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路难免会遇到突发情况的发生,这个时候就要考验各位司机朋友的反应力和操作能力了,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些紧急避险的方法。
1
高速爆胎
这个是大问题,据官方数据哈显示: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有70%是爆胎引起的。车辆高速行驶,爆胎或者零件脱落是十分危险的。
爆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前轮爆胎,一种是后轮爆胎。不管是哪种情况,驾驶员都不能慌张,不能急打方向盘,更不能猛踩刹车,这样容易造成车辆横转或侧翻。
应对办法:双手紧握方向盘,收油门,打开双闪警示灯,待车速降至50km/h以内再将车辆开到紧急停车带。减速过程中,可以挂空挡或逐级减挡,松开油门踏板并反复轻踩刹车。
2转向失控
什么是转向失控呢?转向失控,通俗点说,就是方向盘不管用了,打方向盘,但是前轮不动,不受方向盘控制,或是方向变得很重,难以转动,车辆没有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行进。当转向机构中有零部件脱落、损坏、卡滞时,或者方向盘脱落时,就会导致这种状况。
应对方法:立即松油门踏板,挂到低速挡,均匀而用力拉紧手制动;当出现车速明显下降时,踩下脚制动,使车辆逐渐停下。
3车辆侧滑
车辆侧滑,就是漂移了,喜欢玩漂移泡妹子的哥们,这种感觉自然很爽,一个不小心,妹子就把身体给倒过来啦!但是发生在日常行车过程中,危害是极大的。
车辆侧滑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入弯前制动过度、车速较高引起侧滑;
二是紧急制动产生侧滑;
三是车速高、转向急引起侧滑。
应对方法:1、入弯前制动过度,车速较高、转向较晚又急于打方向纠正而引起的侧滑,应松开制动踏板,反向轻回方向,使驱动轮恢复牵引力;
2、紧急制动产生侧滑,应立即停止制动,向后轮侧滑的方向打方向盘,但是打方向盘的速度和幅度一定要适度;
3、车速高、转向急引起的侧滑,应松开油门降低车速,同时根据车速和发生侧滑的状态,向出现侧滑的一侧轻打方向盘。
4刹车失灵
刹车失灵时,明明踩了刹车踏板,很多驾驶员却感到车速反而加快或者制动踏板踩不下去,因此会非常慌乱,有些心理素质差的司机甚至会踩到油门,那就更加杯具了。遇事千万别慌呀,天压下来还有头顶着!
应对办法:松开油门,直视前方,控制好方向,避免碰撞到其他车辆或建筑物。踩制动踏板没反应,可能是刹车油泄漏或是刹车连杆断裂,这时可以挂低速挡,利用发动机制动,并合理使用手刹。
如果制动踏板踩不下去,可能是踏板下方有异物,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移开异物,不要光顾着移开异物,导致车辆失控发生碰撞。
5水箱开锅
你曾经遇到过汽车开着开着突然引擎处冒起白烟的情况吗?这就是水箱开锅了!说人话,就是水箱里的水煮成了开水。如果发动机的温度过高,零部件膨胀会使各部件配合的间隙减小,使机油黏度降低,导致各部件磨损加剧,导致发动机寿命降低。
应对办法:不要立刻熄火,应该赶紧先找个阴凉处停车降温,让发动机怠速运转,并掀开发动机罩加快散热。
加水时,要等水温下降不再沸腾时,用湿毛巾垫着,先把散热器加水盖拧开一挡,放出水蒸汽,稍待片刻再全部打开,这时要千万小心别被水蒸气烫到脸和手。
6不进反退
一些动力不足的车辆在爬坡时,或者动力虽然妥妥的但是路面很滑,就容易发生车辆不进反退的情况。一旦车辆倒退,速度会越来越快,最终难以控制,后果相当严重。
应对办法:既然上不去的话,就别挣扎啦!果断挂入倒挡,利用发动机控制车速,寻找停车时机。
7突现障碍物
一些超载的货车或者三轮车,经常会从车上掉下来一些货物,对后面的车辆造成安全威胁。而后车的驾驶员一个分心,就容易撞上去。
应对办法:开车时集中注意力,随时观察路面的情况。如果发现晚了,这时不要急打方向盘,要踩住刹车,打开双跳灯,避免后车发生追尾。
8车辆自燃
夏季气温较高,容易使车辆的冷却系统发生故障等,另外还易使一些橡胶部件老化、储液密封容器内的压力加大,造成汽车机油等液体泄漏。
如果车辆的门窗紧闭,在夏季的阳光下暴晒时间过久,车内温度最高能够达到50℃-70℃,这时车内的打火机或装在压力容器里的喷雾剂等物件,都很可能因高温发生爆燃,从而引起汽车燃烧。
应对办法:如果你在行驶中闻到异味,或见到车内冒出不明烟雾时,应该果断在路边停车,拉好手刹,关闭电源,迅速离开燃烧的汽车,并取出灭火器给油箱和燃烧的部位降温灭火,同时拨打119求救。
9撞车瞬间
开车过程中,有时候不是你足够小心谨慎就会避免发生意外,你的车开得好好的,但可能就是这么不走运,被其他车辆无辜牵连,这时候就相当考验一个人的应急能力了。当然,平时储备一些应对技巧,绝对是有用的。
应对办法:撞车瞬间,应该双臂护胸,手抱头,驾驶员应该尽可能远离方向盘,因为方向盘可能会高速撞向你的胸膛,对你造成伤害。后排的乘客应该向后躺,避开前排的靠背。
10车辆落水
现在也是雨季很多的时候,经常下雨,一到夏天,雷雨天气多发,或者夜间行路,导航坑爹,都容易发生车辆落水的情况。最近几年,因车辆落水而导致车内人员溺水身亡的新闻屡见不鲜。
应对办法:尽快打开车门,无法开门的话就砸窗,用安全锤或尖锐物品击打车窗四角逃生。
如果车门和车窗都没法打开,这时可利用后备箱逃生。步骤是:放倒后排座椅→仰面钻入后备箱→找到逃生按钮并按下按钮。
以上是我们开车上路紧急避险的10个方法,各位司机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俗话说防范于未然,并没有什么错的。同时,如果我们平常对汽车多一点检查,开车多一点小心,也许就不会出现突发情况了。
以上就是顺兴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正确开车紧急避险的10大方法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顺兴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710-3270826
正确开车紧急避险的10大方法相关阅读:
怎么样检测汽车是否烧机油
所谓的“烧机油”是指机油进入了发动机的燃烧室,与混合气一起参与了燃烧。
机油进入燃烧室而导致“烧机油”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汽缸活塞与汽缸缸筒间隙过大,导致机油从缸底窜入燃烧室;二是气门油封有损坏,机油从汽缸上部进入燃烧室。
首先:气门导管泄漏机油
车辆起动时排气管冒蓝烟,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排气管排烟颜色恢复正常。这种情况说明机油是在车辆熄火后进入燃烧室的。最大的可能是气门导管与导管承孔密封不严造成成机油泄漏,进而渗入燃烧室所至。
其次:气门外进入燃烧室
排气管在正常工作时冒蓝烟,而加机油口并无脉冲蓝烟。这种情况说明活塞与缸壁的密封良好,极有可能是从气门外进入燃烧室,可能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气门杆磨损过量或气门杆油封失效,使气门室内的机油被吸入燃烧室;二是曲轴箱通风单向阀密封不好或装反,使机油随可燃混合气体经进气管进入燃烧室。
再次:活塞密封进入燃烧室
排气管冒蓝烟,同时可看到从加机油口冒出脉动蓝烟。这种现象说明机油燃烧后的废气漏税入曲轴箱,并从加机油口脉动冒出,可初步判定活塞连杆组密填充效果不好,活塞连杆组如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活塞环弹力小、抱死或对口、活塞环磨损使端隙、边隙过大等问题,都会使用权活塞环产生泵油现象。
你可以通过千公里机油的消耗量来判断,国家推荐标准是,机油消耗量超过0.3升/1000公里即为烧机油。另外,从各种烧机油情况来看,德国玛蒂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凉车烧机油、急加速烧机油、随时烧机油,其判断方法如下:
1、凉车烧机油:冷车启动时出现的烧机油情况。
判断方法:将车辆停放一晚,在早晨第一次着车时,观察所排出的尾气。如果尾气为较浓的蓝色烟雾,说明车辆已经存在烧机油的现象。如果在热车之后,蓝色烟雾消失,则这类烧机油属于凉车烧机油。
2、急加速烧机油:在转速急速攀升的时候出现烧机油情况。
判断方法:热车之后,无论是急加速还是怠速过程,只要转速急速攀升,排气管就会有蓝色烟雾排出,说明车辆存在烧机油现象。
3、随时烧机油:无论什么情况,启动车辆便出现烧机油现象。
判断方法:一旦启动便可以看到蓝色烟雾,此时发动机烧机油情况已经相当严重,甚至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烧机油并非绝症,而且烧机油完全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成本也是最低的。预防的方法也很简单,一是在汽油中定期加入玛蒂BE和玛蒂F,保持燃油系统清洁,抑制积碳,提升燃烧效率;二是在机油中加入玛蒂M,提升机油性能,如清洁、润滑、保护、控温等功能更加强大,减少发动机脏污,避免磨损,这样解决了燃油和机油品质差的问题,以后完全不用担心烧机油了。烧不烧机油,关键要学会预防。
烧机油和漏油,是很多车容易出现的毛病。还是提前预防的好,网上有很多办法,比如加玛蒂M预防烧机油,加玛蒂DS预防漏油。很多信息真真假假,自己要学会辨别和判断,别人的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