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尚武驾校百科:练车老是要等怎么办?这么做就对了!

驾考秘籍2018-04-24 04:03

不少学员都抱怨过,练车的时间不够,每次去练车都有好多人,没练几把就下车换人了,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浪费在等练车的过程中。要完成规定的学时,还要多跑几趟。

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有两点原因,一是驾校学车人数比较多,而驾校的车辆、场地、教练员数量有限。二是学员没有提前预约练车时间,总是选择练车高峰期如节假日、周末去驾校,教练不好安排。

我们今天主要就是说说第二点原因,因为作为学员,我们无法改变驾校招生情况和培训能力,但是可以调整自己的练车时间。其实驾校并不是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在练车,教练在招生和安排学员练车时都有规划,基本可以安排到每位学员都有充足的时间练车。

很多学员都没有提前预约练车时间的习惯,想练车就直接去驾校了,恰巧有其他学员在练车,那么肯定需要排队等待。所以最好在前一天联系一下教练,提前约好学车的时间,这样教练也好安排,学员也能节省时间,随到随练,学车体验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提升。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几名学员轮流练习有着互相提高、促进的作用。一来能够暂时缓解疲劳,二来也能互相指正,有机会从其他学员练车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总结来取长补短。

学车在于效率而不是时间,如果自己能够将时间合理规划,并且充分利用练车时间,效率自然能得到提高,也就不会生出这些抱怨了。

以上就是尚武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尚武驾校百科:练车老是要等怎么办?这么做就对了!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尚武驾校报名咨询电话:13665684680


练车老是要等怎么办?这么做就对了!相关阅读:

先学后付计时收费驾培模式衍生的几个问题

不否认先学后付计时收费模式(下称“本模式”)所带来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但所衍生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收费是否提高?

据了解,2016年7月,广东省开始实施计时计段收费模式。如果学员能一次性通过驾考的话,要花费近9000元,而传统模式下,学员仅需要6000-7000元便可拿到驾照如果实行本模式,究竟收费有何变化?

1.对大多数人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应当没有什么变化。因为改革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厘清和履行学员与驾校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让驾培市场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2016101日实施的新大纲,如C1降为62学时,学员只要满足最低学时,就可以报名考试。

2.对少数人

但对于部分学车有难度的学员(如年龄大的女性学员等),因为以学时为最低收费单位,学车难度大,学时必然增多,交纳学时费用可能比一次性预收全部培训费用要多。这种效应尽管对部分学员不利,但其合理性不容质疑。因为毕竟在规定的场合、经历了教与学的“市场化公平贸易”过程。

、学员不交费咋办?

先学后付计时收费模式的实行,是基于驾校信誉补偿。显然对于驾培市场来说,属于政策倾斜学员利益。但带来的顾虑不是没有,就是学员学车完毕后,不交费咋办?其实不担心,在有关政策中,已经设计好了必须交费逻辑链”。

1.从微观上

在培训合同(示范文本)中已经提出,学驾人每次完成驾驶操作技能培训,未能支付当次培训费用的(含培训费用未支付成功),培训机构可暂停提供后续培训服务,直至学驾人付费成功学员每次学习一般来说,最多4个学时,相对应的费用大约在500-800元左右。在已经签订合同的前提下,拒绝付费的可能性比较小。否则,将无法进行后续学时的记录。拒绝付费的最大可能性就是永久性不再学车。如果以不再学车为代价拒绝付费,其实还可以从合同法来确保驾校的追偿权利。

2.从学时认可上

国办发〔201588在完成规定培训学时要求的基础上,学员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加培训学时和内容,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培训需求”。意味着学员学习驾驶执行大纲学时规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学时达到学时规定后,方可进行报名考试。因交费受阻学时中断,直接的结果就是不能获得驾培管理部门的学时认可。

3.从培训考试程序上

国办发〔201588建立省级驾驶培训机构监管平台,强化对培训过程动态监管,督促落实培训内容和学时,确保培训信息真实有效。推进驾驶培训机构监管平台与考试系统联网对接,实现驾驶培训与考试信息共享,确保培训与考试有效衔接当学员学时达到规定并得到驾培管理部门认可后,由驾驶培训机构监管平台与考试系统联网对接”,实现学员报考功能。

强化本模式的后果有哪些?

如果强化本模式,优点可观,但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

1.教学碎片化

本模式的设定来源于驾校与学员双方责权利的模糊。但本模式的实施,势必带来教学的碎片化。比如购买西瓜。一个西瓜是一个整体。在购买一个整体的西瓜后,在多人的视野内进行多人分享,是比较合理的过程。但如果你想购买几分之一的西瓜时,你会考虑西瓜的卫生问题。因为几个几分之一的西瓜之间是有联系的。因此有些人,宁愿购买一个整体西瓜也不会购买几分之一的西瓜。

学习驾驶技能也是一样,一个人的驾驶技能的形成,是有连续性的。而且因人的个性不一样,驾驶技能的形成规律也存在很大差异。在教学中,称为因材施教。因此,一个人学习驾驶,不宜频繁更换教练员。否则,将加大学员学习过程。

在实践中发现一人一车制。从满足学员的心理需求看,不否认“学员是上帝”的服务宗旨。但从教学上看,实际上是浪费。作为学员也是一种不成熟的消费观。因为学习驾驶本身是一个边练、边看、边考虑的教与学过程。不是单纯的动作操作过程。有人将训练里程化,也是一种片面的狭隘的思路。

2.简单问题复杂化

作者曾在201527日以《论驾考的简单问题复杂化》指出,驾考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驾驶水平并未提高的考试难度叠加史。其实实行本模式,可能不仅没有便利,亦有增加麻烦的可能。可能有人反对这一说法,认为起码市场化(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了。但市场化是相对的,是基于客观实际之上的市场化。并不是所谓追求微观但又不宜微观的市场化。

当然,改革是一项探索性课题。相信能否在市场化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程序,是国办发〔201588号“便捷高效”要求,也是公众的迫切需要。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电脑和APP可云同步做题进度
  • 驾考类型
    • 小车
    • 货车
    • 摩托车
    • 客车
  • 资格证类型
    • 客运
    • 货运
    • 危险品
    • 教练员
    • 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