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凯越驾校:学车为什么教练经常说左转拐大弯右转拐小弯

学车视频2018-02-05 03:05

今天凯越驾校小编就来说一下左转拐大弯,右转拐小弯的门道。

左转拐大弯

左转要拐大弯,说白了就是左拐弯半径要大一点,可实际上呢,经常看到有人左拐弯时半径很小,压到对面的双黄线,如果压到感应线的话,就要被拍逆向行驶了,当然有时因为同时左拐的电动车半径太小,几乎是直线过去的,挡在机动车前面,导致机动车左拐无法大拐弯,只好压着黄线过去,我是情愿慢一点,跟在电动车后面,也不愿意压到黄线的。

如果左转拐小弯会出现哪些问题?

1.如果转小弯,你的车就会同时处于从左往右的车道和从上往下的车道交叉的位置。如果有事故,可以说你是责任方,因为你开车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位置,你同时占了两个方向的车道。

2.拐小弯,过早的切过去,你的视线是早早的看左前了,左前有过马路的行人和电动车,但是你在左拐,你还要看上方对向来车,你一定会分心。

3.你在左拐时,如果斑马线上的行人或电动车,恰好角度和速度合适的话,会一直处于你的A柱后面,当你突然看到他们出现时,很容易措手不及。左

左转拐大弯到底有什么好处?

1.视线变广

如果你按照大弯行进线路,拐大弯,靠右行驶,基本走过了左往右方向这条车道,才开始左拐,那么你的视线会很广。你到了那个位置,如果上方对向来车,不让你,就在那等一下就好了,如果让了,就只要看过斑马线的行人和电动车就行了。

2.节省时间

拐大弯看似路程远一点,但是其实在车多的时候,有更多的时间调整自己的线路,不会被很多车辆加塞进来,而且行驶安全。

交通法规中也有提到:向左转弯时,靠路口中心点左侧转弯。转弯时开启转向灯,夜间行驶开启近光灯。左转弯转大弯,是说左转弯时,尽量让车辆右侧贴近路口中心点通过曲线,以较大的转向半径过弯,这样转弯过后进入的是直行车道的最右侧。如果出现视频抓拍向左转弯时,未靠路口中心点左侧转弯的违法行为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关于左转待转区

左转弯待转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直接进入的,因为左转弯待转区靠近很多路口的中央区域,为了避免待转区域停止的车辆影响另一方向直行车辆通行,所以进入左转弯待转区域也是有限制的。红灯停,绿灯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左转弯待转区。当左转和直行两个方向同时亮起红灯时,左转弯待转区此次就变成禁区了,此事千万不能误闯,这种情况就算闯红灯哦,6分就没有了!

右转拐小弯

右拐弯又转弯半径太大,影响到直行的车辆。按我的理解,右拐弯时,在不影响直行车辆的前提下,拐弯后应该进入最右边的一个车道,而实际情况经常有人拐到中间车道上。例如十字路口,直行绿灯时,直行车辆一般都走左边两个车道,最右边车道空着,经常看到车俩右拐弯时不但不让直行车辆,还拐到中间的车道,让人很生气。转大弯事故来了,小弯让大弯才对,不管对方是否违规,主动让才能避免事故。

右拐拐小弯时应遵从这些原则:

1、转弯让直行。

这个也适应右拐。同时,如果向右转弯的车没有避让左转弯的车,也是右转弯的车负全责,因为左转它是属于跨车道转弯,危险系数很高,所以你右转不能弯切得太大,你得让直行和左转弯的车先走,要切小弯。

2、特别要留意盲区。

右转出现的盲区有A柱盲区、B柱盲区还有后视镜盲区,比方说后视镜盲区,你在右转时这个角度太大的话,从后视镜往往会看不清转高过去车道上的车辆,如果发现后面车辆突然消失了可能就是它已经进入了盲区,一定要注意。

当然啦,拐弯吗无论是左拐拐大弯还是右拐拐小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安全和效率,既不发生事故又能提高通行速度,这才是和谐交通的意义啊。

以上就是凯越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凯越驾校:学车为什么教练经常说左转拐大弯右转拐小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凯越驾校报名咨询电话:  0816-3742382


学车为什么教练经常说左转拐大弯右转拐小弯相关阅读:

夏季行车 八项注意

炎热的天气里,人变得浮躁,交通事故也在此季节频繁多发。有研究发现,约有40%的道路交通事故与气象条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约有13%与气象条件有关,仅次于疲劳和瞌睡。在气温高于23℃时,司机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的时间,要比在23℃时的反应时间增加0.3秒,事故发生率要比凉爽天气时高出50%到80%。

所以司机在夏季驾车要特别防范安全隐患,做到安全行车。

●不能戴颜色过深的墨镜

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影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戴墨镜的司机作出错误判断。有研究表明,颜色过深的墨镜会把司机对紧急情况的反应时间延长100毫秒,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

●不要疲劳驾驶

夏日温度高,容易疲劳、打瞌睡。因此,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保证精力充沛。行车中如果感到困倦,应及时停车,适当休息一会儿,待头脑清醒后再继续开车。

●防止汽车自燃

出行前一定要检查一下车辆的高、低压线路是否短路或老化,插头是否松动,蓄电池是否处在正常工作状态,油路是否有漏油等。在车内配备灭火器并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以防意外。

●经常检查汽车轮胎的气压

随着气温及路面的温度逐步升高,高速或者长途行驶,胎压很容易上升,引发爆胎。为了安全,请您经常停车降压。

●行车时要格外小心

天热时,人们喜欢打伞遮阳,而为了遮住阳光,伞的高度一般都比较低,挡住持伞人的视线。因此开车时、特别是超车、拐弯时,一定要格外小心。

●切忌穿拖鞋驾车

穿着拖鞋开车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如果踩油门或刹车时拖鞋不跟脚,很有可能因此延误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

●不宜使用气体打火机

盛夏热浪滚滚,有些司机有抽烟解乏的习惯。点燃香烟后一般也会顺手把气体打火机放在仪表台上。这样做非常危险。一次性使用的气体打火机,其盛装液态气体的塑料容器,在40摄氏度以上时,气体会受热膨胀。塑料壳体会因受热而发生爆炸。虽然气体打火机的爆炸威力不大,但在车内和一些油料、易燃物等放在一起时,一旦发生爆炸,很容易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司机不宜使用气体打火机,再说,行车时抽烟也是不允许的。

●不宜长时间开空调

装有空调器的车辆,密封性能较好。绝大多数人在这种环境中待几个小时就会有头晕、倦怠的感觉,记忆力也会减退,那是因为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同时,车内人员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使车内氧气急剧减少。因此,应适当调节空调工作状态,或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透透气。

2

汽车保养 不留死角

这些年,汽车进入越来越多家庭。如何更好地保养汽车,让这位家庭成员更好地服务家庭,成了许多有车一族非常关心的话题。其实,除了按时定期去4S店、汽修店做常规保养,一些平时不起眼的地方同样也需要保养,因为对它们的保养和爱护一样关乎驾车时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仪表盘清洗需细致

汽车内部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便是每个驾驶员都会直接面对的仪表盘,它的清洁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乘车人对汽车内部环境整体效果的视觉感受。由于结构复杂,边边角角多,各种开关仪表等清洁起来比较困难。稍微注意一下仪表盘就会发现,只用抹布和海绵能够清洁的部位很少,这些沟沟坎坎的地方需用“专用工具”,这种情形下自己设计的“专用工具”就可以派上用场,用各种不同厚度的木片或尺子片,把它的头部修理成斜三角、矩形或尖形等不同样式,然后把它包在干净的抹布里面清扫沟沟坎坎是最理想不过的了,既提高了清洁效果,同时又不会造成被清扫部位的损伤。

●洗涤地毯靠技巧

汽车里面最容易脏的就是地毯,如果使用毛刷头的吸尘机进行吸尘处理的话,可以使较脏的地毯看上去不那么脏。对于更加脏一些的地毯,就只能动用专用洗涤剂了。一般在用洗涤剂前先进行上述两项除尘工作,然后喷洒适量的洗涤剂,用刷子刷洗干净,最后用干净的抹布将多余的洗涤剂擦掉就可以了,这样可以使洗后的地毯既干净又跟以前一样的柔软。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地毯不要完全放入水中浸泡刷洗,一方面会破坏地毯内部几层不同材质的粘接,另一方面会使地毯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干透而影响使用效果,引起车内潮湿。

●刹车保养有道

刹车系统的检查重点是刹车液的量,确认是否达到收纳罐的基准线。刹车液比前一次检查大量减少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很大。刹车管线的漏液也需要密切注意,手排车装有离合器,这也需要注意液量,如果液量减少而进入空气,就不能刹车。因此,刹车系统的保养最需注意的是刹车液,若液量不足,使空气进入,刹车会变得不灵敏。

此外,还要检查离合器,试着踩踏板,检查断续点,接触不良或准确点偏离则需要修理。

对于刹车液,以下6点需要特别注意:1.刹车液的收纳罐为半透明树脂制,罐子如果脏污,只需用布擦拭,就可以进行简单的目视检查。2.刹车液量与刹车板的磨损有密切关系,慢慢减少时没有问题,若急速减少,暂且先补足后再观察。3.透过卡箱的显示窗检查刹车液的剩余量,也可同时注意一下刹车管的伤痕。4.向卡箱、圆盘滚轴喷上刹车用清洁剂,除去粉尘油脂,使刹车灵敏度提高。5.离合器方面,首先检查引擎室内的收纳罐液量,不足时离合器就不能分离。6.离合器使用的液体与刹车液相同,有一罐备用就可以。

3

建议5000公里换一次普通机油

多久更换机油?很多司机朋友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换早了浪费,多花钱;换晚了,又怕对车不好。去4S店问,一般告诉你5000公里换一次,你会觉得4S店想赚你钱。网上看15000公里换一次,结果几年后发动机故障不断。

到底多久需要更换机油呢?

机油的主要功能是润滑,清洁,散热。

如果按照种类分,可以粗略的分为三类,通俗地说就是,普通机油,半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这三者的区别不仅仅在更换里程上,它们的润滑性、流动性、清洁性、散热性都不一样,尤其是高温工况和冬季严寒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有着巨大的差别。

机油的衰减是有一定期间限的,普通机油一般暴露在空气中3个月左右就开始氧化了,功能降低。也就是说,如果换了机油后你3个月不开车停在那,到时候也应该再换一次机油。合成机油则在半年或9个月左右。如果开车,国内一般在5000公里就开始衰减了,半合成一般在7500公里,全合成一般在10000公里左右。

所以,从一般的公认概念上说,换机油的时间首先看里程,普通的5000公里,半合成的7500公里,全合成的10000公里。

但上述的情况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不堵车的行车环境。有的报道会说在国外都是1-1.5万公里换一次机油,那是因为地广人稀车跑得起来。

国内堵车严重的情况下,二档行车,假如走一公里需要3分钟,走走停停,(一挡起步一般就达到2500-3000转,拉上补下),平均算下来相当于二档3000转/分钟,则1公里累计的发动机转速可能达到1万转。

当然,多久换机油,其实也跟你对待车辆的态度有关系。你要是想一直开着不卖,就勤换机油,绝对没坏处。如果您想开几年就卖掉,那拖延一下也无所谓。

●新车首保

按照说明手册要求进行第一次更换。有的品牌要求2个月3000公里内,有的要求是7500公里6个月内。在要求期限内,能早换就早换。第一锅油里面全是金属碎屑,对密封器件危害很大,尤其是带涡轮的车型,对涡轮轴的密封损害很大。

●二保更换机油

首保后,第二次更换机油也尽量控制在5000公里内,还是更换金属碎屑的原因。从第三次开始,再按照上述的里程数进行更换。

●给爱车人士建议:

如果你很在乎眼前的车辆,也没打算十年内换掉,建议你普通油5000公里更换,合成机油5000-7000公里左右更换。千万别觉得换早了浪费,5年后再对比同类车,无论从动力、油耗还是维修保养的花费上,你就看出巨大的差别了。你对车好,车就对你好—这绝对是总结专家组的经验之谈!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电脑和APP可云同步做题进度
  • 驾考类型
    • 小车
    • 货车
    • 摩托车
    • 客车
  • 资格证类型
    • 客运
    • 货运
    • 危险品
    • 教练员
    • 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