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费在5000元左右。正常情况3个月拿驾驶证。
2、考驾照的话,在驾校都是4200以上。如果你要说补考的话,花的更多。补考收费的。而且平时要给教练请吃饭、买烟酒。等等。钱太多而且浪费时间真的应付不来。
3、2环内4000起,2环外3800起。我今天刚报完,赶上最便宜的时候了。
哈尔滨学车考驾照要多久
1、我是12年12月份考完的。。首先哈市的户口的话报名比较快,外地户口报名有名额限制,一般都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去练车。。而且现在的驾校应该都涨价了,你去驾校问多久能拿证他们就说快的一个多月,但是大部分人得考3个多月才能拿到驾驶证,而且还得总去才行。
2、我问了两个驾校都说得5个月左右。
哈尔滨学车考驾照条件
1、非哈尔滨本地户口(没有哈尔滨居住证)预约上门取件,需准备身份证复印件2张,一寸白底照片8张(照片一版为9张,交8张,留一张做体检使用),一寸红底照片2张;资料提交后由驾校办理居住证,居住证办理好以后,凭居住证地址体检,将体检表与身份证原件交给教练;
2、非哈尔滨本地户口(有哈尔滨居住证)预约上门取件,需准备身份证复印件2张,一寸白底照片8张(照片一版为9张,交8张,留一张做体检使用),一寸红底照片2张,身份证原件,体检表一张;
3、本地户口预约上门取件,需准备身份证原件,身份证复印件2张,一寸白底照片8张(照片一版为9张,交8张,留一张做体检使用),体检表一张;我报名嘚时候就是在嘚儿驾学车网上面报的,服务很周到,当时我直接把这些材料寄给他们的。
哈尔滨学车考驾照流程
1、报名和体检。这个时候驾校就会向车管所申请学车名额,等到你的理论学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参加科目一的考试了,一般来说时间在一个月左右
2、科目一考试。在通过科目一的考试之后就可以对科目二进行预约了,但是科目一通过20天之后才有参加科目二考试的资格,大部分人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参加考试了。
3、科目二考试。科目二考试通过之后,在过20天才能有资格参加科目三的考试,当然如果考试没有通过,那就得从新学,再次预约考试。
4、科目三的考试。通过科目三的考试之后,3天内就可以进行科目四的考试了。
5、在通过科目四的考证之后,一般在一周之内就可以拿到驾照了,不过有些快的上午考试,下午就能够拿证了。
以上就是龙俊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龙俊驾校百科:哈尔滨学车考驾照多少钱、要多久、条件、流程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龙俊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512-67900809
哈尔滨学车考驾照多少钱、要多久、条件、流程相关阅读:
“请注意学员”和“学员请注意”,决定驾校不同的明天
“请注意学员”,是指驾校的全体员工不但要主动关注学员的显性要求,还要关注学员的隐性需求,尽量让每一位学员的合理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经常看到有驾校发出的通知,动不动就是学员须知,**告示等等,给人感觉是“听我的,我不想知道你需要什么”;也经常看到有的驾校就是一个班型,有种“我就这样,你爱来不来,爱学不学”的店大欺客心理。
这就是“学员请注意”的心智模式和被动服务模式,有别于“请注意学员”的教学服务行为模式。思路不同,驾校员工的做法也就不相同,其导致的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
— 1 —
在传统企业,有研究者发现到一种工作模式,他们称之为高大上模式。传统企业里这三个角色,老板、员工、客户,三者之间其实不是一个平行关系,而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垂直链条的关系。比如说,驾校校长有想法跟员工去说,员工去执行,做出来交付给学员,如果执行力非常顺畅,速度非常快,这条通道是最顺畅的一条通道,从薪酬考核、激励,包括所有的组织运行都是围绕这个通道来做。
但是这个通道往回返的时候特别困难,学员对服务有些意见想法,想找校长去交流,没有空间、也没有渠道和时间,只能跟员工去说。但,驾校的员工面对学员的时候是怎么回应的?责任心不强的装作没有听见或者推诿;一般礼貌一点会说你这问题问得太好了,或者你的意见太好了,我跟领导反映一下(但是超出我的权限),一周之后给你答复,说的非常严丝合缝,但是仔细一听,这事还是没解决。
因为,大多数驾校现有的管理体系都是领导对员工考核,员工一旦说出问题,领导就会一皱眉,要你何用?员工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懒得反映问题了;学员的声音就被压制住了,最后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就进不到驾校校长的层面来。一年工作里,员工60%-70%的时间是围着领导工作,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唯上模式,自内而外,服务要靠上级推动,校长是驾校的发动机,发动机一怠速驾校效能就下降。
故而,驾校员工只关心领导的想法,而不主动关心学员的想法,服务学员是被动的行为,学员也是被动接收信息,就像我们在一些驾校所看到的只是“学员请注意,学员你给我听好了,按我的做”。
— 2 —
那么,什么是“请注意学员”它的主旨就是以学员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管理模式是由外而内的。
谁离学员最近?在这个时代下是最重要的。离学员最近的,其实就是驾校基层的每个员工。
有专家去过阿里巴巴好多次,最开始偷着去,后来发现阿里很开放。他最大的感受是阿里内部根本不像一个企业,好多游客外加政府官员都在里面,你随便找一个会议室发现都是阿里、卖家、政府部门人员三家一起开会。
阿里巴巴组织开会的时候一般习惯说今天咱们讨论解决什么问题,先讨论一下对卖家有什么好处?对政府有什么好处?而不是说先谈谈对阿里的好处,阿里通常会说先不用谈我们好,你们有好处了我们就有好处了。
“请注意学员”模式,在日常教学服务工作中有三个特点:
第一,驾校的员工有没有时间和学员聊天谈心,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
第二,员工有没有意愿主动解决学员的问题,服务好他们?
第三,员工有没有资源和能力解决学员的问题?
所以,现在驾校校长要反省自己搭建的组织是唯上级为核心,还是以学员为中心?譬如,传统的市场营销概念是以4P’s理论为基础的,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销售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但4P’s理论因为出发点是企业自定而不是消费者来定,它们是一种自内而外、以产定销、比较自我的一种服务营销观念,受到一些当代营销专家的质疑批判。
90年代以来,营销领域越来越多的人转向劳特朋教授所提出的4C’s论,而将4P’s论称作是“传统的”。
4C’s理论从对企业经营者的研究全面转向消费者的关注,实现了从“由内而外”到“由外而内”的历史性转变,是对传统4P’s理论的扬弃。4C’s论所主张的新观念是:把产品先搁到一边,赶紧研究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求(Consumer wants and need),不要再卖你所能制造的产品,而要卖客户确定想购买的产品;暂时忘掉定价策略,着重了解消费者要满足其需求所须付出的成本(Cost);忘掉渠道策略,而考虑如何给消费者方便(Convenience)以购得商品;最后请忘掉促销,取而代之的是销售的过程在于如何使消费者快速便捷地买到该产品,由此产生送货上门、人员推销、网络营销等新的销售行为;强化产品与消费者的沟通(communication),加强和消费者及其他利益关系人进行互动式双向沟通,而非只进行单向沟通,深化与消费者的良好、有序的关系。
— 3 —
4C’s论能否取代传统的4P’s论,尚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暂不作结论。重要的是,4C’s论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这种视角改变了企业营销管理思考的重心。
在市场上形成的销售者与购买者间的相互作用就是营销活动,由此构成营销交易。但这种营销活动要想成立,就得形成交易主体间的意识交易和通过意识交换的合同。这种交易主体间的对话即意识的发送和接受过程——个人传播就是营销对话。销售者与购买者的行为有各自的意识,由交易对方传达、解释。市场上的交易有其作用上的差异,进行着各自不同意识的交易。因此营销对话具有意识积累的特点。这里的意识传播是双向的。作为驾校,经营管理者的意识传达手段有班型设计、品牌定位、服务、价格、招生渠道、招生人员、广告促销、发布媒介等,作为学员的意识传达手段有报名、不报名,说驾校的好话、说驾校的坏话,推介学员、不推荐学员的表现等反应。
早在1960年,哈佛大学营销教授莱维特就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名为“营销近视症”,文中谈到一个观点,如果企业将注意力只放在产品(服务)销售上看,那么企业将会偏离轨道。他写道:似乎没有人有兴趣去深入探索、研究客户基本的人性需求,没有哪家企业致力于创造更好的客户满意度。他当时的说法是,客户其实买的不是产品,而是购买一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比如说,学员学车,有的是希望快速拿到驾照合法上路驾驶,有的是学到扎实技术安全行车,有的希望学车过程更为便利,有的是希望借驾校学车的平台交到朋友。换言之,学员报名不只是为了学车拿证,还有其他的诉求,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机会帮助其解决好。
那么,更好开展营销工作的关键是什么,莱维特在后来的文章中补充道:“要正确决定哪些是应该做的,至于如何做,必须依靠关于客户、竞争者和市场的相关数据做决定。行动之前,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将它们转化成有用的指导信息……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差别,在于数据只是对原始事实进行粗略汇总,而信息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能够让人有所启示并推动发展的洞见。”
如果驾校的经营管理者主动了解学员的需求,关注学员的关切,然后再对学员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籍此把服务营销模式从“学员请注意”变成“请注意学员”,再围绕学员的需求做文章。譬如,针对学员的显性要求——有学员为自主约考上火,员工知道后手把手教会他们上网约考,千方百计主动帮其解决问题。针对学员的隐性要求,有的驾校员工观察到学员感冒了,主动嘘寒问暖,递上感冒药和姜汤;有学员雨天没有带伞,教练员主动为其打伞遮雨;学员内急上厕所没有带卫生纸,教练员能提前准备好。只有时时“请注意学员、以学员为中心”,每个员工“把学员也当成领导”,对学员的合理需求第一时间做出响应,主动服务,尽量让每位学员满意和感动。
观念的转变是最伟大的转变。从“学员请注意”到“请注意学员”不是几个字的调换,而是一种经营理念和教学服务行为模式的转变,如果驾校已经开始转变并持续付诸行动,我想,这样的驾校没有不成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