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驾驶技巧:您的视野够用吗?升高座椅可以扩大视野

安全文明驾驶2018-02-24 03:02

对于汽车,多数人关注的是品牌、动力、造型、操控,但事关安全的驾驶技术与交通秩序,关注的人似乎并不多。我觉得,现在咱们能买到的汽车都已经很不错了,更重要的事儿,是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因为,汽车文化当中的交通秩序,历来是咱们的短板。这件事儿与每个人都有关,与每个细节都有关,其中之一,就是驾驶的视野。

驾驶视野这个话题,已经憋在心里好久了。最早的起源发生在试驾当中。在从事试驾工作时,每当我坐进一辆汽车,都发现座椅被调到了最低位置,坐上去有种身陷囹圄的感觉,往前看,眼睛基本上跟方向盘上沿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视线怎么开车呀?于是,赶紧把座椅调高。通常,只有调到最高,才会产生被释放的快感,眼前豁然开朗。

刚开始遇到这种事儿,总觉得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我的身高是1.68米,属于矮个子。没准上一位试驾者高达1.85米呢。终于有一次,一位试驾者刚刚把车开回来,就轮到我把车开走,我才惊讶地看到,我与他的身高基本一致,而座椅依旧在最低位置。由此我开始关注起来,发现很多人似乎都有这个习惯,哪怕身高只有1.6米出头儿,也会把座椅调到最低。

事实上,不顾自己身高,一味地把座椅调到最低,是会影响驾驶视野的,尤其是左右的视线,也就是说,此时驾驶视野可能会比较窄。而驾驶视野与安全行车,有着直接的关系。就拿曾经热议的“比亚迪撞翻大众”那事儿来说,当时大众车从最里侧车道并到中间车道,然后继续往外并线,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当大众从中间车道往外并线,到其右前轮开始压线,过程约为0.9-1.5秒。也就是说,如果比亚迪驾驶者当时有大约1秒钟的时间进行处置。我想,尽管比亚迪有路权,但大都数人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在那一瞬间也会抬起油门并刹车,让车辆减速,以避免事故。

但是,比亚迪的驾驶者没这么做。他保持着原有的速度和方向,直到事故发生。从交通法中的路权来看,比亚迪这么做并无错误(其实斗气行为不应提倡),但这种做法与常规迥然不同。按理说,在那一秒钟,本能会让人抬起油门,驾驶技术差的人,甚至会打轮避让。这里或许有2个解释,第一是比亚迪驾驶者发现大众太晚,可能是大众车身前部已经越线,才看见了它,而此时大众驾驶者也意识到了危险,开始往回打轮。第二是比亚迪驾驶者是个牛脾气,反正自己有路权,你敢违法并线我就撞——也就是说,是故意的。

第一个解释与本文有关。为了解析,我曾盯着那段视频,把自己想象成比亚迪的驾驶者,发现如果注意观察,就会更早一些发现大众的并线,大约可以比上述的0.9-1.5秒再提前2秒左右,而这段时间,在车速60公里左右的状态下,用于减速避让,是完全够用的。当然,提早发现的关键,第一是驾车人的关注度,第二是良好的驾驶视野。后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客观条件。

说到视野,想起飞机。战斗机与运输机的驾驶视野完全不同。战斗机的座舱上部是全透明的,坐在里面的飞行员,视野极佳,前后左右一览无余。而包括客机在内的运输机,驾驶视线仅限于飞行员面前180度的范围。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很简单,战斗机需要进行空中格斗,飞行员必须眼观六路,而运输机没这种需求,能看到前面以及左右就足够了,后面可以不用管,真要是打仗了,运输机会由战斗机护航。

汽车虽然不需要格斗,但由于路上有不止一辆汽车,彼此的距离都很近,为了安全,提倡驾驶者学会360度观察。也就是说,开车时不仅要往前看,还得随时通过车外后视镜,以及车内后视镜,观察自己的前后左右。有趣的是,在30多年前的科幻书里,就已经出现了酷似战斗机座舱的汽车。

观察左右与后部其实是很重要的。比如,超越相邻车道的大型车时,首先就应该观察一下右后方,如果发现有车快速逼近,就应该采取行动,要么加大油门封路,要么抬起油门礼让。因为,总有些路感与车感都很差的冒失鬼,把自己当成了猫,以为只要头能过去,身体就能过去。下面的2张图来自于一段视频,画面拍摄车超越相邻车道的货车时,一辆白色车硬是挤了进来。画面拍摄车往左打轮进行了躲避,再加上车速不快,没有酿成大祸。

类似事情还是比较常见的。下面的这张图同样来自一段视频。画面拍摄车当时处于正常行驶状态,当接近右侧车道的一辆货车时,有辆红车钻来进来,强行超越,估计画面拍摄车的驾驶者事先没看到红车逼近,面对突如其来,驾驶者惊慌失措,操作不当,导致车辆失控,以侧翻告终。

由此可见,如果希望安全,开车时就必须眼观六路,对自己的前后左右,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视野,将座椅调得太低,以及前排车窗贴深色膜,多少会影响视野。贴膜是另一个话题,以后再聊,今天单就座椅高低问题进行谈论。为此,我做了个小测试。

测试用轿车、MPV、SUV各一辆,请来一位身高1.65米的驾驶者,进行了车内测量(见下表)——将座椅调到最高与最低,看看水平视线高出方向盘多少,以及头部的富裕空间。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对于身材较矮、比如在1.7米以下的人来说,座椅调到最低位置,实不可取。因为此时水平视线仅仅高过方向盘30-60毫米,这么小的距离,对于观察前方是不利的,可以想象,观察左右后视镜同样有所不便。难怪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从车外看,总会误以为是研究所正在测试无人驾驶车呢。

当座椅处于最低点,身高在1.75米左右,水平视线高过方向盘80-110毫米,这情况比刚才稍好一些,但完全可以做到更好——把座椅调到最高点。因为,即使这样做,头部距离车顶,仍有50-100毫米的空间。也就是说,即使是车高只有1.44米的轿车,此时还有3根手指头的富裕空间,至于1.63米高的MPV(途安)以及1.66米高的SUV(昂科威),富裕空间就更多了。

有人担心,座椅升得太高,头顶距离车顶太近,会不会不安全?我认为没必要有这种担忧。开车前首先得系上安全带,驾驶者与座位连为一体,如果遇到路面坑坑洼洼,有些颠簸,人与座位同步上下,磕到头的可能性不大。特别剧烈的颠簸倒是有可能,但那种情况恐怕只有越野时才会遇到。至于遭到车辆翻滚等意外,头部距离太小会不会有危险,这个问题我没有找到标准答案。如果哪位朋友对此有研究,还希望能够指教。

有人嫌座椅升得太高,进出车厢不方便,且坐在车内会有压抑感。我认为第一个嫌弃应该不存在,因为进出车厢时受到制约的,不是顶棚,而是门框。第二个嫌弃或许存在,为了安全,最好能学会适应,何况这种感觉并非人人都有。

总之,安全驾驶的基础之一是观察,能够早1秒钟发现危险,也许就能化危险为平安。我曾闻听过不止一位历经车祸的人,将责任归结于事发突然,其实,仔细而全方位的观察,往往就能消除相当一部分“突然”。观察必须有良好的视野,为了安全,还是尽可能把座椅升高一些吧。我认为,对于多数车型来说,身高在1.75米以下的人,都可以把座椅升到最高点。

以上就是市交通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您的视野够用吗?升高座椅可以扩大视野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市交通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371-63838078


您的视野够用吗?升高座椅可以扩大视野相关阅读:

驾校学车,稍不注意就会被教练“潜规则”!

现在驾校为了抢夺生源,经常打出减少学费包学包过等口号,但有不少学员反映,本来报名前大家在乎的只有学费多少钱,多长时间后能参加考试,可等交了钱进了学校才发现,一直被忽略的教练中居然也存在“潜规则”!

而潜规则的本质就是看人

1.筛选考察目标:不少教练都自然不自然的会在学车时问你的背景信息,比如职业、家庭等。

2.策略:敲山震虎、刁难、情绪施压、欲擒故纵、称兄道弟等;

3.事后学员会不会举报,报复?

色厉内荏的教练是不会碰一些不能得罪的人的,他们不会做投入了没有收获还要承担风险的事。

教练与学员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固化关系,学员就是来拿驾照的,教练就是教学的,学员学完就走,以后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联系了,而教练这个职业的淘汰率、更换率很高,他不是考官,不能决定你能不能拿到驾照,所以他觉得你容易“被吃定”,潜规则你,目的就是想捞外快。

目前社会上有两种驾校:一是潜规则多的,二是明规则多的。

相比之下第二种更不好对付,高学费,VIP陷阱,场地训练费、考场模拟费、空调费、假日晚间教练加班费,挂科循环缴费等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成了官方光明正大收取费用的手段。

而存在潜在规则的驾校,又有大小之分。

一、大驾校会仿照考试场地建造的训练场地,甚至训练场地就是当地考试场地。大驾校一般情况下会比较正规,按规章办事,但是存在店大欺客的情况小驾校最好不要去,他们处在弱势,没有自己的训练场地,公路训练被撵着跑,所以潜规则会更加盛行。

二、关于挂靠教练,由于缺少驾校监管,他们会更加放任:强制聚餐、要烟、要油钱、要辛苦费等等,明着暗着都来。而且因为考试名额有限,跟着挂靠教练总体拿证时间会更长。

三、找驾校内部人员报名。好多人为了省钱,不事先甄别驾校,走“熟人”途径,不成想最后会被“杀熟”。一旦托关系了,你反而觉得遇到点麻烦送盒烟也是理所应当的,由于教练本身没有什么权利,所以最后即使送了礼也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完全就是被坑。

四、但凡遇到潜规则,必然是驾校内沆瀣一气。你举报A,驾校给你转到教练B,A可以委托B搞你,甚至是教练之外驾校之内其他体系的工作人员的刁难——一个驾校临时工都可以让你干等1个月。

五、教练惯用招数。

1、拖。教练最常用的。不让上车;让上车不讲考试规则;让上车不让考试。你如果着急,就正中他下怀了。

2、施压。夸大考试难度、施加挂科心理压力、喜怒无常、出口成脏等等,跟着这种教练时间久了会觉得学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3、诉情。“教练累,机械重复,雨淋日晒。”“收入付出不对等。”“你如果考不过我的奖金就减少。”“别人都很聪明,为了你我是额外付出。”“我叫你过来学车是看你人不错。”“我安排你考试是我找了谁谁谁给了个计划之外的,你要感谢我。”等等,其实本质就是在等你接话呢。

4、放任。基本处于放任状态,等你考试挂掉了再反回头来找他,他就该露出真面目了。

如果遇到这样的教练,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应该知己知彼,调整心态:

1、最好是选择规模中等,又保证质量的驾校,有的驾校上层关系硬,招的多考的多,有的盲目招生计划排到明年,多打听打听,在网上看看口碑,咨询时问清项目的价格,查看教练管理条例是否完善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择优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驾校。

2、在驾校里,你花钱来学车,你是消费者,教练教你学车,是服务者,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3、大环境使然,或许另一个教练,另一个驾校也是这般情况。但人与人不同,事与事不同,教练潜规则是看人的,我们只要让他知道:我不是你要找的那个人,就可以了。

另外,更换驾校牵涉档案极其麻烦,如果因为其他原因确实要中途停学,记得告诉驾校在网上退档,之后还是要不断催促确定。

最后再说一点:驾校是会交给交警部门费用的,所以要求退学费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这个多要回一些。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靠谱的驾照,顺利通过考试,拿到驾照。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电脑和APP可云同步做题进度
  • 驾考类型
    • 小车
    • 货车
    • 摩托车
    • 客车
  • 资格证类型
    • 客运
    • 货运
    • 危险品
    • 教练员
    • 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