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科目二和科目三的“挂科率”能达到30%-40%,甚至更高。两项考试“挂科率”居高不下,一部分学员认为是因为考试考场通过率指标限制的原因;一部分学员认为自身对考试车的不适应及考试心态差是主要原因。那么,作为驾考之路两项重要的考试,主要的难点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考不过,甚至要考很多次才考过呢?
科目二主要难点:
1、车速
难点:车速控制不好导致压线或中途停车
对策:压离合时应快踩慢放,踩踏时用脚掌放到踏板上,这样可以避免脚底打滑;在一些路面不平缓的地方可以稍稍踩刹车来控制速度,但刹车应轻踩,过程中逐渐加力,切忌急刹车;无论在平地还是半坡起步时,都能准确感知离合的半联动状态,养成起步先慢抬离合至半联动,然后松刹车直到车慢慢起步。车速过快,压点离合;车速过慢,松点离合。
2、看点
难点:看点不准,打方向时机过早或迟缓
对策:看点和每个人的坐姿身高有很大关系。考试主要依靠后视镜去观察点位,要根据自己视线所及,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考试中要通过后视镜,观察车库边线、车身状态、后轮轨迹,到点打方向或调整方向。
3、修库
难点:不会调整导致车身出线
对策:
学会看后视镜及通过方向盘修正方向。入桩时要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身和库的两边的距离是否大致相等,当在后视镜里观察到车身和库边线平行时,此时你的车身就是正的。倘若车辆进库后,通过后视镜发现车辆与库边缘线有变大情况,则在操作中只需要往变大的一侧推方向盘,直到车身与库边缘线变小后、平行时,即刻拉回。
4、坡起
难点:定点不准;起步熄火、溜车;边距30公分。
对策1)定点不准:坡起准备靠近停车点,稍微压下速度,方便观察;利用三点一线确定停车时机,例如视线、雨刮器圆点、柱子三点一线(注:方法因每个人坐姿身高不同,按照教练的方法去操作);图示如下:
2)起步熄火、溜车:当左脚松离合车身抖动后,右脚慢慢松开刹车,切忌松刹车太快,离合仍要稳住。当完成此步骤后发现车身有后溜迹象,迅速踩刹车踩离合将车停稳,重新起步即可。熄火一般都是半联动临界点时,左脚踩离合不稳造成的,需要多次练习,加强对离合的控制。
3)边距30公分:准备坡起,注意调整车身,保持方向盘中间与坡道道路中间对齐;上坡的过程中用引擎盖三分之一处与黄线的左侧贴合。图示如下:
科目三主要难点:
1、细节问题
1)起步顺序,要记牢,做全(不放手刹起步是常见的);
2)不安规定使用转向灯:不是忘记打,就是没打够3秒;
3)低头看档
4)停车顺序,要记牢,做全(忘拉手刹也很常见)
......
科目三16个大项中,有100多个“技术点”列入考试评判内容,要注意的细节很多,得细节得科三
2、安全问题
1)观察意识
通过路口、人行横道、公交站等一定要注意观察、遇到行人一定主动让行
2)操作规范
在规定的车道行驶,不抢道,不压线;视线放远,保持前车距离,不危险行车;
3)减速让行
通过路口、人行横道、公交站等要减速,体现驾驶人安全意识。
以上就是安顺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安顺驾校:科二科三主要难点竟是它?难怪那么多人考不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安顺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527-84252260
科二科三主要难点竟是它?难怪那么多人考不过!相关阅读:
新手在市区开车有哪些注意事项
新手在市区开车,面对来来往往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车流,还有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和车有哪些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一个三车道的路上,当你从左侧超越前车(位于中间道)回中间车道时,后面有一辆车以更快的速度从右侧超车且稍前于你并入中间车道,如果你只看前面或后视镜,你的车头就有可能横擦对方的车尾。由于两车超车时的速度都很快,发现时距离太近以至来不及反应。
这种刮擦碰的危险及类似情况常发生在多车道的城市快速路上,车多速度快,很多车来回串道超车。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是容易发生危险的。
2、驾驶室的两个侧柱足以挡住一辆自行车行人。同样,车内中后视镜也会不同程度遮挡右下45度视线。在无红灯的十字路口或人车混杂的闹市区,目标较多使注意力分散,行人进入视线死角就很难发现。
3、在较窄的街道(特别是四车道)经过路边停车带时,因为大部分车都贴膜看不清车里的情况,当你经过时要注意右边车里的人突然开门。这些路基本上都是小街或在小区,赔个门是小事,把手弄残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4、跟车超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一般前车超车从容的时候会走直线并道,这样会有余地挤入两车中间。但当对面来车很快时,前车就会慌忙急拐并道把你挤在超车道上。这时就会前后左右无路可逃。更危险的是,前车比你大一圈,对面来车看不到你,在前车超车并道时对面来车反而开始加速。
5、当你在宽阔平缓的公路上超车正和前车并行时,突然对面一辆车从“地下”钻了出来!情况是这样的:这条路两头平直,中间却有一条波谷。如果是一上一下的坡,大多数人会察觉,但这种坡眼睛会被迷惑的!类似因地形引发的事故多出现在山地坡路,转弯等地形变化的交叉点,司机忽略地形的突然变化造成的。在此引申出“事故地形”的概念。请多多注意地形变化情况,及时减速,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在某地留下了“事故多发路段”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