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路面被油光锃亮的冰雪路面所覆盖,在湿滑的路面开车,考验的不只是爱车和轮胎的性能,驾驶技巧是关乎您的行车安全关键。一旦遭遇冰雪路面,驾车人应该注意些什么。
起步慢抬离合缓加油
如果在起步时出现车轮打滑,可挂入比平时高一级挡位,如小轿车可用二挡起步,货车空车时用三挡、重车时用二挡起步。
离合器松开的比往常要慢,调整传动力的大小最好用半离合的幅度来解决。油门比平时起步时要小,只要发动机不熄火就行。一旦车轮已经转动起来,立即换入低一级挡位,就可以正常加油走了。这些都要求驾驶员换挡动作要快,油门、离合器、挡位配合要准确。
行车中保持低速平稳
由于制动距离会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加大,所以控制车速和与前车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是冰雪路面行车的关键。一般来说,多高的行驶速度,就要保持多长的安全行车距离,如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就要保持30米长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踏下制动踏板的时间最快也要0.03秒,而机械反应时间也需要8.33米的距离。
加速换挡转速应低于平常
车辆起步后,在冰雪路面上提速时,车主可在略低于通常换挡时的发动机转速下换挡。当在加速过程中,车主感觉车轮与地面有打滑或是车身甩尾侧倾,方向把不准时,就应该松开一些油门甚至停止加速。在方向恢复控制后,再小角度地修正方向偏差。此时车主切忌心急火燎地猛打方向,要记住冰雪路面的附着力远低于平常的干燥路面,不良驾驶习惯危害性很大。
冰面上禁忌急打方向盘
当需要转向时,也要先减速,适当加大转弯半径并慢打方向盘。双手握住方向盘操作要匀顺缓和,否则就会发生侧滑。这是因为转向过猛、转向轮横向偏移,造成车辆前轮阻力突然加大,在惯性的作用下车尾向外甩出的现象。特别是在郊区的山区公路上,有时冰雪路面是间断的,打方向时,最好提前采取措施在间断处完成。如果在冰雪路面打急方向,很可能因侧滑横在路上或冲出路基发生交通事故。
保持匀速直线行驶
冰雪路面行驶更需要驾驶员集中注意力,提高警惕。既要防止自己的车辆打滑,也要防止别的车辆或行人打滑与自己的车辆碰撞,冬季人们动作灵敏度要比正常气温下更低,保持的车距至少要比平常拉大1.5倍。
最好能保持车辆匀速直线行驶,转方向盘要缓,油门及制动的力度都要轻柔,切忌动作幅度过大过猛。
冰雪天气还要留神路面状况。同一段路面,阴阳面不同、阳光照射强度不同,路面湿滑情况就不一样。尤其是背阴面的道路更要减速缓行,以提防不期而遇的冰面。
坡道合理范围尽量快
驶上一段有冰雪覆盖的坡道时,冰雪让车辆附着力严重不足,因此车辆上坡时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
只要车辆到达坡顶后,这个速度仍在车主把控之中,在此速度范围内越快越好。
车主要避免在上坡时停车,因为这会极大增加起步的难度。在坡道上无法再次启动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车辆溜后,可以在车轮后部放置一些石块等障碍物。如果是跟在别的车辆后面上坡,最好等前一辆车上至坡顶后再上坡。
冰雪路面降挡制动
遇到障碍时,驾驶员的本能反应是赶快制动。殊不知,冰雪路面上紧急制动反而容易产生侧滑,车辆的方向无法控制。驾驶员要先松开制动,让方向盘恢复对车辆的控制,或者以点制动方式渐次让车速缓下来,不要希望一步到位让高速车辆降下速度。
在冰雪路面上制动,包括下坡都尽可能采用降低挡位来控制车速,用低挡位让轮胎转速降下来。对于自动挡的车辆,可以强制把挡位从D挡降到2挡或是1挡。如果感觉车速没有降下来,可以适当踩制动,这样行车电脑也会根据车主意图,将自动变速器调整到低挡位,此后车主可以让低挡位来安全制动而无需再踩制动踏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车辆在冰雪路面拐弯前应提前制动,让车速降下来。在拐弯过程中,感觉到车速过高无法把控想要降速而踏制动时是相当危险的,车辆很可能会因为惯性作用失去往常的控制。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对于那些有经验的老司机来说,冰雪路面虽然不可怕,但也要谨慎慢行,分别不同情况具体处理就行了。而冰雪路面对新司机而言确实是一个考验。常言道“以柔克刚”,驾驶车辆的各种操作动作都要温柔。尤其是在坡度较大的立交桥上行驶,上下坡难度大、易熄火,新司机可改走辅路,避免多次上下桥区行驶的危险。一定切记遇上突发紧急情况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做过激的动作,应该做到头脑沉着冷静,按照自己的分析判断,果断处理
以上就是上海刘行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经验交流:冰雪路驾车要注意什么问题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上海刘行驾校报名咨询电话:13127722243
冰雪路驾车要注意什么问题相关阅读:
科目三加减档技巧详解
加减挡技巧
考试操作分解步骤
语音提示前,应把档位至于一档,听到语音提示后:
加档:
踩油门,转速1500转(15迈)时;
踩离合、松油门,换二档;
松离合、踩油门,当转速1500或25迈时;
踩离合、松油门,换三档;
快松离合(不踩油门);
(无需加油)踩离合,换四档。
减档:
快松离合、踩离合,换三档;
松离合,把速度降到20迈;
踩离合,换2档;
慢松离合。
要求150米内,加档是从1-2-3-4,减档是4-3-2。
考试时的要求是转速不能超过 2000转,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车辆平稳,最好不能有较大震动感。
换挡时,要在空挡停留一下(手不要抓住档位杆不放,要适当抬起--因为有感应器);
松完离合后,脚要完全脱离离合,踩离合时要快速踩到底再挂档(有感应器)。
加减档(配档)基本原则
档速与档位相适当:从最低档速到最高档速都是本档的适应范围,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使用最低或最高档速;
换档(加、减档):原则上只要达到档速范围,就能换档,档位的取舍要考虑车速、动力性和经济性;
拖档:低于最低档速一般称为拖档,拖档会使车辆行驶无力、前后窜动,严重时会造成发动机熄火;
升档:当车速达到高一档的速度时,就应该实施升档,一般来说,高速车在档升档时机为发动机转速3500—4500转/分;
退档:当车速接近档位最低车速时,就应该实施退档,高速车退档时机应该掌握在本档速度中—中偏低的范围内,最晚不能低于本档的最低车速;
退档时机的选择应根据路面和动力需求来掌握;
不同路况下档位的运用
正常行驶:正常行驶时,速度不需要太大的调整,档速选择中偏低,以利于行驶的经济性;
下坡配档:一般的非危险性下坡,档位可适当挂高,下坡阻力小,加速性能好,加档操作可提前进行,挂高档可以节省燃料;
下长坡配档:下长坡时,为了避免长时间使用刹车,造成刹车减效和失效,应该挂相应的低档,利用发动机来牵制车速;
提速加档:在未进入正常行驶速度前,应该尽量在本档将车速提高(发动机转速中偏高所对应的车速),以便加档后车辆行驶有足够的动力性,这一点在实施上坡加档时尤为重要;
保持档位动力性:上坡行驶和一般路面调整速度行驶时,档速应保持中速(发动机中速运转状态),使车辆行驶时有足够的冲力和速度可调节性能;
配档的原则掌握在不需要长期使用刹车减速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