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驾培收费,一直是驾培市场的“晴雨表”。驾培市场实行市场调节价,按说随行就市,自由自在,爱涨就涨,爱降就降。提价是一种自信,降价是一种无奈。这就是市场。
但纵观目前驾培市场,该降价已经降价了,不该降价的也在想或也在降价。这种现象如果是市场偶发性因素致短暂性降价也倒无妨,但如果没有任何致因且出现持久性降价,这不能不使我们认真反思。
一、自身公平意识严重缺位
谈起“公平”,人们可能马上想到的是政府对待老百姓的“公平”。拍案而起,呼天惊地者不是没有。其次,在购买商品时,为了讨得公平,面红耳赤、拳脚相加者不乏其人。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自己对别人是否公平,想的就不那么多了,甚至无关紧要了。
可人们想象不到的是,自己的“不公平”所引发的问题远远比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平问题严重的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三条其中之一就是“公平竞争”(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三条原文: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然而,有多少人想到在自己做事的时候,是否存在有失公平之处?是否侵害他人的权益?
二、不公平意识的根源在哪里
寻找自我不公平意识的根源,似乎也很简单。一句话就是过分突出“出人头地”,“超人一等”等非平等意识。你想超人,谁不想超人?我们平时常常热衷于古装皇帝戏。在醉心于皇权电视剧故事的同时,凌驾于人的不公平意识也在时时刻刻侵蚀于公众意识之中。如果主观上想“出人头地”,客观上存在“出人头地”,能者为上,也倒无可厚非。但在中国人才济济的国度里,客观上达到“出人头地”,并非那么容易。这才出现了主观上“出人头地”、客观上缺位的中国特有的类似“厚黑学”来凑的糟粕心态。
三、不公平意识还能胜出吗?
以上这种“不公平”意识源自中国古时候的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延续至当代社会。以至于今天的隐性不公平意识时隐时现。但在今天互联互通一体化互惠互利的经济时代,不公平意识还能存活多久?
一个由100个驾校组成的驾培市场。其中有1个驾校降价,其余99个驾校不降价。在公众看来,降价的驾校可能算“聪明”。
可现在时过境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信息化的到来,相信聪明的人越来越多,你所把玩的游戏谁不知道?如果都来玩“聪明”,其结果:“聪明”越多、降价越多、恶性循环,最后直至驾培市场彻底瘫痪为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市场都没有了,这些“聪明”还有何用?
四、不公平意识其实就是违法意识
写在法律上的“公平竞争”,不仅仅是政府在管理中的“公平竞争”。是任何组织(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100个驾校的驾培市场,有1个“聪明”驾校,就是对99个驾校的不公平。有99个“聪明”的驾校就是对其余1个驾校的不公平。
作者在有关文章中已经写到,驾培市场主体是驾校。市场发展的根本在市场内因,而不在外因。
一个市场已经有99个“聪明”的具有不公平竞争意识的驾校了,再企求外因的“公平”管理,与癌症患者的病入膏肓还有何区别?
以上就是永安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永安驾校:欲罢不能的驾培降价收费背后,是不公平意识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永安驾校报名咨询电话:15048870898,0478-6652288,0478-2372377,1394786697
欲罢不能的驾培降价收费背后,是不公平意识相关阅读:
今天不谈学车技巧,教练和你聊2017江苏高考作文题
今日江苏高考作文以车为题,作为教练看完五味杂陈,对于这个话题感慨良多,也说说教练与“车”的那些事儿:
从桑塔纳退出市场,捷达换装上位;从只安装简单的副刹,到电子打卡、人脸识别系统的普及,这一带一路的转变,变的是教练日渐臃肿的身形,不变的是我选择教练这份工作的初衷;变的是不断更新换代的教练车,不变的是学员在这里留下的欢乐也罢、痛苦也罢的岁月痕迹。
曾经我有梦,希望开遍豪车,全世界的驰骋,但最终却呆在一辆小小教练车里。但我不介意,因为这辆车承载了学员的梦,让他们一路驰骋。我没有豪车,却有一班好学员。
车能载人,亦能伤人,教学多年深有体会。而教练的严厉,正是为了帮助学员拔掉汽车伤人的利齿,让学员安全地驾驭汽车。车来车往如何有序,离不开驾驶它的那个人。
有一种友情叫老学员,有一种陪伴叫教练车,学员来来往往,教练车由新到旧,学员是我培育的对象,教练车是我教车的工具,形影不离,互相扶持。
学车,就像坐一辆车,你确定了目的地,却未必能坐对车。选错了教练,就如上错了车,贪心的司机掏空你的钱包,却不会把你载到目的地。
如果你是教练,教车过程中有许多感悟,或者想说出你的教学经验,一些有趣的驾考段子,欢迎到教练APP教练圈中与我们分享:
长按下方二维码
下载元贝教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