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又称大路考,是机动车驾驶证考核的一部分,是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科目的简称。科目三基本考试项目包括:上车准备、起步、直线行驶、变更车道、通过路口、靠边停车、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共汽车站、会车、超车、掉头、夜间行驶等。
科目三可以说是四项驾驶考试科目中比较难考的一项,而会车更是科目三中的难点。“会车”这个词,是指相向行驶的车辆在同一条道路上的某一地点交错通过,这个瞬间的动作就被称之为会车。今天在这里为大家讲解一下驾考科目三中会车、超车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
会车考试评分标准
A、会车前未开启转向灯(扣20分)
B、会车前开转向灯少于3秒即转向(扣10分)
C、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中心线的道路上会车时,不减速靠右行驶,并与其他车辆、行人或者非机动车未保持安全距离(不及格)
D、会车困难时不让行(不及格)
E、横向安全间距判断差,紧急转向避让相对方向来车(不及格)
F、在规定的时间、路程内,未按语音指令会车(不及格)
会车的操作技巧
1、会车前
会车前,要仔细观察道路及交通情况。观察的内容:
一是观察对面来车的车型、速度和装载情况;
二是观察道路的宽度和坚实情况;
三是观察路旁行人、车辆情况,路旁停车以及障碍物情况;
四是观察对面来车后面有无汽车要超越前车。通过仔细观察,尽量选择道路较宽、视线良好、无障碍物的路段会车。
2、会车中
会车中,应根据道路、气候和车型等条件适当控制车速,保持足够的横向间距,并严格遵守会车有关规定。
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机动车遇相对方向来车时应当遵守的规定包括:
一是减速靠右行驶,并与其他车辆、行人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二是在有障碍的路段,无障碍的一方先行,但有障碍的一方已驶入障碍路段而无障碍的一方未驶入时,有障碍的一方先行;
三是在狭窄的坡路,上坡的一方先行,但下坡的一方已行至中途而上坡的一方未上坡时,下坡的一方先行;
四是在狭窄的山路,不靠山体的一方先行;
五是夜间会车应当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应当使用近光灯。
3、会车后
会车后,确认对方车后视线盲区内无横行的非机动车和行人,前方无连续交会的车辆,向左变更行车路线。
以上就是公交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经验交流:驾考科目三会车技巧详解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公交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391-3126598
驾考科目三会车技巧详解相关阅读:
驾考新规10月1日起实施 这些变化要注意
最近,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的通知》,发布了新一版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2012年发布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同时废止。
其实,今年4月,公安部就修改并实施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第139号令),新规中修改了45项内容,其中就对C1、 C2驾驶证可以自学直考做出了规定。
那么半年后推出的新驾考《大纲》,对于打算考C1、C2驾照的市民来说有哪些变化呢?
考C照,总学时比以前少了
新《大纲》对部分车型的培训学时做了调整。其中,C1证和C2证的总学时分别为62学时和60学时,均比原来的要求少了10多个学时。而且新《大纲》对每个学时的具体时间也做了明确规定:每学时为60分钟,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每个学员课堂学习时间和实际操作时间每天均不得超过4学时。
先考科目一再缴费
每次培训后按时段付费
培训后学员还可给教练打分
新《大纲》中关于驾考费用与支付方式的规定列明,以后的驾考将施行“先培训后付费”模式。具体做法是:在学员科目一考试合格前不交任何费用,学员科目一考试合格,并通过报名平台成功报名后,再选择班别并缴费。
在新的《机动车驾驶培训费用构成明细表》中,收费项目被分成5大类,分别是相关服务费用(包含教材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等)、理论知识培训费、驾驶模拟培训费、基础和场地驾驶培训、道路驾驶训练等。其中,后三项收费又细分为普通时段、高峰时段和节假日时段三类,分别标明学时单价。
另外,各地根据要求还要落实一项工作——每次培训后,学员可按时段给教练打分评价,并通过平台缴费,这样有助于提高教练员的服务和教学质量,也方便通过评价对教练能力进行分级。
培训里程最低不得少于300公里
科目二和科目三可以一起考
新《大纲》指出,各省应当根据实际对各准驾车型培训里程做出相关要求,但最低不得少于300公里。
新《大纲》中所指学时为各车型基本学时要求,如需增加考试内容和项目的,须相应增加学时。
新规还规定,“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应与“道路驾驶”教学交叉融合;“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也就是说,学员可以一边进行理论学习,一边上车实际操作练习了,科目二与科目三可以相结合。这样做不仅节约时间,也节约了驾考成本。
另外,“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交通安全体验等多种方式,课堂教学不得低于6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