但主因归结为心态不够放开,犹豫不决,在科目二中体现在人字库、曲线行驶、侧方位停车及直角转弯。
案例分析:以直角转弯为例,如下图分析:
案例解析:
① 右边车身与直线保持20~750px的行驶间距,保证有足够大的转弯半径;
② 待车头盖与前方横线触碰时打尽左方向盘;
③ 若方向盘打的过早或转向速度过快,可以通过左后视镜辅镜查看左后轮是否压直角,若判断会压,则提前回直方向,待后轮绕过直角后重新打尽左方向盘,但转向速度过慢,则车头压线的机率增加到90%左右,因此方向务必提早一点,出现问题如下:
问题1:学员车速与控制方向盘的速度不成正比,甚至车速超出了弯道的极限速度;
问题2:学员容易顾虑太多,控制方向盘犹豫;
问题3:喜欢大手控制方向盘,没有控制好车身与右边直线的间距,造成转弯半径过小。
给学员的建议:
1、 每次练车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车速和方向盘控制都随着发生微妙的变化,对此要提升自己的应急应变能力;
2、 教练给的参照点和线其实是相对的,针对不同身高的人应适当做调整;
3、 保持学车的自信,切勿耍小聪明,按照教练的要求和给出的参照点进行练习,养成判断迅速,操作果断的性格。
三、视野被参照点局限,没有空间感
此类问题主要出现在空间感差的学员上,而教练在教学中会通过几何原理给相应的点和线给学员做参照,一般采用三点成一线和平行线的方法,但空间感差的学员容易因为这些参照点而忽略了车在考试项目中的空间位置,此类问题以曲线行驶为主。
案例分析:以曲线行驶为例,如下图:
案例解析:
① 看参照点过于入迷,容易导致学员视觉昏眩,且视野过于狭窄;
② 车速控制不稳容易照成心态紧张而乱打方向盘;
③ 错过参照点后不敢通过控制方向盘来调节。
给学员的建议:
1、 学会东张西望,培养瞻前顾后的开车意识;
2、 放松心态,积极面对错误,总结并改正;
3、 当局着迷,旁观者清,多点站在车外观看他人练车,了解车的行径路线。
四、对方向机和控速间的关系不明了
此类问题主要出现在短时间快速控制方向盘上,学员不清楚方向机与控速间的关系,造成练习过程中处于迷茫状态,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更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侧方位停车和人字库。
案例分析:以人字库为例,如下图所示:
案例解析:
① 汽车在同一动力下同时打尽方向盘,方向机工作时阻力增大,容易降低车速;
② 汽车在同一动力下同时回直方向盘,方向机工作时阻力,容易降低车速;
③ 部分学员容易同手同脚,双手控制方向盘时,左脚控制离合器容易习惯松动造车速变快甚至死火。
给学员的建议:
1、 善于思考和沟通,了解汽车的工作细节;
2、 有较强的潜意识控制能力,避免同手同脚的现象;
3、 分析重点和难点进行专项练习,提高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