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我国有一个“退耕还林”政策。意思是说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自然环境,将许多耕地变回到林地。
2016年正式启动驾考改革。在改革至今一年半多的时间内,全国有些省份的驾考改革中出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类似现象。大意如下:在驾考改革前,也许驾考部门资金缺乏,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了一些考场。驾考部门与第三方究竟以什么关系进行合作不甚了解,但因考场遍布各县,就便民方面,的确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一般人的正常思维中,改革一定会越改越好、越改越方便。如果越改越差,可能改革的必要性荡然无存。然而在驾考改革启动之初,这些便捷的社会化考场出现了逆转。人们习以为常的能就近考试的社会化考场突然闲置停用,只能使用全市极少的公办考场进行考试。
人们总在疑问,这是怎么了?这么方便的考场布局,咋不能用了呢?这种改革措施是否符合国务院改革精神值得商榷,但在满足考生需求,方便考生考试方面的确大不如从前,甚至倒退。这种现象作者姑且称为驾考改革中的“退民还公”现象。即在驾考改革中不用社会化考场,采用公办考场。
改革并非易事。改革项目中的相关要素都要艰难面对。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改革毕竟都有目的和原则。这次驾考改革(2015年12月国务院提出国办发(2015)88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驾驶培训和考试需求”。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便民利民”原则。“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广大群众考领驾驶证”。
在便民措施上,国办发(2015)88号中也有明确提出“鼓励建设使用社会考场”,“驾驶人考试场地布局、数量应当满足本地考试需求。考场的场地建设、设备配置、系统维护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有序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考场,积极推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使用社会考场。公安机关要坚持公平竞争、公开择优的原则,依法通过公开招标等程序选定社会考场,不得无偿使用”。
据了解,某些省份一个市级行政区内原有十几家考场现在已全部关闭,只剩下驾考部门专有的2所考场。考生在几百公里来回奔波。有人坦言“以前考试报满就约不了,但能知道到底能不能考试。现在考400个人都约到2600多人”。
同时,考试路途遥远,也给考生带来了风险。据了解,在往返考试途中出现事故的也不乏个案。
“退耕还林”有利于生态发展。在中央反复强调“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今天,驾考改革落实中的“退民还公”现象不知道有利于何种考虑?
以上就是新荥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新荥驾校:谈驾考改革中的“退民还公”现象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新荥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716-6224666
谈驾考改革中的“退民还公”现象相关阅读:
科目四理论考试满分技巧
科目四考试作为驾考的最后一个科目,学员们难免会出现一些紧张的情绪。但是其实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科目四理论考试技巧
1、对于不理解的东西不要死记硬背,最好是翻翻前面的理论章节,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把你的理解写在题边上。就这么一翻、一写就有很大的好处,基本上这道题就记住了。当然,最后是在几个小时以后再看一遍,这个巩固记忆的科学方法大家肯定都理解。
2、认真对待判断题,尤其是错题,到底错在哪里,正确的是什么?稍微辛苦一下翻翻理论,答案都在里面,实在懒的找上网查也可以。明白哪里错了,做题时就不会有似对非对不敢判断的感觉。
3、图案类似也是个问题,就是最好把几种相似的图案放在一起做对比,这样才比较明了。然后,还是没事儿就多看两眼。
4、每次做题都会有错的,把错题用笔勾起来,下次做的时候用心一点,看看到底错不错,有时候重复错的题可以硬记下来,因为这样的情况很少。
5、考前多做几套模拟题。
6、考试时要注意细节,别光顾着答题却按错了键。其实,按键之前仔细看右上角的提示就没有问题。
科目四理论考试内容
1、根据所考的驾照类型从相应的科目四考试题库中按比例抽取50道题进行答题,小车类驾照从800题中抽取,大车类驾照从1023题中抽取,每题2分。
2、考试时间为45分钟,答题过程中错12分(6道题)即终止本场考试
。
3、考试题型分单选题(包括对错题)、多选题,前45题为单选题,最后5题为多选题。
4、考试题目包括图片题、情景识别题、文字叙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