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更多学员顺利通过科目三考试,平安驾校小编特意总结了科目三电子路考整套流程,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一、考试报到
考生报到完毕后,即可到候考区等待分车。考生分手并领取车号码后,听到工作人员语音后,统一乘车前往考试路段准备考试。
二、开始考试
到达考试路段后依次开始考试,考试完成后在终点集合,统一乘车回候考区。
三、打印成绩单
回到候考区可分别在窗口查询(输入身份证)或打印成绩单、签名。
科目三电子路考流程详解
一、上车准备
考生下车从驾驶位置起,按逆时针方向绕车一圈,观察车辆及周围环境
二、灯光模拟考试
考生在听到语音指令后,需在5秒内做出相应的灯光指示操作。灯光模拟考试时随机抽考几项,不必紧张,牢记操作多加练习就可以了。
三、起步
打左转向、踩离合、踩刹车、挂1档 、鸣喇叭、松手刹,松离合至半联动状态,平稳起步。
四、直行通过路口
提前踩刹车减速慢行,注意避让行人与非机动车。
五、直线行驶
保持车辆直线运动,车身左右摆动幅度不可大于50cm。
六、通过学校区域
踩刹车减速慢行,车速需降低至35km/h以下,遇到行人时,要停车避让。
七、通过公共汽车站
踩刹车减速慢行,车速需降低至35km/h以下。
八、通过人行横道
踩刹车减速慢行,车速需降低至35km/h以下,遇到行人时,要在斑马线外停车避让。
九、变更车道
看车流情况,左变道或者右变道都可以,转向灯一定要超过三秒,观察后方交通情况,合理判断安全距离。注意不能连续变更两条车道,不能长时间(15秒)骑轧车道分界线行驶。
十、路口右转弯
开右转向灯,观察右方、后方交通情况,减速慢行。
十一、超车
开左转向灯,观察左方、后方交通情况,完成超车。超车完成后,必须驶回原车道。
十二、会车
会车时不管车速多少必须刹车。注意:与其它车辆、行人保持安全距离;会车困难时让行。
十三、路口左转弯
开左转向灯,观察左方、后方交通情况,减速慢行。
十四、百米加减档
根据路况和车速,及时、平稳加减。
十五、掉头
开启左转向灯掉头,切记,如果对面车流量多,可在停止线前面停车等待,决不能在人行横道中间停车,停车等待过程中,可以选择踩离合挂一挡踩刹车,或者空挡拉手刹。
十六、靠边停车
开右转向灯,观察右方、后方交通情况,靠右侧边缘线停车。( 注意:停车时车身距右侧边缘线不能大于30cm。)停车后拉紧手刹,挂空挡。
学习更多学车技巧?需要练习科目二,科目三教学视频,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kjmx888 回复:科目二或是科目三,即可获得,可以在线观看和下载哦
以上就是平安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平安驾校:2017年科目三电子路考流程,最新最全的流程详解!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平安驾校报名咨询电话:15857842500
2017年科目三电子路考流程,最新最全的流程详解!相关阅读:
学车时如何判断车轮位置
许多刚学车的朋友应该都有这样的困惑,坐在车里看着路面比实际的路面宽多了,总是不能正确的判断车子具体在什么位置,下面给大家搜集了网络中几种判断车轮位置的方法提供给大家借鉴。
● 右轮位置
如何判断右轮压线?
因为驾驶员位置靠左,因此预判右侧车轮时的方法与左侧稍有不同。当右侧车道白线与机器盖中央位置重合时车辆就基本轧线了。
如何判断右轮距线60cm?
判断右侧车轮距右侧车道线60cm的问题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不同车辆的参照物也有所不同,只要保证路面白线在机器盖中央偏右一些位置就没有问题。
● 左轮位置
如何判断左轮轧线?
网络中常见的一种判断方法,驾驶员合适坐姿平视前方,当左侧雨刮器与车身结合点重合于车道左侧白线与车头机器盖的结合点时,左侧已经轧上分道线。通过我们使用不同车辆验证后发现,这样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还不算严谨。由于每个车的雨刮器位置和大小都不一样,所以所谓的结合点并不统一。
通过几次实验我们发现,当车道左侧分道线与车头结合点距离左侧A柱大约20cm左右时,左侧车轮应该已经或即将压线。
如何判断左轮距线60cm?
当然在日常驾驶中,轧线行驶肯定是不够安全的,因此尽量保持车道中央行驶是最好的办法。目前城市中的车道宽度在3米左右,所以行车时左右预留60cm左右就比较合适。驾驶员合适坐姿平视前方,地面分道线与车辆左前角重合,并且延伸线与前挡风左下角距离10cm左右,此时车辆距左侧车道线大约60cm左右。
● 贴边停车
贴边停车其实道理和上面讲到的情况相同,只是车道线换为了车位线或是马路牙子。当然在停车位允许的情况下,不用刻意太贴近马路牙子,以免发生对轮胎轮毂的刮蹭。必要时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车道线或探头观察更保险。
● 判断宽度能否通过
看了上面的方法肯定有朋友会问,在没有车道线的狭窄路面上怎么判断车辆能否通过呢。首先驾驶员应当对路面宽度有一个大概的判断,路面狭窄情况下应当放慢车速。由于驾驶员位于车辆左侧,因此左侧距离把握肯定比右侧从容,所以车辆可以适当的贴左。
将车辆贴近错车点时,观察两侧障碍物,将障碍物外侧边缘理解为上文提到的车道线,判断左右两侧车轮是否可以在“线”内通过。当然不同于对比车道线,两侧后视镜的宽度也要考虑在内,并且一些判断上的误差也要预留。
当然如果确实技术有限,取巧的办法是等待别的车辆顺利通过后再通过也不失为一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