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会开车的人越来越多,驾驶员的队伍不断在壮大,其中以持有C1型机动车驾驶证的人数最多。 那么,问题就来了!C1驾证实习期能扣多少分?C1驾驶证到底能开哪些车?特别是4月1新交规实施后,又有哪些变化呢?
下面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 学车小鸽,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揭开C1驾驶证里的种种奥秘!
1、C1驾证实习期能扣多少分?
机动车驾驶人初次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和增加准驾车型后的12个月为实习期。很多人误以为C1证在实习期只有6分,扣完后就会延长实习期一年!是这样吗?
其实,所有驾驶证在实习期都是12分,记分周期就是从你的领证时间开始计算。 对于C1驾驶证来说,没有延长实习期的管理措施。但是如果被记满12分时,就会直接注销你的实习车型,被注销的驾驶资格不属于最高准驾车型的,注销其最高准驾车型驾
2、C1驾驶证到底需要年审吗?
在一般情况下,C1型机动车驾驶证是不需要在每个审验记分周期后参加审验的。
只需要在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满前九十日内,向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即可。
两种特殊情况: 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需要每年进行审验。注意,4月1新交规实施前是60周岁以上,现在为70周岁以上。 一个记分周期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承担同等以上责任未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
3、C1驾驶证到期未换证将如何处罚?
超过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一年以上未换证的,车辆管理所会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被注销机动车驾驶证未超过二年的,机动车驾驶人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合格后,可以恢复驾驶资格。
4、C1驾驶证到底能开哪些车?
C1准驾车型为小型汽车
可以驾驶:小型、微型载客汽车以及轻型、微型载货汽车;轻型、微型专项作业车。
除此外还包括:C2:小型、微型自动挡载客汽车以及轻型、微型自动挡载货汽车;C3:低速载货汽车;C4:三轮汽车。
C1驾照能开金杯吗?
金杯小客车覆盖的座位数非常多,包括7座、9座、11座等等,C1驾驶证可以驾驶9座以下(含9座)的金杯小客车,大于9座就不能驾驶了。
C1驾照能开皮卡和小货车吗?
C1驾驶证可以驾驶总质量在4500KG以下、车长在6米以下的轻小型载货汽车,2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任意一项超出规定就不能驾驶。尤其是皮卡,有的皮卡车型长度会超过6米,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C1驾照什么轿车都能开吗?
注意C1驾照并不是什么轿车都能开,前面已经说了,车身长度超过6米的车就不再属于小型汽车,C1驾照就不能再开了。而现在诸如劳斯莱斯和迈巴赫这类的豪车车身长度都超过6米。
C1驾照能开摩托车吗?
想要驾驶摩托车还需要再单独考取D、E、F等级的驾照。例如在C1基础上考取了D级驾照之后,你的驾照就会变成C1D,这样才可以开摩托车。
以上就是桂西北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桂西北驾校百科:C1驾驶证里不为人知的奥秘!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桂西北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778-2297866
C1驾驶证里不为人知的奥秘!相关阅读:
驾考增加50道礼让斑马线考题:有行人必须停车
北青报记者在路口寻找礼让斑马线的文明司机
斑马线,人车相遇,由此衍生出两种常态:车辆礼让行人,或与行人抢行,而后者常常是致乱、致堵、致祸的原因。礼让斑马线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鉴于此,北京青年报发起“礼让斑马线,守护生命线”活动,探访繁忙路口,倡导自觉礼让行人,并给予司机以礼品。
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交管局获悉,按照公安部和该局路口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部署,针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北京市交管局车管所从强化驾驶人源头管理入手,通过强化驾驶人法规培训、强化考试标准评判、强化领证前安全文明教育等措施,不断提升机动车驾驶人安全文明意识和法治素养,促进“文明礼让”习惯养成。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初学驾驶人法规培训、机动车驾驶人满分和审验教育中,加强对机动车驾驶人不礼让斑马线等法律法规以及危害后果等知识的讲解,并依据法律法规,结合北京市实际道路情况,编写了文明礼让出行相关教育材料,供学员学习和参考,引导驾驶人牢固树立“安全文明”出行的理念。
同时,在驾驶人理论科目考试地方题库中增加相关考试内容,并在科目三实际道路考试中,重点对驾驶人的安全文明行车意识进行考核,对初学驾驶人通过人行横道不停车让行、不主动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等行为的,评判为不合格。通过严格考试标准,培养驾驶人养成文明规范的驾驶习惯。
此外,新规显示,初学驾驶人领证前,将组织驾驶人参观交通安全教育基地以及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对机动车驾驶人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陋习进行再教育、再警示,并要求每名驾驶人严格落实领证前宣誓教育,承诺领证后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谨慎驾驶、文明出行。
探访
放学时段斑马线前“车让人”占多数
上学和放学时段,学校周边的学生和车辆通行量大,斑马线前的人车交汇情况也更加复杂。昨日下午放学时段,北青报记者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白家庄校区)北门和白家庄小学西门处,随机进行探访。统计发现,从下午5点15分至6点15分,一小时内,两个路口的无灯斑马线前,有超过20辆机动车礼让学生,远超过未礼让机动车数量。
在白家庄路的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白家庄校区)北门,正对着一个无灯斑马线。学校安保人员向北青报记者介绍,该校从初一至初三,有八九百名学生。“门前的这条(白家庄路)斑马线,上学放学的时候很多学生来来往往。尤其是早上7点,学生们都赶着进校门,开车的又赶着上班,碰一块儿了。”
保安介绍,因为这条路双向只有单行车道,容易拥堵,通常上学时段,学校会安排他们轮流在斑马线前“守着”,“聚集了三五个学生,然后招手示意来往车辆停一下,让学生们从斑马线前通过。”他介绍,相比较而言,放学时段因为有学生打球或者留在教室写作业,不会集中出现过马路的情况,“也避免造成斑马线这里的拥堵”。
接孩子的多名家长则表示,因为路口没有红绿灯,他们会比较担心,“只能多提醒孩子,别跟车抢道。”北青报记者也注意到,学生通过斑马线前,通常会招手示意司机,多名学生表示:“一般看到我们招手,他们都会让,实在不让的,我们只能等车过了再走。”
北青报记者观察发现,靠近学校的双向路段,均设有提醒标识和道路减速带,通常机动车通过前,会减速慢行,多数机动车司机会等学生通过后再走。但北青报记者也注意到,也有部分司机与学生抢行,甚至通过斑马线时不减速,更有部分机动车停靠在斑马线上,影响学生通行。
讲述
接孩子女司机:有孩子后更懂得“礼让”
在斑马线前,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司机停车让学生先过马路时,遭到后车鸣笛催促。赵师傅也是“被鸣笛”的司机之一。“经常因为在斑马线前让人被别人催,但我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他按他的,我停我的。”赵师傅介绍,自己驾龄20多年,一直保持着礼让行人的好习惯,“斑马线就是为行人设的,要有这种觉悟才对。”
在白家庄小学门口,开车接儿子放学的陈女士则向北青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礼让行人”的态度变化过程。“有孩子之前,脾气会躁一点,开车速度也会很快,但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就会多注意一点,能够站在其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除了在学校附近的道路会格外注意,其他的时候同样也会注意礼让。”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本报记者在斑马线前举牌“礼让斑马线,点赞好司机”活动期间,一些接孩子的家长看到后,主动将机动车退回斑马线外,在路边停车等待。其中一位家长表示,自己曾在斑马线前剐蹭过行人,之后但凡开车路过斑马线就会留心。“ 礼让行人 这事儿应该多多宣传,也让大家自然而然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