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驾驶技巧:驾驶证考试科目三“会车”评分标准及考试操作技巧

科目三路考2018-05-06 04:25

“会车”是大路考中一个指标很明确的考核项目,要求学员驾驶汽车与反向行驶的汽车同时在某一地点交错通过。

在行车过程中,下行车与上行车的相错称为会车。很多新手害怕会车,尤其是在较窄的路面会车,新手往往会感到紧张,一阵手忙脚乱后会出现熄火、停车让行,甚至造成两车相互刮擦、相撞,或碰刮路旁隔离设施、行人、非机动车辆等。

“会车”考试评分标准

1. 会车前,开转向灯少于3秒即转向,扣10分;

2. 会车前不使用转向灯,扣20分;

3. 会车困难时不让行,扣100分;

4. 在规定路程、时间内,未按语音指令会车,扣100分;

5. 横向安全间距判断不准确,通过紧急转向避让相对方向来车,扣100分;

6. 在没有中心线或中心隔离设施的道路上会车时,不减速靠右行驶,未与非机动车、行人、其他车辆保持安全距离的,扣100分。

考试操作技巧

1. 观察对向来车的装载情况、速度、车型,前方道路宽度,路旁车辆、行人以及障碍物情况等;

2. 通过观察、比较,估算出两车交会时大致位置,占路情形,以留出合适的横向安全间隔;

3. 会车时要减速行驶,若会车条件不足,应控制车速,不能盲目会车,必要时应停车,等条件满足后再会车通过。

特别需要注意:夜间会车时,两辆汽车应关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行驶。

希望这些技巧对正在考驾照或将要考试的朋友有一定的帮助!感谢你们的阅读!

以上就是新东方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驾驶证考试科目三“会车”评分标准及考试操作技巧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


驾驶证考试科目三“会车”评分标准及考试操作技巧相关阅读:

停车轮胎不回正对车子有危害吗

不同的车主来使用汽车,汽车的寿命也就有长有短,只要车辆年审可以通过就可以上路行驶,如何能保证汽车更长寿命的使用?你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你有没有不经意间做出一些毁车行为?

  一:原地打轮,并把方向打满。

对于一些新手来说,在移库或倒车时,经常会把车轮原地打满再移动车辆,因为对车辆的控制不是很熟悉,反倒会影响汽车的寿命。

因为经常原地打轮或者将方向长时间打满时,液压助力泵将承受比正常状态下高出数倍的负荷。经常这样操作的话,助力泵会较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将导致助力泵寿命减少,严重的可能在短时间内烧毁。

原地打轮的正确方法是:等车轮开始滚动后再同时配合车轮滚动的速度来配合相应的速度来转动方向盘,车行驶快就快速打轮,车行驶慢就可以慢速打轮。尽量不要将方向盘打到底,保持一定的余量,如果停车位很狭窄,不得不打满方向盘后行车,也要注意尽量缩短打满的停留时间,最好保持在10秒以内。

  二:长期停车在不平整路面。

停车费不断上调,而且城市中心地段停车位也相当难找,因此有一部分为了省钱的车主,就会寻找一些免费的位置来停车。因为免费,所以位置就经常会是一些马路牙子、坡道等位置。但是车主在省钱的同时却忽略了长期让一侧车轮停在马路牙子上,或者是凹凸不平有坡道的路面的话,会对车辆有较大的损伤。长此以往,车辆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会导致四轮落差过大,对车架造成扭曲,严重的程度甚至会影响到正常开关车门。

  三:停车水平有限,停车车轮不回正。

有很多新手对于停车入位操作不熟练,尤其对侧方停车难以驾驭。好不容易勉强停入位后就匆忙离车,并没有养成车身调直、车轮回正的习惯。

如果偶尔这些停车并无大碍,但如果是长期这样停车的话,在不回正车轮的情况下长时间停放,极易导致方向机拉杆及防尘套损害,从而影响转向系统的正常工作。长期如此可能会出现以下危害:

  1、危害到转向系统正常工作:

停车时方向盘如果不回正,车轮会拽着转向拉杆无法回位,同时方向盘的齿轮和转向拉杆的齿条也处于受力状态。这种情况就好像拖拽着一个人的胳膊然后让他睡觉,虽然当时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但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这些零件加速老化或变形。

  2、危害到悬架系统的正常工作:

在正常停车的情况下,悬架系统处于相对的放松状态,四个悬架受力比较平均。而当停车时方向盘没回正,很多车型的车轮会出现一个倾角,而悬架系统就会向一个方向倾斜,悬架中的弹性支柱部分、橡胶封套还有悬架系统内的一些橡胶减震垫有一个应力,让它们吃着劲,无法正常回位,这种情况和上面说的转向系统差不多,虽然短时间内不会造成伤害,但时间长了就会对悬架系统造成一定的伤害。

  3、危害到轮胎的正常工作:

停车时方向盘没回正,除了会损害以上两个部分,还会损害轮胎。轮胎在正常情况下,会保持胎面着地受力的状态,当方向盘没有回正时,由于主销倾角的存在和乘用车轮胎外倾的设计,轮胎并不完全是胎面着地,而是胎肩和一部分胎面受力。由于轮胎侧壁相对比较薄,如果经常这样让轮胎不平衡受力,就会加快轮胎侧壁的老化变形,轮胎侧壁老化变形后,很可能引起漏气或爆胎的情况发生。

  四:高挡低速行驶

一些手动挡车型的车主,为了达到节油降噪的目的,一味地降低发动机工作转速,有的甚至不到1500转/分钟就强行升挡。发动机长期处于高挡低速运行状态可能导致积碳产生,从而出现动力下降、油耗增加的不良后果。

其实对于大部分中小排量的手动挡车型,应该至少将升挡转速控制在2000转/分钟左右。超车或上坡时则应视实际情况再将发动机转速提高,以保证获得充足的扭力。

  五:油箱见底后才加油

有人比较懒,有人是很少去注意油箱刻度,直到油箱警示灯亮起后还会再行驶一段距离再去加油。可是有时燃油警示灯亮起后再去找加油站时,有可能出现附近没有加油站的情况,弄得手忙脚乱。而且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话,车辆的油泵寿命可能会大大降低。

电喷汽车的燃油泵都是依靠燃油自身进行冷却,如果油位过低,极有可能出现油泵过热甚至烧毁的情况。因此车主应当在油表显示最后四分之一刻度前为车辆补充燃油,保障油泵得到充分冷却,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六:大力按开关按钮

有些车内的电器设备的开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按键会不够灵敏,如果暴力操作,极容易出现短路、断路等故障,影响车辆正常使用。

  七:单侧碾压减速带

现在许多小区入口和停车场入口都会设置减速带,突出地面一定高度,让车辆不得不减速通过。很多车主在通过这样的减速带时,喜欢只用一侧的轮子轧过去,认为这样冲击小,对车子损害小。

看似车辆单侧通过减速带让车辆的冲击力小了,这样不需要降太多速度就可以通过,但其实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由于长期受力不均匀,这种单侧碾压减速带的习惯很容易伤害了悬架系统并影响车轮定位角。

  八:过度热车

不管是冬季还是其它季节,有很多车主都习惯采取原地怠速热车的方式,热车一段时间再行驶,觉得车辆这时性能最佳。

但事实上,原地怠速热车不仅效果有限,还浪费汽油和时间。当引擎在没有负荷的状态下,温度的爬升是相当缓慢的,也就是说,引擎在怠速状态下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原地热车30秒左右后,立即上路行驶。但由于此时引擎及驱动系统都尚未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仍应将转速控制在约2000转/分钟之内,待水温达到正常后方可高转速运行。

  九:熄火后仍使用电器设备

汽车的电源是来自一枚小小的12伏蓄电池,其电能完全依靠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不断充电所形成。一旦车辆熄火,蓄电池就处于只放电不充电的工作状态。

所以如果在长时间熄火后仍然一直在使用车内大功率用电器,比如开着车辆大灯、停车在路边长时间听音乐等等。这样可能很快导致蓄电池彻底放电、车辆无法启动的严重后果。

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音响CD按键、天窗开关按键、电动车窗玻璃按键、雨刷器喷水按键等等。这些按键本来就使用率很频繁,如果大力操作或连续反复操作,很容易造成损坏,严重时会影响电气系统的使用寿命,甚至出现当场烧毁的极端情况。

汽车的寿命与使用方法息息相关,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总有人说自己的车遇到莫明其妙的故障,其实有可能就是因为操作不当而造成了一定的损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电脑和APP可云同步做题进度
  • 驾考类型
    • 小车
    • 货车
    • 摩托车
    • 客车
  • 资格证类型
    • 客运
    • 货运
    • 危险品
    • 教练员
    • 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