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防御性驾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那么,究竟什么是“防御性驾驶”?“防御性驾驶”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开车在路上,如何才能做到“防御性驾驶”呢?
下面的例子我们常常碰到:
①→一直跟着公交车行驶,好不容易等到它进站上下客,这貌似是一个超车的好机会。
②→如果你有“防御性”驾驶意识,你可能会想到:会不会有行人、自行车从公交车前面冲出来?
③→如果此时你抬起油门,把脚放在刹车踏板上,待通过公交车站后再加速行驶,那么恭喜你,在这个环节,你可以+1
上面的操作告诉我们,久等的机会,可能暗藏危险……一次“防御性”操作,会避免一次潜在事故。
因此,驾车时提前预见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提前采取防御性驾驶操作,这种以“预防为先”为核心的驾驶理念和技巧,就是我们所说的防御性驾驶。
如何做到“防御性驾驶”呢?
“驾驶在于眼睛和头脑”,是防御性驾驶创始人哈罗德·史密斯的经典论述,体现了防御性驾驶对驾驶人行车中的观察力、警惕性和思考决策能力的要求和强调。
由此论述,来看看↓↓↓
防御性驾驶的八条基本安全原则
保持足够视距——保持较远的前视距离,尽可能多地获取前方视野中对行车判断有用的信息,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平顺操控车辆,避免无谓的加减速。
观察周围环境——驾驶过程中需要注意视野中不断变化的各种细节,保持视野开阔,观察车辆两侧和后方的路面信息,包括对盲区的留意,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合理应对。
视线持续移动——保持视线持续移动不仅能够获取周围交通环境的信息,还能够激发全部的视觉潜力,有利于驾驶人保持警觉、思维保持活跃。不仅仅是眼珠子的左右扫描,必要时还要动动头—转头观察
保持缓冲空间——保持缓冲空间对预防事故发生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要求驾驶人能够在不断变化的交通环境中,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行车状况。行车中保持缓冲空间,保留充分时间应对交通流和交通环境中的突发事件。
有效使用信号——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性,驾驶人应该给出信号进行信息沟通,信息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知道本车的存在和意图。可通过声、光、手势等方式进行信息沟通。
合理控制车速——驾驶人的视野范围会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变窄,动态视力也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下降。驾驶人应该根据自身接受和处理路况信息的能力选择适合的行车速度。
夜间、雨雾雪冰天气、桥隧弯道路段、人员密集交通汇集路段……要降低车速。
平和礼让行车——不良情绪会使思维变得非常迟钝、判断分析事物的能力迅速下降,脚手动作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变差,遇到一些危险情况、紧急事件不能及时做出准确的反应。
驾车除了礼让行人外,车与车也要相互礼让,拒绝路怒症,不开斗气车。
一心不可二用——专注驾驶避免分心,分心的事情会直接影响驾驶人对路况信息的观察和处理效率,缺少了有效观察,将不可能做出防御性驾驶要求的决策和判断。
总结来说,做到防御性驾驶,即是无论在哪里驾驶、驾驶何种车辆,也无论交通状况如何错综复杂,都能做到提前观察、警觉,从而能准确分析、判断,给自己预留出安全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并针对性做出合理的反应和驾驶操作。
以上就是启航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启航驾校:开车技巧8条防御性驾驶安全原则!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启航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395-6569566
开车技巧8条防御性驾驶安全原则!相关阅读:
科目三好难?考试中,如何掉头才不会被扣分?
科三考试,作为仅仅只是让考生强化驾车意识的有机环节,所以技术难度并不似科目二一般让人望而生畏。但鉴于其细节的繁多以及实际路况的不可预测,仍会有很多考生折戟于此项环节。加减挡的动作是否熟练、转向灯操作的正确与否,这些都是科三考验考生驾驶技术的基本要素,而那些涉及到交通安全以及法律法规的理论知识,又是如何在科目三中得到体现的呢?
1 掉头等不等红绿灯
关于路口掉头等灯的问题,其实最为根本的辨别点就是路中心靠近我方驾驶车道的地线。如果地线为虚线,那么考生可以不用考虑红绿灯,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随时调头。反之,若路中心与左拐车道相连的地线为实现,那考生就需等待绿灯亮起后才可调头。
2 什么情况下不可以调头
如果路口并未设置左拐车道,且道路中心线为双实线,那么此路口不仅禁止左拐,更不允许车辆调头。但同样是全部都为直行车道的路口,如果中心线靠近最左侧车道的一侧为虚线,那么车辆则可不比等候红灯,随时调头。此外,学员们还需要记住,在调头的过程中,车身需要在越过斑马线之后才可以调头。
想要当好一名驾驶员,不仅需要我们掌握熟练的驾驶技巧,还要求所有的学员都能对驾驶理论知识能够了然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