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和摩托车的相撞还是在道路上不少见,发生交通事故肯定需要对双方进行责任划分,从而分配各自应承担的赔偿责任,那么汽车撞摩托车责任划分怎么样的?
一、汽车撞摩托车责任划分
责任划分都要根据现场的情况、交通法则、路面情况等综合起来才能划分谁的责任大谁的责任小。如果是有一方在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被撞车。那么他肯定是主要责任。
二、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方法
(一)全部责任和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交通事故的,该当事人应当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事故其他方当事人无责任:
1、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负全部责任,他方无责任。
2、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其他方当事人无违章行为的,由过错一方当事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3、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交管部门无法查证道路交通事故事实的,由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4、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及毁灭证据的,由其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5、驾驶机动车发生与本车有关联的交通事故时,当事人不立即停车,不保护现场,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6、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7、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二)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当事人一方具有以下行为的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1、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机动车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机动车一方负事故主要责任。
(三)同等责任
因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导致交通事故的,其行为在事故中作用相当的,负同等责任。当事人双方具有以下行为的负同等责任:
1、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且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当的;
2、发生交通事故后各方当事人均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
3、当事人各方均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
(四)不确定责任
对交通事故无法查证事故事实的责任认定的,公安交管部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但对事故责任不作认定。
无论是什么车相撞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谁承担主要责任,谁承担次要责任,当然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肯定承担主要责任。
以上就是公交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汽车撞摩托车责任划分方法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公交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396-3818333
汽车撞摩托车责任划分方法相关阅读:
科目三变更车道技巧,来看这里
变更车道正确的操作方法用一句口诀来形容:一灯二镜三方向。
那么如何掌握变更车道技巧呢?
01 变道前必须先打转向灯
变道前的首要动作是“一灯”,却被很多驾驶员有意无意地忽略掉。在因变道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中,变道车辆没有打转向灯就突然变道是最主要的祸因。
变道之前,及时打转向灯向其他车辆示意,是驾驶员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也是有素质的体现。
只要车辆的行驶轨迹发生变化,就必须打转向灯示意。
02 观察周围车辆,确保安全车距
打转向灯之后就可以放心变道了吗?当然不是,还有第二步操作——“二镜”,即观察后视镜,判断周边路况是否适合变道。
除了观察后视镜之外,还要快速观察车辆两侧盲区是否有其他车辆接近。在确保周围情况安全后,就可以准备变道了。
变道的前提是不影响其他车辆行驶
03 缓打方向,迅速变道
接下来就是第三步操作——“三方向”,即转动方向盘改变车辆的行驶轨迹,进行变道。
变道时犹犹豫豫是很多新手的通病,这样做只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行车节奏,反而更危险。
因此,在确保安全后,变道时要果断迅速,变道过程中车速不应降低,要保持匀速或稍稍加速。
04 变道时不能跨越多条车道
在一些多车道的道路上,有一种电影情节般得变道方式:车子从最外侧车道开始变道,跨越中间车道,最后斜插进最内侧的快车道。耍帅是够了,有没有想过这样一次跨越两三条车道的变道行为最容易惹祸?
所以,最安全的做法是:每次变道只变更一条车道。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评判标准
变更车道前,未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道路交通情况的,不合格。
变更车道时,判断车辆安全距离不合理,妨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的,不合格。
连续变更两条或两条以上车道的,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