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04 亿辆,其中汽车2.0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71 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8亿人。
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新注册登记量高于去年同期。
截至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04亿辆,与去年底相比,增加938万辆,增长3.18%。2017年上半年机动车新注册登记量达1594万辆,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2012年以来机动车新注册登记量半年变化情况)
汽车保有量达2.05亿辆,23个城市保有量超过200万辆。
截至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05亿辆,2017年上半年汽车新注册登记量达1322万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国有49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23个城市超200万辆,6个城市超300万辆,其中超过200万辆的23个城市依次是北京、成都、重庆、上海、苏州、深圳、天津、郑州、西安、东莞、武汉、杭州、石家庄、广州、青岛、南京、宁波、佛山、保定、长沙、昆明、潍坊、临沂。
(截至2017年6月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的城市)
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达1.68亿辆,私家车持续快速增长。
截至6月底,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达1.68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载客汽车(私家车)达1.56亿辆,占汽车总量的76.32%,2016年下半年以来月均增加164万辆,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2016年下半年以来私人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变化情况)
载货汽车保有量达2273万辆,新注册登记量达历史最高水平。
截至6月底,全国载货汽车保有量达2273万辆,2017年上半年载货汽车新注册登记量达156万辆,为历史最高水平。
(2012年以来载货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半年变化情况)
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3.71亿人,16个省(区、市)数量超1000万。
截至6月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3.71亿人,与去年底相比,增加1381万人,增长4.22%,其中汽车驾驶人达3.28亿人,占驾驶人总量的88.31%。从驾驶人驾龄看,驾龄不满1年的驾驶人3217万人,占驾驶人总数的8.66%。
全国有16个省(区、市)的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超过1000万人,依次是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四川、浙江、河北、湖北、湖南、安徽、广西、江西、云南、辽宁、福建、北京,其中前6省数量超过2000万人。
以上就是黄冈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为什么这么堵?看完这个数据就明白了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黄冈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713-8667288
为什么这么堵?看完这个数据就明白了相关阅读:
常见驾驶错误与纠正(一):驾驶姿势
按语:这是张胜利朋友继《科目二系列项目解读法》之后的教学力作。目前,我国机动车驾驶安全文明操作规范尚待孕育之中。即使公布于众,但亦不见得固定不变的。随着科学与经济的发展,这些操作仍会处在改变当中。今天发表些许看法,也许给你带来一些启发,也许带来不同看法。欢迎大家跟帖。
常见驾驶错误与纠正(一):驾驶姿势
一、常见驾驶姿势的错误情形
1.座椅角度和高度调整不合适;经常出现操作受阻,不能很好的对车辆进行控制,驾驶时间过长会出现疲劳感和腰椎疲劳等情形。
2.座椅与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加速踏板之间的距离调整不合适;会出现离合器踏板踩不到底,踩制动踏板时膝关节与仪表台下护板距离过近。
3.安全带与安全头枕使用不当;不系安全带或系法错误,安全头枕没有与头部平等情形。
二、主要原因
1.不能正确掌握座椅的调整方法,不了解座椅在驾驶过程中的重要性,由于驾驶座椅的不合适常常会出现操作过程中受到一些阻碍,驾驶过程中出现疲劳感,这些都是因为驾驶座椅的原因而引起的。
2.没有掌握座椅与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加速踏板之间的距离调整方法,调整座椅和靠背是没有按照调整座椅的标准进行调整,调整好座椅后没有进行操控检查。
3.不了解安全带与安全头枕的作用,没有养成系安全带的驾驶习惯或对安全带的系法不了解,没有掌握安全头枕的作用和调整方法。
三、纠正方法
1、按照座位调整的标准进行练习,保持座位的角度和高度适合于驾驶者的自身条件,了解座椅的驾驶中的重要性,调整座椅时要保证驾驶操作的方便,同时还要使驾驶人不会感到疲劳或操作不方便。
2、掌握正确的座椅与靠背距离的调整方法,调整好座椅或靠背后一定要检查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加速踏板是否能够踩到底或是否有影响操作。
3、了解安全带和安全头枕的作用,掌握正确使用安全带和安全头枕的方法,每次上车后都要养成系好安全带和调整好安全头枕的良好习惯。
四、参考标准
1、座椅调整:调至离合踏板踩到底后左膝关节有微微弯曲即可,座椅高度可根据身高适当进行调整。
2、靠背调整:靠背以双手握住转向盘左右两侧后肘关节弯曲大于90度即可,也可以双手伸直手腕应置于转向盘12点位置。
3、安全带与安全头枕调整:安全带应根据身高进行卡扣位置的移动调整,安全带从肩部斜跨经胸部至髋部,下带应在腹部以下的位置;安全头枕应调至与头部耳朵位置平齐,头部与安全头枕相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