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二总压线,是不少学员的心病,明明按照教练指导的点位,可是为什么就是压线了,如何有效去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坐姿不对导致看点有误差
这个问题是很多人在挂科后都发现不了的,由于每个人高矮胖瘦不同,所以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座椅和相应改变后视镜的位置。
练习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所以上车首先应该按照教练教的,调好座椅靠背,如果个子矮还需要垫垫子。坐姿端正好,不要一会驼背一会坐的笔直。后视镜不要图方便就沿用上一个人的,能清晰看见门把手或后轮,这些都要做到位。
看点、打方向盘的时机不对
一是没有记清点位顺序,二是在科二,尤其倒车入库的时候,只知道到了哪个点要打方向,有可能因为紧张或是忽略了车速的快慢而导致没有把握好打方向的正确时机。
学会利用后视镜来看点修方向。五个项目中,后视镜的利用率很频繁,可以借助后视镜来配合看点打方向,记住调正车身要遵循“哪边宽往那边打”的原则。
打方向盘一定要迅速。有时候点对了,可是打方向盘的时候手不灵活,也会错过导致压线。该打方向一定要迅速、果断,“打早不打晚”,但也别用力过猛。
勤学多问
总压线也有可能是现在所用的方法不适合你,一旦出现类似情况,可以及时和教练沟通,切莫自己研究钻进死胡同里。多问也是少花一点力气的最佳途径。
以上就是交校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交校驾校百科:简单三招,教你科目二不再压线!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交校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531-83314107
简单三招,教你科目二不再压线!相关阅读:
父亲开车撞死女儿,不重视可怕的盲区,悲剧还会再现!
8月30日下午,两段车祸视频在网络流传,受害人为一名小女孩,而肇事司机是小女孩的父亲,令众多网友唏嘘不已。当晚,记者从都江堰市公安局、当地医院等方面得到证实,视频中受害的小女孩今年9岁。而小女孩的身亡与汽车盲区有着重大关系。
车体右侧从小女孩的身上碾过
视频中,受害小女孩蹲在空地上玩耍,她的父亲走向她身边,嘴里说了一句话,小女孩便站起身来,但随后又蹲了下去。在14点18分48秒至50秒间,红色小汽车进入镜头,车体右侧从小女孩的身上碾过。小女孩的父亲立即下车查看,旁人也赶了过来。
小女孩在送完医院的途中也离开了世界。
前不久,一个小男孩在过马路时被一辆轿车撞到,轮胎重重的压过小孩身体,孩子的玩具掉在车旁边,事后被证实当场死亡。小男孩事发时在车头右侧前轮位置,正好属于司机盲区。
从上面的这两个案例来看,是典型的因汽车盲区导致的悲惨事故,而且此类事故时常发生。
特别是今天(9月1号),是我国中小学开学的日子,父母需开车接送孩子回家,小编认为,父母也应该学习如何避开盲区,关于这个汽车盲区的知识,父母也更需要向孩子普及。
汽车盲区有哪些?
1、车头正前方盲区
一般对于升高身高高于1米的儿童就好说了,司机一抬头就能看到,但对于有的贪玩的孩子喜欢蹲在车子前边,或者个子矮的儿童,司机的车头前方一段距离是没有视野的,尤其是底盘高的车盲区更大。
2、A柱盲区
A柱盲区是绝大数司机忽略的盲区之一,每当汽车在转弯或者进入弯道前,驾驶者的视野都会被A柱部分遮挡,造成一个视野上的盲区。
规避办法:一定要减速慢行,在通过路口时可以让头部偏向一侧,左右环顾一下A柱遮挡部位,排除被遮挡区域之后,安全通过。
3、车侧左右两边(内轮差盲区)
除了A柱盲区之外,左、右侧车身的下方,也是后视镜无法看到的区域。特别是大货车,卡车在掉头转弯时,往往长车身还没有完全转过去,容易造成车主误判。
规避方法:如果是右转,可以适当的把右后视镜调节向地面观察;放低车速摇下车窗观察左右侧车身。
4、车头后方(倒车盲区)
虽说现在许多都装有有倒车雷达,但是并不能解决车尾盲区的问题,特别是后侧C柱区域。而且C柱也是距离车主最远的,视线受阻,倒车时观察也是最困难的。
规避方法:车主在倒车时,更有应该特别观察该区域的情况并保持低速倒车,观察C柱区域,不可匆忙倒车。
5、超车盲区
以上4点盲区是比较容易让人理解的,而超车盲区更值得车主注意的。平时开车,无论是超越前车和与对向的车辆会车,前车的前方为自己的盲区,如果此时前车突然减速,可能是在避让行人,自己就直接冲上去。
规避方法:高速开车,保持距离。
总结
又一起因汽车盲区导致小孩子被碾压的新闻,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嘻哈学车看后深感痛惜。我国10年来发生近90万起交通事故,许多都是交通意外导致的,其中很多都是因为视野盲区酿成悲剧。因盲区导致的事故本可以避免,需要车主开车时,多观察,多留意;作为父母应该保护自己的孩子,更需要教育孩子汽车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