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学驾心得:开车技巧8条防御性驾驶安全原则!

开车技巧2018-01-31 03:06

近年来,“防御性驾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那么,究竟什么是“防御性驾驶”?“防御性驾驶”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开车在路上,如何才能做到“防御性驾驶”呢?

下面的例子我们常常碰到:

①→一直跟着公交车行驶,好不容易等到它进站上下客,这貌似是一个超车的好机会。

→如果你有“防御性”驾驶意识,你可能会想到:会不会有行人、自行车从公交车前面冲出来?

→如果此时你抬起油门,把脚放在刹车踏板上,待通过公交车站后再加速行驶,那么恭喜你,在这个环节,你可以+1

上面的操作告诉我们,久等的机会,可能暗藏危险……一次“防御性”操作,会避免一次潜在事故。

因此,驾车时提前预见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提前采取防御性驾驶操作,这种以“预防为先”为核心的驾驶理念和技巧,就是我们所说的防御性驾驶。

如何做到“防御性驾驶”呢?

“驾驶在于眼睛和头脑”,是防御性驾驶创始人哈罗德·史密斯的经典论述,体现了防御性驾驶对驾驶人行车中的观察力、警惕性和思考决策能力的要求和强调。

由此论述,来看看↓↓↓

防御性驾驶的八条基本安全原则

保持足够视距——保持较远的前视距离,尽可能多地获取前方视野中对行车判断有用的信息,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平顺操控车辆,避免无谓的加减速。

观察周围环境——驾驶过程中需要注意视野中不断变化的各种细节,保持视野开阔,观察车辆两侧和后方的路面信息,包括对盲区的留意,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合理应对。

视线持续移动——保持视线持续移动不仅能够获取周围交通环境的信息,还能够激发全部的视觉潜力,有利于驾驶人保持警觉、思维保持活跃。不仅仅是眼珠子的左右扫描,必要时还要动动头—转头观察

保持缓冲空间——保持缓冲空间对预防事故发生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要求驾驶人能够在不断变化的交通环境中,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行车状况。行车中保持缓冲空间,保留充分时间应对交通流和交通环境中的突发事件。

有效使用信号——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性,驾驶人应该给出信号进行信息沟通,信息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知道本车的存在和意图。可通过声、光、手势等方式进行信息沟通。

合理控制车速——驾驶人的视野范围会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变窄,动态视力也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下降。驾驶人应该根据自身接受和处理路况信息的能力选择适合的行车速度。

夜间、雨雾雪冰天气、桥隧弯道路段、人员密集交通汇集路段……要降低车速。

平和礼让行车——不良情绪会使思维变得非常迟钝、判断分析事物的能力迅速下降,脚手动作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变差,遇到一些危险情况、紧急事件不能及时做出准确的反应。

驾车除了礼让行人外,车与车也要相互礼让,拒绝路怒症,不开斗气车。

一心不可二用——专注驾驶避免分心,分心的事情会直接影响驾驶人对路况信息的观察和处理效率,缺少了有效观察,将不可能做出防御性驾驶要求的决策和判断。

总结来说,做到防御性驾驶,即是无论在哪里驾驶、驾驶何种车辆,也无论交通状况如何错综复杂,都能做到提前观察、警觉,从而能准确分析、判断,给自己预留出安全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并针对性做出合理的反应和驾驶操作。

以上就是汇众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驾心得:开车技巧8条防御性驾驶安全原则!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汇众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633-6790999


开车技巧8条防御性驾驶安全原则!相关阅读:

防撞钢梁真的那么有用吗?答案让人震惊!

关于防撞钢梁,大家都不陌生,因为这些年防撞钢梁的大名已经妇孺皆知。但是防撞钢梁真的能防撞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防撞钢梁的事情。

何为防撞钢梁?

防撞钢梁是隐藏在保险杠里一种由冷轧钢板冲压而形成的一种U型槽。它与车架纵梁是连接的,可以说它是车的被动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防撞钢梁分为前后防撞钢梁两种:

防撞钢梁的工作原理是,车辆在中高速行驶时,如果撞击障碍物,前防撞梁会把撞击能量分给吸能盒,这时吸能盒立马损坏,将剩余的能量分化给两边纵梁,而纵梁负责把撞击能量向后疏散到整个车体上,由整个车身构架来吸收能量,减小驾乘人员受到的力。

装有后防撞钢梁的车辆,如果在高速状态下发生猛烈撞击,撞击力度超过吸能盒承受的范围时,撞击能量就会直接传导给车身,让驾驶员和乘客受到不可挽回的伤害。

其实防撞钢梁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有气势,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也看到其防护作用的大小与车速有很大的关系。

当车速在10KM/H情况下发生碰撞,它会把撞击力度传导给两边的吸能盒,也就是防撞钢梁的缓冲区,所以大部分车型的防撞梁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当车速达到40KM/H的时速时,防撞梁就开始起到保护驾乘人员的作用了,它会将撞击力直接分化给车身的两根纵梁,让车身整体刚性去分担撞击力度,能减小驾乘人员所承受的撞击力,从而起到防护驾乘人员的作用。

当车速达到80KM/H时发生了撞击,防撞钢梁的作用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这个时候就得看车身结构设计、车身整体刚性以及配备了多少安全气囊了。

欧洲地区很多车型都是装备后防撞钢梁的,而到了中国,部分本来有后防撞钢梁的车竟然没有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政策对汽车安全配置的强制要求都很低,ESP、自动刹车辅助、侧安全气囊在国内都没有被强制要求配备。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消费者非常关注那些享受型配置,而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安全性配置,如ESP、通风盘刹、防撞钢梁、一体式车门、车门防撞梁等。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电脑和APP可云同步做题进度
  • 驾考类型
    • 小车
    • 货车
    • 摩托车
    • 客车
  • 资格证类型
    • 客运
    • 货运
    • 危险品
    • 教练员
    • 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