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16 嘻哈学车
最近这两天风挺大的,大家都被吹得“七荤八素”,整个世界都凌乱了!
很多学员也纷纷发来急电:这么大的风,我们的科三考试该怎么办呢?表着急,先看看下面,保证会让你好受一些。
都说春风拂面的感觉是多么多么爽,现在终于明白了。。。
风中摇曳的女汉子们,还好今天没有穿裙子。。。
今天走路感觉轻飘飘的,还以为体重下降了,实际一称才发现。。。
那么科目三考试如遇大风天气该怎么做呢?没事儿,小海自有妙计,看了下面你就知道了。
1
大风中行车时应适当放慢车速,正确地辨认风向,握稳方向盘,防止行驶路线因风力而偏移。注意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尽量减少超车,鸣喇叭时应适当延长时间。
2
逆风行驶时,应注意风向突然改变或道路出现较大弯度,风阻突然减少,会使车速猛然增大。行车中,应预防行人为躲避车辆行驶扬起的尘土而在车辆临近时突然跑向道路的另一边。
3
如果是风沙天转弯,应打开前小灯,勤鸣喇叭,以引起行人、车辆的注意,缓慢行进,并随时做好制动停车的准备。
4
在大风天夜间行驶时,应使用防眩目近光灯,不宜使用远光灯,以免因出现眩目的光幕而影响视线。
5
风沙特别大时,应将车停靠在道路上风处,车头背向风沙,并半闭百叶窗,防止细微沙粒被发动机吸入汽缸而加速机件磨损。
瑞通驾校小编总结
以上就是关于科目三考试时如遇大风天气该如何操作的办法。同样,如果开车上路遇上大风天气,也可以按照这样的办法行驶,而且在停车的时候,最好将车辆停放在车库或比较空旷的地方,以免被风力吹倒的物体砸到。
来源:互联网/嘻哈学车 电子教练
以上就是瑞通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科目三考试遭遇大风天气怎么办?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瑞通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310-4049992
科目三考试遭遇大风天气怎么办?相关阅读:
怎么才能练好曲线行驶
考试标准
1、任一车轮压道路边缘线,扣100分(原规定车轮挤压边线扣20分,过线扣100分。新标准挤压边线也提高到扣100分。)
2、中途停车,扣100分。
场地要求
科目二考试曲线行驶的场地,看上去就是一个躺在地上的字母S。根据《小车考试项目尺寸标准》,C1驾照曲线行驶场地的圆弧半径为7.5米。车辆需从S型车道的一端进入后,不压线从另一端开出。
考试技巧
①进入“S”形路前,降低车速,用一挡或二挡驶入“S”形路,选择恰当的路线及速度通过。
②进入“S”形路后,车辆沿道路的右侧进入弯道(距左侧路边缘1米左右),保持均匀低速行驶。
③进入A点位置,车辆与路右侧保持0.5米左右的距离,适当修正方向(留出左侧内轮差的足够距离)。
④进入C点位置,向左打转向盘,车辆由靠右侧行驶变为靠左侧行驶。
⑤进入第二个弯道,车辆左侧车轮保持与路边缘线相距0.5米,适度修正方向。
⑥进入F点位置,回转转向盘,进入直线行驶。
曲线行驶的操作技巧
①保持全程一挡行驶,打方向不可过急。
②进入弯道后尽量走大圈,驶向右弯道时,右轮紧贴着右边路边缘线,反之亦然。
③处于弯道时,通过转向盘让汽车内侧车盖头上的小后视镜始终处于外侧白线边缘,既不出线,也不能离边缘线太远。
④根据路弯的特点和后轮半径及时调整方向。
曲线行驶怎么看点
S弯进口前要先把车靠路外侧一点,进口时要向前看把车对正路的正中(实际上车身要沿S弯的中线略微斜着进口为好),当车进入S弯的路口后沿车的左前角看下去,当车左前角搭在S弯的右侧边线上时把方向盘向左打一圈,然后看着车的左前角向左慢慢的打方向盘,使车的左前角始终搭在S弯的右侧边线上前行。
当看到车的左前角沿S弯的右侧外边线向内下来时把住方向盘不动继续向前行,此时从车的左前角看下去,当车的左前角搭在S弯的左侧边线上时把方向盘向右回正轮继续前行,此时要从车的右前角向下看下去,当车的右前角搭在S弯的左侧边线内三十CM距离上时把方向盘向右打一圈,然后看着车的右前角向右慢慢的打方向盘,使车的右前角始终搭在S弯的左侧边线内三十CM线上前行,当车右前角驶出S弯的口时,要把住方向盘不动继续前行至车的前轮驶出S弯的口时向左回正方向盘继续前行就驶出S弯道了(实际上要让车身沿S弯口的中线略微斜着出来为好)!
以上是曲线行驶中的驾驶技巧,注意一定要多练车,多练几次就明白了,练的时候多动动脑子。不要光练不想,要多想想,找到规律就简单了。
曲线行驶老是压线是怎么回事
入口有两种方向,左入口和右入口。左入口时,车辆尽量靠近右边线后,再左转方向盘;右入口时,相反,车辆尽量靠近左边线后,再右转方向盘。因为考虑到内轮差,避免在转弯时,后轮压线。
行进过程中,车头压着边线走。左转弯时,车头压着右边线行进;右转弯时,车头压着左边线行进。
出S路时,有两种方向,左出口和右出口。左出口时,当前轮刚好离开时,往右回半个圈方向,避免后轮压线;右出口时,相反,当前轮刚好离开时,往左回半个圈方向,避免后轮压线。
熟练后,可以压慢速度,从左后视镜看车身离线的距离来调整,这就是练出了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