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驾驶技巧:儿童乘车有哪些易犯的错误

开车技巧2018-06-24 04:26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喜欢怀抱着孩子坐在车上,他们认为孩子坐在哪都不如抱在自己怀里更踏实,然而这样的作法是很危险的。那么儿童乘车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乘坐校车、公交或大巴,避免以下错误

1、不系安全带:与乘坐私家车一样,在发生意外时,不系安全带的孩子很容易从座位上甩出,造成严重伤害。

2、身体探出窗外:很容易被过往车辆剐蹭,或是跌落车外。

3、车上吃零食:行车中颠簸或是突然加减速时,饮料和食物容易误入呼吸道,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4、在车上嬉笑打闹:车辆行驶中,车上人员重心不稳,在转弯或是加减速时,由于惯性,人体很容易摔倒或是前冲,造成伤害。

5、在车上睡觉:中小学生,尤其是低龄学童,个子比较矮小,在车上睡着时,万一司机和随车老师疏忽,很容易被遗忘在车上。

6、下车后在车辆周围逗留:校车、大巴等车辆车身较高,而儿童个子矮小,从车前经过,或是在车身周围逗留,司机很难发现。万一此时启动车辆,将造成致命伤害。

  乘坐私家车也会有类似意外。

  儿童乘坐私家车,要避免以下错误。

1、儿童坐副驾驶位:副驾驶位是车上最危险的位置,而且副驾驶处弹出的安全气囊,对稚嫩的儿童来说绝对是致命“杀器”.

2、怀抱儿童乘车:家长们都以为,怀抱着儿童最安全,自己也感觉最踏实。然而事实是,一旦发生追尾事故,或是发生意外需要急刹车,孩子向前的冲击力远远超出成人双臂的承受能力。

3、儿童身体伸出车窗外:容易被车外异物碰撞,加减速时孩子也容易因撞到AB柱而受伤。在车辆交汇时,也很容易给孩子带来致命伤害。尤其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儿童钻出天窗。除了异物撞击、突然加减速带来的风险之外,还可能因天窗关闭而夹伤孩子。

4、儿童使用成人安全带:汽车安全带是根据成人的身高、体重来设计的,儿童身高不足,安全带只能从颈部绕过,一旦遇到急刹车、或是突发事故,儿童由于惯性向前冲,颈部的安全带将变成“割喉”的利器。

5、儿童单独留在车内:密闭的汽车内气温上升很快,尤其到了夏天,车内温度很快就会升至人体不适的程度。有实验表明,在26.7°C的环境气温下,停放在阳光直射地方的车内温度,20分钟就升高到灾害性的42.8°C.这对儿童来说,是绝对难以忍受的。

6、不启用儿童安全锁、车窗中控锁:儿童活泼好动,对车内各种按钮、开关充满好奇。万一不小心开启车门或车窗,很容易被甩出车外。

7、没有儿童安全座椅:目前国内儿童安全座椅的普及率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说,国内绝大部分家长从来没意识到儿童安全座椅的重性。

以上就是金都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儿童乘车有哪些易犯的错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金都驾校报名咨询电话:13931392888,15227222888,13731286688


儿童乘车有哪些易犯的错误相关阅读:

在安全性上,几十万和几百万的车有什么差别?

汽车市场上,几十万的车有如奥迪、凯迪拉克,几百万的车有如法拉利、兰博基尼,他们差价这么大,那么质量方面也真的差很多吗?很多人认为几百万的车贵也不过贵在它的品牌效应上,觉得几十万和几百万的车没什么实质差别,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一下轿车安全性的差别。

我们先来看下车是如何定价的。毫无疑问由品牌、设计、技术、硬件配置、人力成本和供需关系这几个主要成分决定。在轿车产品规划阶段,产品的价格区间应该就基本确定,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会将竞品车的配置、价格等作详细的分析,从而确定自己的产品的价格区间。然后大家就按照这个目标做,产品开发完了,再最终核算一下,会加入人力成本,各项分摊。

而豪华车市场竞争小很多,厂家定价时话语权比较大,他针对的客户也都是富豪,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另外豪华车产量很低,一年几百几千台,要养活一大帮人,当然售价高了,不过人家品质也摆在那儿。

生产上,为了追求更高的使用体验,导致更高的性能要求,结果会使生产成本以指数倍增长。这个应该不难理解。所以从成本上来看,不同级别的车,为了更好的在同级别竞争,不管是配置还是用料都要有竞争力,这种跨级别的对比——几十万和上百万的车,那用料是有很大差距的。

在加工精度层面上讲,对汽车某一方面性能要求的提升,比如说速度从200km/h提升到300km/h,会造成对重要的相关零部件,如活塞、气门、曲轴的精度要求大幅提升。

公差等级从6级提高到4级,虽然数字上只有毫厘之差,但正是为了这毫厘之差,需要延长可能一倍甚至更多的加工工序和加工时间或者使用成本更高加工装备。国内很多自主车企逆向研发的确可以把结构量出来,但是更准确的精度未必能保证。

好不容易这些年国内基础工业有了发展,精度控制上来了,却还是不知道外企产品的公差配合是怎么确定的。如果说大致上来看,几十万和几百万的车差别不大的话,那么在精度这种细节部位就能看出明显差别了。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就拿百米跑步速度来说,从15秒进步到14秒跟从10秒进步到9秒需要付出的努力绝对是差很多的。

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使用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之后,磨损增加早就不在是当初的尺寸,这时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那什么样的材料做成的传动齿轮能够经受五年、十年的长期磨损而不失效?

什么样的材料做成的活塞和活塞环能够经受几千次每分钟的往复运动、经受数百摄氏度的高温、几个单位的大气压力?车企肯定会在这些合金材料上做出选择,几十万的车选择区间肯定是比几百万的车选择区间要小的。

普通车的销售价格首先就有一个基本定位,他肯定不会傻到去用超过车身价格的材料制作轿车,材料的选择也就会受到限制;而几百万的车,他的生产成本预算是充足的,高价销售已为他带来充足的利润,而为了保证口碑,自然就会寻找最好的原材料来生产轿车选择区间则更大,层次也就更高。

相关的安全配置都是需要成本的,比如车身稳定系统、气囊等等,很多豪车的车身都是用碳纤维做的,其他发动机什么的配置就更不用说,价格自然攀高。

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都懂,虽然品牌效应在轿车的价格上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但人们也应该看到所谓的豪车,他们在安全性能方面的配置确实要比十几万的车要好的多。

不过几十万的车质量已经甩开十几万的车一大截了,硬要来和几百万的车来比较的话,其实差异不是很大。多出来的钱可能更多的出自于品牌而非配置,当然不能否定几百万的车配置更高,但也不会高很多,对于普通人出行来说这细微的差别根本感觉不到,可能得等到真遇上什么事了,你才能发觉这细微差别的作用。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电脑和APP可云同步做题进度
  • 驾考类型
    • 小车
    • 货车
    • 摩托车
    • 客车
  • 资格证类型
    • 客运
    • 货运
    • 危险品
    • 教练员
    • 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