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多位资深教练经验,为大家整理驾考最难科目二侧方停车和倒车入库的过关秘籍。
咱们针对各项难点逐一击破。
难点1:参照物没了,掉头啥时候掉?
科目二学员多以记住点位来操作,因此,参照物非常重要。挂杆不再作为参照物后,学员表示掉头时候不知道该在什么角度掉头,地面上的标线虽然可以参照,但是依旧没有地面上的标杆准确。那么这个掉头的时机,到底应该是啥时候呢?
解决方式:由于习惯了本身的参照物,一下子没有的话就需要找新的参照物。教练表示,除了挂杆以外,也可以利用后视镜、后保险杠以及车辆门把手等与标线的对比关系,找到较好的参照倒车角度。
难点2:中途不能停车
侧方和倒车入库都是要求中途不能停车的,有的学员莫名其妙就会挂掉。练车时候中途停车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因为一停车你就得挂。这个规定考验学员对离合器的控制,手、脚和眼睛的配合才能做好,对于不协调的学员来说这无疑是个难点。
解决方式:把握离合轻重
现在驾考对于离合器掌握要求比较高,学员更加需要花时间联系离合器。目前的考试要求学员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半离合。在进行训练具体项目前,学员应该先花大量时间练习半离合掌握,要能够清晰、熟练地通过踩深、踩浅离合点控制车速。甚至通过练习来熟悉弯道与直道上保持相同速度,需要的不同离合点位的细微变化(弯道踩得较浅、直道踩得深)。熟悉半离合后就能很好地控制车速,之后通过考试的难度就会低很多。
秘籍
都说了是秘籍,自然是被教练们视作珍宝的东西,那么好的东西还不来看看?注明:本部分秘籍大致以身高170厘米的学员为标准,身高与体重不同,会对参照物的视觉位置有影响,请读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侧方停车示意图
侧方停车相对倒车入库较为容易,目前倒车的方式也较为统一。
其他方法
在第二步骤时,通过右后视镜观察右车门把手,车把手与白线前夹角对齐时再回方向盘,会更加准确。
倒车入库示意图
这是比较流行的方法,并且十分实用和简单,如图哦!
其他方法
第一步,在倒车时先看左后视镜,当左后视镜把白线遮挡时,迅速往右将方向盘打死。第二步,看到左后视镜与库位白线平行后,直行入库。第三步,在库位前端边线目测位置接近左后视镜时停车即可。
以上就是联顺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联顺驾校:侧方停车和倒车入库过关秘籍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联顺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351-7587644
侧方停车和倒车入库过关秘籍相关阅读:
考驾照科目二倒车入库技巧及注意事项
随着新规则的实施,对于机动车驾驶考试越来越严,网上的一些考试经验和技巧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因此,起驾学车小编从资深教练那里为大家分享考驾照科目二考试中倒车入库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及时分享给您
一、打方向盘要有预见性
倒车入库时打方向盘要有预见性,对好点之前的一两秒就提前开始回打方向盘,等到对好点了才打方向盘就已经晚了,而且老司机们之间都传着一个准则,也就是“快打快回、慢打慢回、打多少回多少”。
二、避免熄火
平时停车时只要不堵着道路,熄火什么的都无所谓,但是科目二倒车入库考试过程就不一样了,熄火了就直接不过了,因此为了不熄火,油门和离合的配合就变得特别重要,慢踩慢抬,找到半联动的状态。同时控制好车速,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好车子的位置。
三、上车后学会调整座椅
考科目二上车后学会调整座椅,因为各人身高、胖瘦各异,开车时座椅前后位置差异很大,如果调整不好,会影响看点的准确,而且影响很大;座椅的调整方法:上车后,双手轻握转向盘,左脚可以轻松的将离合踏板踩到底,不感觉吃力为好,双手可以轻松的转动转向盘,调整好后用拳来检验下小腹与转向盘的距离,一般瘦的人两拳距离,胖的一拳;将这个距离记住,这样每次上车调整座椅就标准了。
四、调整后视镜
倒车入库之前一定要,左、右位置调整到镜面的左侧边缘正好切至自己在镜中影像的右耳际,这表示,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从中央后视镜里是看不到自己的,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即可。
五、压好车速
考试中要压好车速,学会用压离合踏板的方法来控制车速,车速快了就加压离合踏板来减低车速,车快停了就要放松下踏板,通过反复的练习能感觉出车速的快慢是完全可以通过离合踏板来决定的;压离合的理想状态车速极慢,但是又不会停车。
六、调整车身与边线的距离
倒车入库时调整好车身与边线的距离,在入库前车身与路边线的距离以1.5米至2米为宜,距离过小,在打死方向入库时容易导致车头出线;距离过大,则会出现入库困难,甚至不能入库的情况出现。
七、修整方向
倒车入库后修整方向,车在入库时往往会出现车身与库线不平行,也就是车身歪斜,这就需要修整方向,学员在修整时容易出现修整方向过大,有时甚至不知道转向盘和车轮是不是正了,也就是方向乱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修整方向过大了;在修整方向时,双手要始终在转向盘上,不要大角度的抡方向,手随转向盘动,两者之间不要有滑动,打了多少再回来多少,就不会乱了方向。
八、起驾学车预祝您早日拿到驾照,好东西记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