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有点大。小小驾校谈何研究?如若不研究,又谈何驾校发展动力?何况我们驾培这几年缺的就是转机和动力,何况我们国家处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
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到航天,小到生活细节。任何领域、任何事情都有内在规律可寻。更何况具有教育属性的驾培。恰逢最近修订教练员国家职业标准,提出教学创新。在此,结合当前驾培状况,就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谈点看法。
一、驾培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主要讨论有关学生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如果是讨论某一具体课程,则希望通过讨论,对这一类课乃至更大范围的课程具有更大的教学效果。
驾培行业,这么多年来,一直处在卖方市场时期。以应试教育为特征的驾培市场,根本无需要教学研究,只要考试及格即可。或者说,如果有创新的可能,那就是以考试合格为目的的考试研究。
但时过境迁,驾培已经入买方市场时期,有其是自2016年12月实施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以来,考试在逐步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考试研究已经深入人心,应试技巧已经“炉火纯青”并同质化,已经没有有效含量可淘。
学员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学车不仅获取驾照,更要技能过硬。已经成熟的考试技巧已经远远不够,更多的要求驾校提供一个生活中应付各种交通情况的驾驶技能。而驾校提供博取社会认并能减少成本的素质教育源泉就是教学研究。
据作者了解,目前许多驾校已经开启了以驾校内部为体系的教学规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类似的教学培训和研究。驾校时代已经来临,迫切需要教学研究以提升自身的内在动力。在当前的驾培形势下,主动开展教学研究,一方面是驾校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驾培行业不像“宿命论”者一样那样悲观,相反正向健康有序过渡。
二、驾培科学研究
创新的另一个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科学研究,简称科研。
科研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主要有研究者、研究范围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机构、物质的辅助手段、科学研究的已有成果、社会背景等。
教育的属性决定了科研在教学中地位和作用。高校尽管有大量的科研项目,但研究的对象大都是产品等。用在教学本身的并不多见,用在本身的主要还是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硬件上的研究主要是教学手段(设施设备)的研究,即教育上的科学研究。
驾培市场的低迷,国家供给侧改革,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刺激了驾培行业的各方面创新。挑战传统教学方式的驾培科学研究也跃跃欲试。不能否认其可能性。
有些实力雄厚的驾校,凭借自身的科研水平在现有教学模式下,来进一步改进自身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但更多的驾校限于条件,无法改善自身设备设施,只能求助于第三方具有科研能力的中介单位,来实现自身设施设备的改进。
近几年才涌现出第三方中介单位开发研究设施设备,以提高教学效果。主要分布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以独立于实车之外的汽车驾驶模拟技术研究。来源于飞行驾驶模拟,散见于汽车产品制造模拟等。模拟程度越高,造价越大。作为驾校使用的驾驶模拟,恐怕买不起逼真度极高的汽车驾驶模拟器。因此,目前汽车驾驶模拟技术的研究逐步萎缩。
2.远程教育设施设备的研发。“互联网+”的发展,任何人无法拒绝。才催生了驾培远程教育设施设备的研发。但再好的线上教育,似乎也赶不上线下教学效率。但愿这是作者偏见。
3.教学磁板的研究。它是更优于目前多媒体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最初源于中德合作项目。是2004年起我国驾校资格中必备的设施设备。但局限于我国驾培市场的性质,目前其作用仅为“装饰”而已。
4.互联网平台。这是目前发展最多的一种方式。多得益于“互联网+”。从科研的定义看,还难算科研范畴。因为,更多的要体现使用者的意志、文化、理念等个性因素。互联网平台的同质化比较快。因此,所谓以互联网平台为主体的驾校联合体,其实是一个“传说”。
5.APP系列产品。与互联网平台具有相同的性质。
6.模拟考试系统的研究。为了减小考试人为因素、提高考试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这是驾培(驾考与驾培有关)行业最早涉及的科研产品。也是科目二最容易实现的科研。政府部门力推延伸至科目三,意愿可嘉,但科学性不足。因为,设施设备再完善,一个人的安全意识完全靠设备来鉴定,是不太合理的。
7.科目二辅助教学的研究。上述所述,原来在汽车驾驶模拟器上进行的项目训练,限于造价、逼真度等逐步在萎缩。或者汽车驾驶模拟器上的模拟仅限于驾驶程序的模拟,实际操作件的模拟远远不够。因此,不脱离教练车、能替代教练员做些辅助教学的有关科研便诞生了。以北京通汇定位教学机器人公司“@学车”为代表的系列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替代教练员枯燥重复单调的教学工作。能促进教学效率、减少成本就是进步。
可能还有作者没有发现的科技进步产品。作为驾培方面的科学研究,作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产品是否为科技产品,要经受住实践的检验。‚有经济效益。辅助教学,减少成本,就是经济效益。ƒ社会效益。不仅仅是驾校受益,学员、社会各界都要受益。具有普遍受益的一种产品或附加值。
三、驾培教研与科研的关系
驾校的最大创新在教学。教学的创新主要靠教研和科研。驾培的教育属性决定了驾校的创新以教研为主,以科研为辅。
能否以科研替代教研?在作者以前的文章中,已有涉猎。这就是所谓的“物质决定人”的问题。纵观古今中外教育界,世界科技的发展不是仅仅中国才有。有些国家的科技发展远远超过我国。但教育界教学模式的发展始终并没有发现质的突破。
5月17日,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鼓励科研人员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水平。教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科学。教学中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很难用科学研究就能取代了的。除非汽车实现无人驾驶,驾培行业不复存在。
以上就是盛安汽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谈驾培的教研与科研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盛安汽校报名咨询电话:024-81081200
谈驾培的教研与科研相关阅读:
科目三路考考题解析
挂在科目三考试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说起来其实科目三考试并不是很难,可是说简单呢又不是很简单。现在我们啦对于科目三考试的一些考题进行解析一下。
1、上车准备前,逆时针绕车一周,检查车辆四个轮胎及车门是否完全关闭--走到车右前轮胎,在车辆正前方面对汽车站好3秒钟,再走到车左前角时停下,向车体前后看看,确认安全后再走至车辆左边检查车辆轮胎和车门,来到驾驶员车门前,喊“报告-考官-车辆外观一切正常,请求上车”。
2、关好车门调整前后座椅--系上安全带--调整左中右3个后视镜--观察仪表--喊:“报告-考官-仪表工作正常,是否可以考试”。
3、考官让你看汽车挡风玻璃右上角摄像头照相后首先先考模拟夜间行驶灯光的考试,合格后语音提示“开始考试”后,开左转向灯,打喇叭三秒,踏离合,挂档,看左后视镜观察后方情况,轻抬离合到半离合状态将油门控制在1000-2000转速之间时稳住离合和油门再次看左后视镜观察后方情况慢放手刹,平稳起步。(放下手刹后要在10秒内起步完成)
4、起步后变入行车道,稍加油门至15码左右时换二档,再加油门到20至25码左右时换入三档,再加油门至30至35码换入四挡(一档换二档50米内完成,二档换三档100米内完成),换挡时不得超过2200转速,不要忘记关闭转向灯。
5、行驶中档位保持四档,车速最好保持在30-35码之间,尽量不要超过40码。
6、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提前减速至30码时换入三档,将油门控制在到25码左右即可,快到斑马线时按喇叭3秒左右扭头观察(三档不得低于20码高于30码)。
以上就是科目三在考试中的一些考题解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在考试前,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能给我们的考试状态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