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来,雨里去,顶着炎炎烈日,被教练骂成狗,终于预约考试通过了科目二,可是这些项目的要求和场地与生活中的有什么区别?下面我们一起来吐槽下。
通过科目二
项目一:倒车入库
挂科率最高的倒车入库,要求正反倒车进库,中途不能停车、且车身不能出线。
考试的是这样的
考试倒车入库场地图
实际中的倒车入库是这样的
倒车进库
在实际生活中,车库前方往往并没有如此宽的场地让你施展你的考试技术,前面没有虚线提示该什么时候打方向,也并不要求、往往也没有条件让你进库不停车,再说一把进不去还可以倒第二把。
实用指数 ★★(满星5颗星)
项目二:侧方位停车
侧方位停车要求一次倒车入库,中途不停车,车身不压线,中途不停车。
考试的是这样的
侧方位场地
生活中是这样的
倒车进路边停车位
实际生活中的停车位往往都比考试的停车位要短,利用考试的方法是很难停进去的。特别是车身比较长的豪车向用考试时的方法停进去是难上加难的。
实用指数 ★★★
项目三:曲线行驶
曲线行驶考试要求中途不停车,车轮不压线。
考试中的曲线行驶
考试中的曲线行驶
现实中的弯道
盘山公路
现实中的曲线行驶那里有那么窄弯那么急呢,如果不是脑残应该不会设计出像考试中的这种路来的。
实用指数:★★★
项目四:直角转弯
直角转弯要求车轮不压线,中途不停车。
考试中的直角转弯
考试中的直角
现实中的直角转弯
小巷转弯
但是实际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的直角路线让你走呢?
实用指数:★★★★
项目五:上坡定点停车与起步
考试上坡起步
现实中的坡道起步
坡道起步
确实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发生在坡上熄火或临时停车的情况,学员掌握这项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指数:★★★★★
结语:没办法,加油练习吧,练出来了对以后的驾驶还是有帮助的。
想观看科目二科目三视频教学?关注我们公众号:国产粉集中营 车检驾校小编整理了大量科目二科目三的练车视频,以及各分解动作,希望做广大学科目和科目三的同学有帮助 ,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kjmx888 回复:科目二或是科目三,即可获得,可以在线观看和下载 ,听说正在练习科目二和科目三的同学都关注了,就差你了
以上就是车检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车检驾校:几组图片告诉你科目二考试要求与实际应用的差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车检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771-2658007
几组图片告诉你科目二考试要求与实际应用的差别相关阅读:
2016最新科目四考试技巧
科目四考试技巧都有哪些?科目四考试作为驾考的最后一个科目,学员们难免会出现一些紧张的情绪。但是,紧张归紧张,对于科目四考试技巧口诀时一定要记住的:
科目四考试技巧:
1.关于天气的题目:
碰到雾天、雨天、雪天都要减速慢行,没有特殊情况都要靠右行驶,遇到救护车、警车等特殊车辆必须让行,等。停车时要开启危险报警灯、前照灯、雾灯。
2.关于交警手势的题目:
交警的手势指向哪里,你的车就要往哪里走。考试只有这几种题型:直行,左右转弯,等待。当交通信号灯与交警指挥不一致时要服从交警的手势。
3.交通信号灯的含义:
黄灯(当黄灯闪烁时要观察道路上是否有车辆和行人,慢速安全通过)
圆红灯(这个灯亮时车辆可以右转弯,其他方向都不能行驶)
铁路道口的红灯亮时要停车等待
4.关于运送伤员的题目:
出血的要靠近心端包扎(不能用麻绳),骨折不能让其走动。
5.关于车辆灯光使用的题目:
无论哪里只要转弯就打转向灯,夜间行车跟车开近光灯,隧道要慢行,打开近光灯,提示前方车辆时要交替使用远近光灯。
6.关于各类道路标志、标线的题目:
考试总的包括了遇到前面有红灯、前面有行人、前面有学生、前面有公交车、前面有自行车、路边不能停车、路边不能上下人、遇到人行横道时要减速、遇到野生动物要注意慢行。
车辆起步前的注意事项:
看左后视镜,打转向灯,挂一挡,按喇叭,放手刹。在正常行驶时不能越实线超车,也不能在实线处掉头。
7.关于特殊路段的题目:
涉水路面要慢行,隧道要慢行,打开近光灯,在上坡时下坡车要让上坡车先行,遇到前方有障碍时,无障碍的一方先行。
8.关于车辆遇到危险的题目:
①车辆着火(立即关闭发动机,停在不影响交通的地方把火熄灭,不能打开车前盖灭火)
②车辆碰撞(当前方已经确认碰撞不可避免时要立即刹车,两腿缩起、身子向后靠,如果碰撞在驾驶员这一侧,驾驶员也可以向副驾座那边靠)
③车辆掉到水里(不要立即打开车门,等到水进入车内快满时打开车门或打碎玻璃逃生)
④行驶中刹车突然失灵(注意不能惊慌失措,要充分利用抢低速挡进行减速,注意千万不要用手刹)
⑤行驶中熄火(这时一般车辆的速度都较高,不能立即急刹车,应缓慢刹车,靠路边检查并将危险报警闪光打开)
⑥行驶中车内灯全部熄灭(车里的灯全部熄灭说明线路有问题,这时也要停车检查,并在车后放置标志)
对于以上科目四考试技巧,每个人适合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也可以总结出更适合自己的。但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试的时候心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