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联华驾校百科:手刹和脚刹一起上会怎么样

开车技巧2018-02-04 03:05

不少车友曾问: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急刹时,在踩下刹车的同时,再拉手刹,这样刹车距离是不是更短?更刹得住?

  手刹、脚刹一起上会发生什么?

表面上看,脚刹和手刹同时上,是两个制动系统同时工作,能提供更大的制动力。但实际上,这样做只会造成制动距离更长!更容易让车子失控!

这主要是因为手刹制动系统先天不足造成的,由于手刹是纯机械刹车系统,如果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拉起手刹(特别是在车速比较高的情况下),那么,后轮就容易出现抱死的情况!

  车轮抱死的结果是什么?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只要车轮出现抱死,车子就容易发生甩尾和失控。即使是直线行驶的汽车,也很难避免。

车轮抱死时,就等于丧失了横向作用力,说白了就是车轮要往那跑?很难通过方向盘来控制。车子就像疯了一样失控,比如原地转个360度……

还有一个问题是:刹车距离,这也是很多人对刹车认识的误区,以为把车轮刹死(抱死),制动效果是最好的,制动距离也是最短的。这是绝对错误的认识根据简单的物理常识:动摩擦力小于静摩擦力,而车轮刹死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就是动摩擦。这意味着车轮刹死时,摩擦力并非最大,刹车距离并非最短。

那么问题来了,车轮处于什么状态下时制动效果是最好的?答案是临抱死状态!意思是当车轮处于马上就要抱死,但又还没有抱死这个临界点时,制动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而ABS就是为了让车轮实现这个状态而发明出来的。

这么说好像有点抽象,举个例子来说吧,以前的老司机总是会教导我们:急刹的时候不要一脚踩到底!要点刹!只要在踩下刹车时感觉到车轮要抱死,就要稍微松一点点刹车,然后再往下踩,如此来回反复刹。其实这样做的目的除了是为了避免车子失控外,刹车距离也会更短。这也是ABS的控制原理,只是车轮是不是要发生抱死和是不是要减少或增加制动力等动作,都由电脑自动识别和控制。

以上就是联华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联华驾校百科:手刹和脚刹一起上会怎么样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联华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577-5988833


手刹和脚刹一起上会怎么样相关阅读:

驾校不教的各种判断车距的方法,绝了!

驾校学车总是控制不好车与边线的距离,包括新手们在刚开始驾驶汽车的时候都会遇到判断车距的困难。接下来我学车就给大家详细讲述一下各种判断车距的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左侧后视镜如何判断车距

中国路上行驶的车辆都为左舵车,驾驶员位于车辆的左侧,因而对于车辆左侧的视野比较好掌握。而通过后视镜判断左侧车道后车的距离,我们推荐使用以下方法:

后车车身已经进入后视镜虚线左侧的危险区域,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很近,此时不能转向。

后车车身左侧已贴近安全区与危险区边界,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但此时打灯转向依然是安全的。

后车在安全区,位于后视镜中央,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有15-20米,可以正常地进行转向操作。

后车在安全区内,位于后视镜中央靠右的位置,说明后车与你的车车距较大,可以正常地进行转向操作。

上面提到的四种情况下,两车实测距离可参看上图。

右侧后视镜如何判断车距

由于驾驶员位于车辆的左侧,因而右侧车道的情况较难掌握,而且左侧外后视镜盲区比右侧的大,所以在判断后车距离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

后车占据后视镜一半的区域,车身只有一半被看到。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很近,你的车应保持现有车道行驶,不应转向。

后车占据外后视镜一半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10米,在车速较慢的情况下可以打灯后进行转向操作。

后车占据外后视镜1/3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15米,可以进行转向操作。

后车占据外后视镜1/4的区域,能看到整台车。此时,后车离你的车距离约有24米,可以进行转向操作。

上面提到的四种情况下,两车实测距离可参看上图。

虽然后视镜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后车距离,但是由于盲区的无法完全消除,我们在转向前除了要看外后视镜还得扭头去看看左右侧窗外是否有车,这样才能确保转向时的安全。

通过内后视镜判断后车距离

通过后车在后视镜中影像的位置可以大体判断出后车离本车的距离。和通过目测测量前车距离一样,不同车型判断后车距离的标准不一样,需要车主根据自己车辆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这里我们仅介绍一般的方法。

后车进气格栅被完全遮蔽,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3米。在慢速跟着时,此距离仍为安全距离;如车速较高则应加速或变道避免与后车距离过近。

后车前保险杠被完全遮蔽,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8米。如车速较高,应加速或变线保持与后车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后车的轮胎下缘能够被看到,此时后车离前车距离23米。在此车距下,安全速度约为25公里/小时。

判断车前人的距离

通过判断车辆前部遮挡前面行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可以判断出行人与车辆前部的大概位置。清楚了前面行人的大概位置,对于在行人稠密的街道驾车就能做到心里有数了;撞车党要坑你的钱也就没那么容易了。判断车前行人的具体方法可以参看下图。

前面行人的脚刚好可以从车内看到,此时车子与行人的距离为5.5米。(图中行人高度为1.8米)

前面行人的膝盖部位刚好被遮住,此时车子与行人的距离是2.2米。

前面行人的臀部刚好被遮住,此时车子与行人的距离是0.3米。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SUV车型由于车身较高,从车内只能看到行人的腰部了。为避免与行人发生擦碰,此时我们应该停车,让行人远离后再继续行驶。

通过前车尾部判断与前车距离

跟车距离一般在2米左右较合适,太近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太远会被其他车辆插入。 一般情况下,根据驾驶员从本车前部轮廓线看到前车后保险杠及轮胎的位置来判断:

1、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上沿——车距为 1m

这时候驾驶员必须很小心的保持与前车的距离,随时注意前车是否有刹车等动作,容易追尾。

2、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下沿——车距为 2m,车市堵车缓慢形势下最合适的跟车距离。

3、看见前车后轮胎下沿——车距为 3m ,这时可以稍微跟的近点,城市堵车慢速行驶的情况下,与前车跟的太远容易被其他车辆插入。

一部车有三个后视镜,每个车主一天看它们不下百来回,但问个简单的问题:你怎么调整爱车的后视镜?你说得出一个所以然来吗?也许每个人开车都有不同的习惯,但是怎么调后视镜,还是有一定规矩的。

1、左侧后视镜调整要领:把水平线置于后视镜的中线位置,然后再把车身的边缘调到占据镜面影像的1/4。

2、右侧后视镜调整要领:把水平线置于后镜的2/3位置,然后再把车身的边缘调到占据镜面影像的1/4。

3、中央后视镜调整要领:水平摆中间、耳际放左边。远方的水平线横置于中央后视镜的中线位置,然后再移动左右,把自己右耳的影像刚好放在在镜面的左缘。

是不是很简单,今天开车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去实践一番了,觉得有用要记得分享给其他开车的朋友哦。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电脑和APP可云同步做题进度
  • 驾考类型
    • 小车
    • 货车
    • 摩托车
    • 客车
  • 资格证类型
    • 客运
    • 货运
    • 危险品
    • 教练员
    • 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