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里程:90000km。
故障现象:无法调节车身高度。
故障诊断:该车搭载AHC主动高度控制悬挂,其采用液压控制,此系统使驾驶员能够根据需要有效调整车身高度,另外,AHC配有减震力控制、弹簧刚度控制和四轮相关控制,用于提高道路和越野性能。既可以调节车身高度,同时也可以调节其减震器的阻尼系数。
客户因无法升降车身,到店检查,发现高度控制储液罐里面的底盘升降油已经都泄漏光了,而车身高度已经下降至LO,仪表显示请检查AHC系统,并且4L0指示灯点亮,将车辆顶起来后发现左右处的油管因为磕碰导致损坏,致使底盘升降油泄漏。于是订购油管将其更换,添加适量的底盘升降油后,操作高度选择开关后底盘无法上升,一直处于LO的状态。使用诊断仪进入AHC系统,发现有故障码C1763(如图1所示),代码含义为泵电机油压异常。当电机继电器工作时,如果检测到的液压压力为0.6MPa或更低时,就会报此故障码。查看当前数据流,发现OIL Pressuresensor(油压传感器)为0MPa。在正常情况下,车辆处于固定高度时其压力应该在0.16MPa。进行删除故障码的操作,发现故障码可以正常删除,但是只要操作高度控制开关让底盘上升,故障码就会再次出现。操作时,底盘没有任何上升的趋势,还是保持不动。怀疑部位:①线束或者连接器;②悬挂控制继电器;③高度控制泵和电机;④悬挂控制ECU 。
图1 故障码
查看电路图(如图2所示),找到悬挂控制继电器,测量其5号端子与搭铁的电压为12V。用蓄电池短接继电器的1和2号端子,发现继电器的3号和5号端子呈现导通,测量继电器的1号端子到悬挂控制ECU的16号端子RC,电阻为0.2Ω,与搭铁为无穷大。测量继电器的2号端子与搭铁的电阻为0.3Ω,正常。测量继电器的3号端子到高度控制泵和电机的2号端子之间的线路,并没有短路或者断路的情况。直接用蓄电池短接高度控制泵和电机,发现其工作正常,测量其高度控制泵和电机的搭铁,正常。经过以上测量,发现其线路和本身电机都是良好的,难道是悬挂ECU损坏了?再次操作底盘上升开关,发现其电机确实是正常运转的,但是底盘高度就是没有变化。一时间没有了思路,怀疑是其内部的油压传感器反馈信号失常?于是拆下电机的油管,发现确实油管内没有压力。忽然想到是不是由于车辆太重,而因为更换油管后,其高度控制蓄压器内没有一定的储存压力,导致车辆高度无法上升。于是将车辆开到举升机架子上,将车辆顶起,发现随着车辆被顶起,仪表上能根据其车辆被抬起的高度正常的显示N(正常)、H(高)。然后将车辆完全放下后稍微再将车辆顶起,但是此时车辆的轮胎还是接触地面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车辆的负载减小,此时启动车辆后,再次删除故障码,调节高度控制开关使车辆上升,没一会车辆就能上升至最高位置,仪表上显示的车辆高度为HI,再次查看相关系统,没有任何故障码。至此故障排除。
图2 悬挂系统控制电路
当第二天准备交车给客户时,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将车辆底盘高度降低至LO(低)位置时,再升高至N(正常)高度时,没有任何异常,但是从N位置升高至HI(高)位置时,仪表上显示的车身高度指示灯HI一直闪烁,无法升高至HI的位置。查询AHC系统,发现其故障码C1766,含义为高度控制泵电机电流。当高度控制泵和电机持续工作135s之后,就会报此故障码,说明车辆从正常高度往高位置上升时,一直没有达到高位置的标准,删除故障码,但是准备再次操作开关将车辆上升至HI位置时,发现车身上升的很慢,可以听到泵一直在工作,大概1min左右后泵停止工作了。用手去触摸了下泵电机,发现非常烫手,而停止的原因是系统为了保护泵电机防止过热损坏。车辆一直上升不到HI位置,再次检查了油液,没有任何异常,在上升的过程中,读取了相关数据流,发现其OILPressuresensor油压传感器的压力为6MPa左右,在正常的上升过程中其压力应该达到10MPa左右,说明是因为压力偏低导致车辆一直无法上升至最HI位置。根据压力偏低的情况,怀疑可能是其泵电机内部磨损导致压力下降,还有可能是管路中存在空气,或者是其1号高度控制阀故障。使用诊断仪进入AHC系统,进入主动测试,根据如表所示测试各个电磁阀是否在打开时发出声音。
结果没有任何异常,难道是其管路有空气,但是之前已经排过气了。或者是排气的方法不对?查询相关资料,在放气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车身高度为N位置,而之前都在最低的位置进行排气的,按照标准的方法对管路进行排气后,恢复正常。此时再次查看相关数据流,在车辆上升的过程中其压力已经达到9.6MPa。进行多次升降车辆,故障未再现,且从最低到最高位置大概只需要8s左右的时间。由于操作的不规范造成车辆故障,在今后的操作中要尤为重视。
主动测试说明
版权归原作者
以上就是金驰原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金驰原驾校百科:【维修案例】雷克萨斯LX570无法调节车身高度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金驰原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830-3588688
【维修案例】雷克萨斯LX570无法调节车身高度相关阅读:
s弯怎么看点打方向技巧
曲线行驶的精髓所在就是看点打方向盘,主要考核的是学员们有没有充分的掌握方向盘的灵活运用和车轮的运行轨迹。
但是呢,并不是一圈又一圈的迅速打完不懂就可以通过的,而是要根据点位逐渐打方向盘,慢慢修改微调才能够完成的。我们先来看下s弯该怎么看点?
s弯道看点打方向技巧
一、第一个点
首先,我们完成曲线行驶直线的考试时,进入之前一定要把汽车车身调直,行驶到道路中心。
当车头中心碰到右边路边线的时候,方向盘要迅速向左边打半圈,让车头的左边角压着路边线走。
如果车头要出路边线的时候就往左再多打一点,让车头左边线一直压着路边线走。
如果发现车头已经脱离黄线往里面靠的时候,方向盘要适当的往右多回一点,确保车头一直压着路边线。(这边注意后面的调整,也就是打和回的时候,一定要是稍稍的调整,而不是用力打或者回,如果这样操作的话肯定直接压线挂掉)
特别提醒:在曲线弯内除了要转弯,不然方向盘必须慢打慢回,以稍微调整为主。
二、第二个点
当车头到了弯道的交接处这中间的时候,必须迅速向右打方向盘回正,由于之前的调整,这边通常打一圈左右就可以了。(注意:这个要以你的操作为主,过多或者过少要懂得调整,一旦车轮压线就是挂科,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三、第三个点
当车头的中间碰到左路边线的时候,记得往右打半圈,后面的和第一个点的操作方式一样,只是方向是相反的方向。由于每个人的操作都有偏差,大家一定要记住,这边车头的右角一定是要压着路边线走的,过多或者过少,大家一定要记得慢慢调整。
这边要注意,我们在转弯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的运用后视镜,在驾驶的过程中用余光看下后车轮和路边线的距离,如果距离小于15厘米左右的话,要注意调整方向盘,避免压线,当然不要后轮没压,前轮给压了,那可就悲哀了。
四、注意事项
1、必须合理的运用后视镜,要懂得时不时的用余光看下后轮和路边线的距离,避免出现小于15厘米的情况,因为那样子很容易压线。当然,不要只顾着后视镜,因为前面有可能压线。
2、每个人的体型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好后视镜和座椅,如果座椅太靠前的话就看车头左右车盖上的两条缝隙对着边线。
3、车头通过曲线的时候,要记得回正方向,记住如果回早了是会出现压线的情况的,所以必须要充分运用下后视镜,瞟一下后轮距离。
4、特别注意:车速一定要慢,当然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操作来不及,容易压线。太慢容易停车熄火。
其实,曲线行驶看点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只要肯下苦功夫,勤学多练,通过考试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