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可靠的数据统计,科目二的通过率为66%。也就是说100个人参加考试,只有66个人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通过考试的人有很多原因,可能是技术确实不错,也有可能是运气也不错。但是那些挂科的人,通常都是犯了同样的错。
准备工作
错误:
没有系安全带、没有调整座椅、没有调整后视镜、测试离合和刹车。
改进:
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上车就要把准备工作都做好,系好安全带,调整好座椅后视镜,在非考试区踩踩离合和刹车,了解考试车的动力。
错误:
看点不对、速度控制不好、打方向盘时机没有把握好、停车没有停到位。
改进:
考取调整好考试心态,调整好后视镜,考试时按照平时练习的习惯进行考试,一定要把速度控制下来,这样才有更多调整的机会。
错误:
看点不对,中途停车。
改进:
一定要手脚并用,防止打死方向盘的时候踩死了离合。心态一定要放轻松,找准打方向的时机和踩离合的力度。
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
错误:
熄火或者后溜。
改进:
控制好离合,尤其在起步的时候,不能心急,慢放离合到半联动,一定要感受到汽车在震动才能松开刹车。
曲线行驶
错误:
出弯后后轮压线。
改进:
很多学员就在出弯后松了一口气,只记得看前面,忘记了看看后轮是不是已经顺利出弯,所以还是要时刻观察后轮的状态。
直角转弯
错误:
左侧后轮压边角线。
改进:
在直角转弯的时候,如果车头没有压线就打死了方向,那么要看左后视镜,看看左侧后轮是不是可以顺利通过,否则就要适时调整。
以上就是繁峙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繁峙驾校百科:科目二挂科的人,都犯了这些错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
科目二挂科的人,都犯了这些错相关阅读:
这个大学生凭啥拒绝3000万A轮融资
肖军森的合伙人至今都不是很能理解,3000万元的A轮融资,他就这么干脆地拒绝了。
吸引到巨额融资的是一款名叫“i驾车”的App,功能是以“互联网+驾校”模式实现自主学车。整个计划起源于去年7月。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14级学生的肖军森从一位朋友那里听到了可能会实施自考驾照的消息,他觉得这里蕴含着商机。“实施自考后,我们得配合政策,让大家能自己学车。” 那时学车App没有如今来的这么“泛滥”,传统驾校依旧地位不倒。“学车久、学车慢、教练凶”,是这个行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肖军森想到了用滴滴打车和淘宝的模式,实现让学员打电话预约教练进行一对一培训,每次学完后支付单次费用,还可以给教练评级。就这样,肖军森的“互联网+驾校”在脑海里有了雏形。一想到这将是个颠覆传统驾校的项目,肖军森就激动得睡不着。干劲儿十足的他,很快就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团队——6位20岁出头、来自成都不同高校的大学生,而这几位合作伙伴也是肖军森在成都大学生创业圈里积攒下的人脉。2015年11月,历经3个月的研发,第一个版本的“i驾车”上线了,而学车自考政策也在一个月后出台。同年,他们注册成立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我们走在了最前面,是全国较早研发面市的学车App。”肖军森当时信心满满,相信推广后一定会给驾校培训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然而,创业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让肖军森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连拉第一个用户都这么难。在最初推广的阶段,他们拿着厚厚的传单开始“地推”,一遍遍给路人解释着这种全新的学车模式,因为马不停蹄,6人曾一度在微信步数排行上名列前茅。但这种辛苦的宣传方式并没有带来良好的效果,大部分人一听是个未曾耳闻的新玩意儿,都连忙摇着头匆匆走掉,生怕上当受骗。“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得让大家看到咱们软件的好处。”肖军森一跺脚一咬牙,和大家商议先自掏腰包,让身边的朋友免费学车,当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把受众人群锁定在了更能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身上。有5位大学生获得了首批免费学车的机会。每天用软件学车后,他们便将照片发布在朋友圈,用亲身感受影响身边的人。这个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寒冬腊月是驾校市场的淡季,但肖军森却在两星期内收获了80位学车的新用户。巨大的进展鼓舞了他们,他们希望继续扩大影响力,覆盖更大的范围,签下更多的教练。然而,与传统驾校谈合作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当新旧事物两相碰撞时,总会有观念的差异,甚至引起冲突。肖军森永远忘不了与第一个驾校谈拢的经历。“才跟校长说上几句话,他就把电话挂了。”肖军森说,他们遭遇了很多次这样的碰壁,很多传统驾校根本不相信“互联网+驾校”的模式能实现,觉得他们是一群“小孩子”在自吹自擂,谈合作,根本没门。没有办法,肖军森决定直接到驾校与校长面谈。一行人在驾校守了3天,终于等到了从外面回来的校长。校长给他们5分钟进行阐述。肖军森一股脑儿把准备多时的项目介绍清晰地表述出来。校长认同了他们“学员、教练、驾校、App”的模式,却还是不相信这群大学生能做好这个项目。谈判无果,肖军森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不同,“就算坚持和付出感动了自己,别人也不一定会认同你。” 最终,他们只得心灰意冷地回家了。而就在那晚回家的路上,他似乎感受到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俗话。一辆面包车与他们的车迎面撞来,直接把他们的车子掀了顶,所幸没有人受重伤。“生意没谈成,又出了车祸!”肖军森带着点开玩笑的语气。或许是他现在已消化了不少,或许是因为这不是他第一次经历车祸:骑行川藏线时,曾险些与大货车相撞;骑电动车去城里进货,被撞得浑身是血。“好像上天知道我还有事情未完成,总是让我有惊无险。”他说。就在次日清晨,一个意外的电话打了进来,驾校的校长同意合作。“生活真的是比电视剧还精彩,所以我爱生活。”这个男孩永远一副笑嘻嘻的模样。自从谈成第一个驾校后,一切都变得顺利起来。现在,“i驾校”App平台上已拥有了1100多个教练,达到了拿着手机在成都走一公里就有一个教练的密度,已有500人通过这个软件学车。有各大投资公司找上门来时,出价最高的是投资3000万元,但由于对方死咬着要60%的股份,肖军森最终还是说服了团队内的人拒绝了这家投资公司。他说:“这个App已经成了我们的‘孩子’,我想一直把它‘养大’。”肖军森认为,大学生创业应该当作一次体验,如今创业非常艰难,有一个新颖的想法出现,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堆竞争对手冒出来,他们作为“幸存者”,会尽力坚持做到最后,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