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分辨车距的帖子很多,可是车型不同司机身材不同所总结的结果也不同。汽车大师负责的告诉你,本文测试的人员身高175cm,身材中等;测试选用车型均为家用A级紧凑型车。
一、(模拟)超车变道时判断后车距离。开车途中,要准备在超车变道时,主要是通过后视镜中的车影大小来估计前后车距。其关系有如下几种情况:
1.车影高度等于或大于后视镜高度——车距0m
当后视镜中车影的高度占满或大于后视镜的高度时,说明前车还没有与后车拉开距离。
2.车影高度占后视镜高度2/3左右——车距为 1m;
当车影高度占后视镜高度的2/3左右时,前后车距大概为1m。
3.车影高度占后视镜高度的1/2左右——车距为5m
当车影高度占后视镜高度的1/2左右时,前后车距大概为5m。
4.车影高度占后视镜高度的1/3左右——车距为10m;
当车影高度占后视镜高度的1/3左右时,前后车距大约为10m。
超车变道时除了要观察后车距离外,更需要正确的超车方法和良好的开车技巧,车主们在开车途中,要进行超车变道时一定要谨慎。
二、堵车跟车时如何判断前车距离:
跟车距离一般在1-2米左右较合适,太近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太远会被其他车辆插入。一般情况下,根据驾驶员从本车前部轮廓线看到前车后保险杠及轮胎的位置来判断:
●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上沿——车距为1m
PS:当看见前车后保险杠下沿时,前后车距大概为 2m 当看见前车后轮胎下沿时,前后车距大概为 3m。
三、判断左右车轮是否压线
左轮位置的判断开车途中,我们需要知道道左右轮会从什么地方压过,用以避免轮胎压线,或者规避路上的坑洞石块等。当我们的视线看到左雨刮器突起的结点和地面上的物体重合时,那汽车的左轮在行进时就会在该物体处压过。比如在下图中,我们发现左雨刮器结点和地面中心线重合,那么轮胎就会从中心线上压过。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的视线看到右雨刮器突起的结点和地面上的物体重合时,那么汽车的右轮在行进时就会在该物体处压过。
四、行车中左右车距
行车过程中判断左右车距在开车途中,我们需要跟左右汽车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刮蹭或相碰事故。特别在高峰期或一些拥挤的路段,保持一定的左右车距尤为重要。
左侧汽车门把手临近车窗下边缘
当视线观察到左侧汽车门把手临近车窗下边缘时,两车相距大概为50CM。这个距离过短,容易使两车发生刮蹭现象。这时候,车主们应该想办法扩大两车距离,规避事故的发生。
五、判断车头与人的距离
当视野最多只能看到前方行人的膝盖处时,汽车大概与人相距1m左右。结语:当然,以上的这些方法仅仅起到参考借鉴作用。并不能成为绝对的标准。在不同的环境中,开不同的车,加之坐椅位置还能够改变,视野并不会完全一样。而以一个固定参照点来说,个高的和个低的人所看到的距离也并不相同。上路行车不仅仅靠主观判断,更多是要操作规范。遵守交通规则才是王道。而提高开车技术的最好方法是熟能生巧。
倒车时看后视镜还是倒车影像啊相关阅读:
科目二考试5大忠告,让你告别细节失误导致挂科
科目二考试前夕,总是能听到一些学员抱怨科目二坑爹,考了几次都过不了,这也怪不了学员,科目二确实坑,稍有不慎就挂科了。
往往那些喜欢抱怨的学员,就是经常挂在细节处理上,为什么科目二坑,并不是科目二有多难,而是学员细节处理不当,比如:上车不系安全带、习惯性踩刹车等等,都会造成科目二挂科。
那么科目二考试时,学员如何才能避免细节失误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步:放松心态
学员考试时,会受到周边紧张气氛影响(心里紧张、指挥人员催促等),众多考生上车之后,还没调整后视镜和座椅就直接启动车子了,最后因为考试看点不准挂科。
小编提示:学员上车之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调整座椅,2、调整后视镜,3、系好安全带。
第二步:慢才是王道
考试行驶时,控制车速尤其重要,如车速过快,会导致看点不准、打方向盘速度跟不上等。
考生进入考试项目前,中间有一段行驶距离,学员这时就需要通过一踩一松离合器,尽快掌握离合器行驶过程中半联动点,来控制好车辆行驶速度!
第三步:了解考试流程及场地项目路线顺序
学员进入考区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等候时间,正常情况下,考场工作人员都会告知,场地需要注意事项,考试认真聆听即可,切勿大声喧哗。
考试项目顺序,考试前可询问教练,教练都会详细的交代正确的路线顺序和注意事项,学员认真记好就可以了。(注意,不明白地方一定要询问教练)
第四步:调整好车生进入倒车入库
进入考试项目倒车入库时,注意调整好车身与库边线距离,确保车身入库时是正的,以免出库时压线。
倒车入库项目相对较难,小编在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技巧。
倒车入库时,注意车身与边线距离,入库成功后,检查车身是否平行,避免出库时压线。(如车身不平行,出库时可进行微调)
第五步:看点位时注意偏头的角度
看点时,偏头的角度都要保证一致,多偏或者少偏都会导致看到的位置不一样,这个需要靠平时在练车过程中不断练习才能准确无误。
总而言之,科目二考试时,尽量放松自己的心情,保持自信的心态去面对考试,相信考试结果也会让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