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经验交流:为什么驾校教练的脾气都这么大

驾考秘籍2018-02-19 03:02

为什么学车教练员的脾气都那么大呢?很多同学表示很不解。于是,我询问了某厦门驾校的负责人,他给我总结了以下四点:

1.持久冲突

尽管教练员通过指导让学员达到尽可能完全正常的驾驶状态,但学员的操作差距决定了教练车的非正常行驶状态。实践证明,学员学习驾驶在无车无人的道路上训练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必须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中锻炼,才能训练出应有的技能。这就要求教练员的道路选择与科目相对应。因此,教练车本身安全需要与整体交通需要的冲突始终在不平衡与平衡中进行的,即教练员的感知场景始终有一定的危险度。

  2.心理阻断

当教练员产生急躁情绪时,容易愤怒,这时心跳过速,心跳振幅过大,腹部动脉收缩,大量血液输送到皮肤、骨骼肌、肺部,这些部位的血压升高、循环加快。脸部呈现面红耳赤,全身均呈血色。此时,交感神经系统的交感部因受了刺激,而使消化系统停止活动;皮肤分泌汗液;肝脏的糖质也流入血管,供给氧气,提高体温。教练员在遇险情时暴怒,容易出汗,遍体发热即是这个道理。这种状况无法得到缓解,其原因是不能及时向同事、朋友、家人等进行沟通,形成心理阻断

 3.安全需要

人为了维持生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如喝水、吃饭、呼吸、运动、工作等。作为交通参与者,基本的就是交通安全。也就是说所有的交通参与者首选需要的渴望安全,渴望人身安全有保障。但是这种需要要受到交通需要的制约。即个人的安全需要交通环境的保证。换言之,自己在驾车行驶中,既要自己安全,又要保证他人安全。教练员在训练中,时时刻刻保证教练车的安全,保证自己和学员的安全,保证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这种多角色的安全需要,使得教练员深感责任重大和心理压抑,一种需要减压排解的情绪亟待爆发。当然这种情绪不是由客观现实直接、机械地决定,与教练员(或驾驶员)的认知水平有关。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驾驶技能好,对交通情况有正确的判断与评估,急躁情绪可能弱一点。反之,急躁情绪可能较强一点。心理学认为,情绪由三种因素制约:环境、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在认知过程中,复杂的驾驶环境也是道路交通参与者(教练员或驾驶员)急躁情绪产生的重要因素。

 4.重复模拟

正式驾驶员在取得“自动化”动作后,认知过程得到较大的提高,急躁情绪有所减弱。但作为一名教练员,除具有一般正式驾驶员所具有的急躁情绪外,还增加了学员有意模拟训练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即教练员在训练中,不断地观察、发现、判断学员动作的正误,以及由失误会引起何种可能的后果,如何改正错误动作等。并且这些行为都是单一的、重复的,不能提高教练员的刺激量、激活教练员的身体能量,使教练员身体处于懈怠状态。

教练脾气大有的是因为素质问题,但是大多数都是为了你们好,为了让你们更好的掌握驾驶技巧,确保安全通过考试,所以大家不要太责怪教练,也是有苦衷的。但是,对于一些比较不好的驾校和教练,我们应该懂得辨别掉。

以上就是万通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经验交流:为什么驾校教练的脾气都这么大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万通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769-22705722


为什么驾校教练的脾气都这么大相关阅读:

这个标志99%的司机都不认识,然而已有司机因此付出了十几万!

有一种很常见的地面标志,很多司机都不认识它。可是忽视了这个标志是会付出代价的。最近珠海有一位司机就因为没看清这个标志,撞到行人出事,多赔了8万块! 相信司机对他的8万块想这样说:

行人不走斑马线被撞,司机却负主责

去年年底,司机李某驾驶白色小轿车在路上行驶时,将一个老人撞飞。司机自认为是由于老人未走斑马线(当时斑马线就在老人身边),乱穿马路。属于行人乱穿马路,要负全责。当时,救治老人已花去了10多万医疗费了。

交警的责任认定结果却让司机傻眼了!李某是事故主要责任方。这是为啥呢?

在斑马线附近通过≠乱穿马路

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行人不走斑马线,乱穿马路被车撞了,行人负主要责任或全责。行人走斑马线被车撞了,机动车驾驶员负全责。为什么到了李某这里,这条定律行不通呢?

就在李某鸣冤叫屈的同时,蜀黍给他普法了。老人有斑马线却不走,发生交通事故,老人肯定要因此负一定责任。但老人走的区域是斑马线附近,这和普通的乱穿马路有不同。

因为法律有规定机动车进入斑马线附近就要减速避让,到了斑马线前,如果没人就通过,有人过马路就要停车让行。老人虽然没有走斑马线,但走的是斑马线附近,在这个附近区域,李某在通过时,通过视频监控回看,并没有减速动作,因而要负主要责任!

主要责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李某要承担70%的医疗费用!如果对方是乱穿马路,负全责,按照法规规定,机动车方承担10%的医疗费用。现在从10%变成了70%。李某赔出去的钱一下子多了8万!这下把他晕的。

法律依据

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还专门请教了负责法制工作的民警。

他是这样解释滴:不走斑马线过马路,从斑马线附近通过,发生交通事故,行人肯定要负一定责任,但车辆方没有尽到减速避让的义务,要负更大的责任。这和乱穿马路撞人是完全不同的。

在具体的事故案例判定中,交警还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比如如果车辆进入斑马线附近已经减速,行人突然冲出来,这种情况,车辆已经减速,但没有达到减速的效果,但行人过马路的动作又过于突发,留给司机的反映时间很少,行人所负责任更大一些,警方可能更倾向于判定双方负同等责任;

如果行人没有突然冲出,而是正常过马路,只是没有走斑马线,机动车又没有减速,警方会更倾向于判定机动车驾驶员负主要责任。(如果司机有超速、酒驾等情节又另当别论)

原来这个标志你没看清楚原来这个标志你没看清楚

在这个案例里,大家可能留意到一个概念:斑马线附近!大家可能要说了,斑马线附近,附近是多近?5米?10米?有木有标准啊!

答案是有的。

秘密就隐藏在大家都很容易忽视的菱形标志里。

大家认识下图这个标志吗?这种标志到处都有,不认识这个标志可是会吃亏的!

这个标志是斑马线预告标志,意思是前方有斑马线,提醒车辆要注意开始减速。一般用于路段斑马线,像路口红绿灯斑马线就不会设置了。这种菱形标志的大小尺寸以及离斑马线的距离都是有国标的!

具体到每条斑马线,菱形标志设置距离是不同的,像直行的路段斑马线,因为车辆直行的速度快,菱形标志设置的远一些,一般会设置两个,给司机足够的提醒。

车辆转弯时,速度本来就会减慢,因此右转道上的斑马线前,菱形标志就会设置的离斑马线比较近。注意这些远近距离,这些距离到了事故责任认定时,都是重要参考!

过了菱形你还没有减速,撞倒了人那就要负相应的责任。也就是说,过了菱形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和其他路段发生,无论是定责还是事故赔偿,那结果都是大大的不同滴!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电脑和APP可云同步做题进度
  • 驾考类型
    • 小车
    • 货车
    • 摩托车
    • 客车
  • 资格证类型
    • 客运
    • 货运
    • 危险品
    • 教练员
    • 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