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昵称为“小桥流水人家”微信的朋友来信问及“一对一”教学模式。现作答如下:
问:
刘老师,您好!打扰您了。我是菏泽某驾校的一名教练,我们驾校实行了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学员每练完一个课时,用微信预约下一课时前都必须对上一课时教练进行评价,评价的好坏与教练员的工资挂购。实行这种教学模式后,我校的服务质量上去了,及格率却下来了。我想听听刘老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看法。谢谢!
答:
这个问题提的好!为何说提的好,因为目前我们讨论最多的大都是招生、管理、服务方面的问题,教学方面的甚少。随着驾培改革的深入,我想教学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当我们所出问题大都是教学的时候,我们的驾校才步入驾校时代。毕竟教学与其他服务方面相比,教学是主体,教学的科技含量大,教学权重大。
当然,服务不是不重要。但比较简单。任何人都能做。当我们在管理、服务方面再也挤不出利润时,教学将成为驾校唯一一个取之不尽的发展源泉。
关于本题中所谓“一对一”教学模式。我认为,虽然目前管理部门,甚至有些驾校,积极推行这种模式,但我个人认为作秀的成分比较多。这种模式是个亮点,但不一定是最佳模式。之所以称为亮点,主要还是满足了学员不成熟的消费观念。大家都认为或尊崇“学员是上帝”的看法。好像也是某些驾校追求的目标。但作为学员或驾校都不是最佳模式。
“一对一”教学模式,作为学员来说:优点在于满足了“一人独占”的心理。在学员练车期间,没有任何人,没有阻挡一人练车的任何行为。“我练车我说了算”、“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确过了一把唯我独尊的消费时尚。但学车的主要目的不在过瘾,而在于获得驾照或获得过硬的驾驶技能。在这里,尽快获得驾照或过硬的驾驶技能,教练员是行家,教练员知道。所以驾校或教练员一味地迁就学员,到头来就是学员过了瘾,满意了、满足了,学费也花了很多钱,可就是合格率不一定高的道理。
“一对一”教学模式,作为驾校或教练员来说,肯定不是最佳模式。我们有时候说,历史的、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有些人就是反其道而行之。驾培教学的最佳模式就是“一对几”模式。一个教练员同时教几个学员。首先承认教学不是只练车。练车过程在教学中称为“指导练习”过程。除此之外,还有集中授课、个别辅导、个人消化、互相学习、总结归纳等系统过程。教学是立体的、空间的、全方位的。师生之间的交互、学员之间的互动,场地、车辆的感知等。单一的、狭小的“一对一”模式,只能带来教学环境的枯竭、乏味和单调,只能带来教学进步的缓慢。
我自始至终反对这种模式。尽管国办发〔2015〕88号有类似提法“实行学员自主预约培训时段、自主选择教练员、自主选择缴费方式。试点学员分科目、跨驾驶培训机构参加培训”。但也没有必须“一对一”教学模式。
既然出现“一对一”教学模式,可能有其合理性。改革、探索,免不了要试试。相信在试之后,还要回归到“一对几”模式中来。因为学员学车不是只来过瘾的,还要考取驾照。
同时,也给大家一个思考:学员想要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学员不一定认同。一味满足学员的主观要求,并不一定满足学员的客观需要,又不能满足驾校的教学追求。就本题来讲,在坚持科学治学的前提下,做好学员的宣传引导作用,是驾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
附部分好友评论
以上就是龙翔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龙翔驾校:驾校“一对一”教学模式究竟好在哪? 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龙翔驾校报名咨询电话:18114588880
驾校“一对一”教学模式究竟好在哪? 相关阅读:
学员练车,倒车入库越练越好,诀窍在于这里!
倒车入库有一慢一快!速度慢、方向快是要点。
倒车入库的时候要注意控制车辆的速度。放满了车速你才能在看到点位的时候就能及时刹车,慢车速能让你在入库的时候及时修正方向,不会造成任何导致压线的错误操作。
打方向要果断,不要扭扭捏捏太小家子,驾考的时候讲究胆大心细。如果犹豫错过了打方向的机会,得不偿失!
在倒车时,需要学会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身与库线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后视镜里看到行车路线。这就要求我们在开车之前就要调整好座椅和后视镜,在最佳的位置才能最准确的观察车辆的行车路线和车身与库线之间的距离。
同时要牢记,你想让车往哪走方向就往哪里打,不要打错方向。很多人都会把倒车和前进搞混,前进是方向往哪儿打,车就往哪儿走,倒车也是一样的,千万不要在脑海里做出镜像反应!
后视镜观察,车身离左线近了,那就向右打方向,这时车尾就会远离线,远了就向左打方向,车尾就会靠近线。
倒车时车速一定一定一定要慢(重要的事说三遍)!!!这样才能有反应时间。看好点位了打方向要果断决绝!!!不要拖泥带水!
倒车入库很多学员表示都很慌,因为全程都是倒车的,而且还要倒两次,很多学员都感觉很痛苦。调整好心态,不要想得太多,倒车入库没有那么恐怖!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倒车入库最重要的就是控好车速,看好点位,打好方向,调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