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的时候,教练一般对学员都非常严厉。可能有学员不理解,错了改了不就行么?
其实教练也知道,但是如果不严厉,学员容易一错再错,即使能改过来,考试时候一紧张,很容易再犯。
拿科二来说,一旦养成了这些坏习惯,基本上99%会挂科。
1:上车坐下就开
一般练车大家座位后视镜位置都差不多,坐下就开。
到考试肯定有变化,一紧张,可能都不知道咋调整。
座椅后视镜不固定了,看点肯定不准。
2:弯腰伸头看点
弯弯腰、伸伸头,去看点位找点位,看似误差不大,可一般都10厘米开外,每次的角度、幅度又不一样,看点的结果也不一样。
3:方向盘随便握
很多地区对科二驾驶姿势的考核,并不是很严,打方向盘的姿势一般不扣分。
但是,姿势不对了,打方向盘的速度就慢,节奏也不顺畅,结果就是总比别人偏上10公分。
4:换档不踩刹车
倒车入库、侧方停车,都需要在一档和倒档间换档,换档的时候不踩刹车,车辆很容易后溜。
系统敏感一点就会判定中途停车或者起步后溜。
5:总忘了转向灯
起步、侧方出库、半坡起步,要开转向灯,总是忘了的话,不仅科二要挂,将来科三也危险。
6:车速越开越快
开始练,不熟悉,都能慢慢来;练熟了,就快了。结果就会发现,越练越差劲。
车快了,误差会越来越大。
7:开得熟就自大
自以为练得不错了,就过于自大,结果就是起步熄火、车身出线。要记住,开车永远要小心谨慎,何况面对考试
以上就是宣威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宣威驾校:科目二考试 不是你开的熟就可以过的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宣威驾校报名咨询电话:13887425090
科目二考试 不是你开的熟就可以过的相关阅读:
每5000公里换机油是陷阱? 真相就在这里!
长久以来,每5000公里或者三个月(先到为准)进行一次保养、更换机油已成为国内绝大多数厂商和4S店约定俗成的规定,大家对此也深信不疑。但近一两年,网上及朋友圈里开始出现另一种声音——认为这完全就是一个骗局,是4S店欲图增加营业额的消费陷阱。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首先,说5000公里一换油是骗局的朋友,其主要依据是相同型号的车型在国外(尤其是在欧洲)基本都要10000-20000万公里才换一次,而国内则会被缩减成5000-7500公里(一般日系5000公里,德系7500公里);同时,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目前新车销售的利润也是逐渐下滑,因此厂家及4S店都需要通过售后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基于以上这两点,让5000公里一换油的“骗局说”似乎变得有理有据且合情合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种说法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没有将车辆的实际使用环境和工况考虑在内。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路况都是非常好的,地广人稀嘛、自然道路上车也稀,尤其是德国的高速公路甚至是不限速的,因此车辆可以非常快速的在上面通行,而在国内,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道路都是极为拥堵的,即使在高速上也经常会出现堵车的情况。这样同样行驶5000公里的里程,在德国的车辆可能发动机的累积运转时间只需要50个小时,而在中国可能就要花上100、150甚至200个小时。
我们假设每50个小时发动机运转100转(只是方便计算的一种假设),那么同样行驶5000公里的里程,德国这台车辆的发动机就只需运转100转,而在中国就至少要200转以上。而且有过堵车经验的朋友肯定知道,这个时候(即频繁起步)发动机的负载会增加,对应的转速就会更高。如果再加上这个的话,那么在国内行驶的车辆其发动机运转量就会更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外1万、2万才更换一次机油的车辆,到了国内就要变成5千公里了。
而且堵车带来的频繁地开开停停会导致发动机产生大量油泥,这也会加速机油的损耗。除此之外,中国的空气污染也明显比欧洲严重很多,尤其北方,雾霾加风沙,虽有空气滤芯一环节,但总免不了有灰尘进入发动机,这样机油很快就会变脏。再者,国内汽油的油品和欧洲差距也很大,含硫量就多,长期使用会对机油性质产生影响,酸性增强,腐蚀性变大。这些,都是国内机油更换周期缩短的主要原因。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外部因素会影响到机油的更换周期外,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比较重要的,即机油本身的品质。在国内,几乎15万及以下的车辆,原厂使用的机油都是矿物油,而在欧洲几乎都是用规格更高的合成油的。一般来说,如果使用级别更高的机油,每升高一个级别,换油间隔延长2000公里是不成问题的。
于是,综合以上各项,每5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真的不是什么消费陷阱,只是“中国特色”而已。另外,需要提醒各位看官的是,除了公里数外,机油的衰减还受时间的影响,一般而言矿物油暴露在空气中3个月左右就开始氧化了,功能降低。 也就是说,如果换了机油后您3个月不开车,到时候也应该再换一次;合成油则差不多在6-9个月附近。
号外:大神养车是一款专注于“汽车后市场”的垂直导航引擎,养车,违章代缴,车品就找大神养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