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从正在行驶的车道驶入另一条车道称为并线,除了通常的变换车道并线外,还有很多情况下也经常要用到并线,比如从辅路驶向主路、从主路驶出、躲避障碍物等。那么并线有哪些技巧呢?
● 并线的基本原则
第一,不要强行并线。并线不能影响所要并入车道内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正常行驶的车没有义务和责任让并线车辆先通行,因此不要强行并线。
第二,连续并线也是不允许的,不但不安全,而且属于违反《道路交通法》的行为。
第三,不要频繁并线,那样反而不会快多少。
第四,提前并线—特别是在打算进入或者驶离主路前,一定要提前并线。如果离出口超过2条以上车道,则要一条一条并,不能等到临近出口前连续并线,这时候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 并线的时机
若想顺利完成并线,并且不被后车反感,必须要把握好恰当的并线时机。并线前要通过目测和后视镜观察本车道和要并入车道的车辆行驶状况,包括该车道内的车辆行驶速度、行驶状况(是否正在加速或减速)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供你并线,另外还要观察本车道内前车的距离是否足够加速。最佳的并线时机是当要并入的车道内车辆保持匀速或减速行驶时,己车超过旁边车道内临近的后车至少2个车身距离的时候并入,并且与前车保持至少2个车身距离。
● 并线的基本动作
并线通常分为加速并线和减速并线,使用比较多的是加速并线,加速并线的动作通常包括打转向灯、加速、打方向快速并入、回正方向保持合理速度。动作的要领是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由于并线需要旁边车道的车辆配合,因此打转向灯的时候要保持加速直行3~5s,用以警示其他车辆。并线的时候打方向要快速,幅度不要过大,要沿斜向弧线的方向切入旁边车道。并入的过程要一直保持加速,整个过程需要随时观察前后左右的车辆动态情况。当车身切入旁边车道后立即回正方向盘,此时最好保证车身在车道中央并直线行驶。并入后不要减速,继续保持瞬间加速,同时观察前车速度和与前车的距离。如果车速度超过前车,则要缓慢收油门,直至与前车速度相当,保持合适的跟车距离即可。减速并线的时候,如果旁边车道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则迅速并线,如果没有,则需要让过旁边车道的车,然后并入。
● 高速公路上车辆如何并线?
高速公路并线与城市路况并线有很大差异,更加需要注意安全。由于并线的时候车速很快,因此并线前需要延长打转向灯的时间至5~10s,给周围车辆更长的准备时间。另外,并线的时候动作要更快,加速时可采用降挡的方式来获得足够的加速度。高速公路行车,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比如因修路而被迫变换车道或需要驶离高速公路)出现,原则上最好别并线。
● 坡路上车辆如何并线?
坡路行驶由于重力加速度的原因,使车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势能,进而对车辆起到一定的加速或减速作用,因此在坡路上并线要注意适当延长打转向灯时间,并适当延长并线时与旁边车道内后车的距离。如果无特殊情况,坡路行车最好别并线。
温馨提醒:
开长途汽车时往往容易照成驾驶员驾驶疲劳,建议各位驾驶员在开满四小时后找休息区休息或者更换驾驶员,驾驶员保持精神清醒反应敏锐才是保证安全出行的最大保障。
开车途中怎么安全并线相关阅读:
科目二这几个错误很要命!好多人重考都因为它
科目二,又称小路考,是机动车驾驶证考核的一部分,是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的简称,考试项目包括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直角转弯、曲线行驶(俗称S弯)五项必考。
好多人科目二都会有重考,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问题,解决好了,科目二拿下就不在话下啦。
1、学会带刹起步
如果是在平地上起步,可以先松刹车,再松离合,车辆也不会后溜。但如果车辆是在坡道上起步的,操作不好离合和刹车的话就容易熄火或后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熄火是因为松离合时没有稳住刹车,离合刹车一起抬了。后溜是因为离合没有松到位就把刹车松完了。带刹起步,就是要先把离合慢松至半联动状态,接着左脚稳住离合不动,右脚慢松刹车起步,这样车子才不会后溜。
2、不熟悉科目二需要掌握的技巧
科目二是开车必经的第一步,因此在一开始就要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例如,上车后先调整座椅靠背,后视镜,系安全带,然后检查车门是否关好,起步时打左转向灯,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等。这些都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打基础也包括掌握打方向盘的要领,还有拉直线的技巧。学会这些以后,将会对以后科目二的直角转弯及坡道定点停车起到很大的帮助。
3、没有掌握好半联动状态
可以说,离合占了科目二的半壁江山,压好离合,科目二基本就成功了一半。学员经常会出问题的地方主要是离合压不好导致的熄火,其实就是没有掌握好离合的半联动状态。
半联动状态怎么找?要知道每辆车的离合高低都有不同,所以半联动的状态也不同,我们不能根据平时在教练车上的感觉去考试车上找。首先,慢慢松离合,等到车身出现明显的抖动,转速表指针下降并不断摆动,发动机声音变得沉闷时,离合就处于半联动状态了。
4、没有找准点位
科目二五个项目都需要看点位操作,教练一般会根据每个学员身高不同,为其调整到最适合的座椅靠背位置,不同的坐姿看点位置也不同。因此练习时、考试时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保持固定的姿势和看点方法,切忌以别人的方法套用自己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