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考本必备:科目一试题总结,满分通关秘籍

驾照吧2017-10-19 03:07

科目一是理论考试,相对于科目而科目三都比较简单,通过率也比较高,但是科目一是敲门砖,只有通过了科目一,才能继续考后续的科目。2015年更新的科目一题库,总共有1229题。光靠死记硬背可不行,一遍遍刷题又太浪费时间。别担心,驾照网这里为您精心总结,助您事半功倍!

1、选择题、判断题

带有这些字样的都是正确的:不能、不得、不准、不要、停车避让、减速让行、依次排队等候、系好安全带、及时、保护现场、间断轻踏、靠右行驶、按顺序。

带有这些字样的都是错误的:马上、迅速、加速、不予避让、紧急制动、降低胎压、空挡滑行。

2、灯光题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近光灯:夜间行车、雨雪天、会车、窄路、窄桥。

危险警报灯:临时停车、浓雾、特大雾。

雾灯:雾天。

转向灯:起步、超车、掉头、转弯、靠边停车、进出路口、进出高速。

3、超车

提前打左转向灯、鸣喇叭、交替远近光灯提示超车,从左边超车,前车正在超车应停止超车。

遇到这些车不能超车,要让道:救护车、消防车、执行任务警车、工程救险车。

这些地方不能超车:人行横道、窄路、窄桥、铁道路口、弯道、隧道。

4、停车

停车应该停在规定停车区域内。路边临时停车不能妨碍交通。

30米内不得停车:加油站、急救站、公交车站、消防栓、消防队门口。

50米内不得停车:窄路、急弯、隧道、铁道路口、桥梁、陡坡、交叉路口。

5、让车原则

山路会车,靠山的让不靠山的;坡道会车,上坡让下坡;环岛会车,后车让前车;路口会车,让行已在路口的车。

6、距离

设置警告标志:普通路段50~100米以外,高速路150以外。

转向灯:普通路段50米外,高速路150米外。

夜间会车:150米外使用近光灯。

高速路行车安全距离:车速超过100千米每小时,能见度小于200米,安全距离100米;车速低于100千米每小时,能见度小于100米,安全距离50米。

7、速度

高速路:最高120千米/小时,最低60千米/小时。

城市道路:有中心线、一车道,城市50千米/小时,公路70千米/小时。有中心线、两车道,城市60千米/小时,公路80千米/小时。无中心线,城市30千米/小时,公路40千米/小时。

限速30千米/小时:窄路、窄桥、能见度低于50米、铁道路口、转弯、掉头、泥泞路面、冰雪路面、陡坡。

8、扣分

1分:不带证照乱用灯,门厢未关先启程;

会车倒车安全带,载人载物违规行。

2分:匝道超车超疲劳,接打手机无线到;

违规牵引故障车,客二货三还不到;

实习期内四类车,交叉路口人行道;

违反标志和标线,安全距离安全帽。

3分:违反交通信号灯,超车让行故障停;

五成以下超时速,牵引挂车违规定;

熄火空档下陡坡,无牌遮挡逆向行;

禁入高速偏驶入,骑线轧线低速行;

违规拖车厢载人,低能见度违规行。

6分:饮酒时速超五成,客超二零货三零;

高速试学违规停,越带调头到逆行。

12分:醉酒暂扣事故逃,车型不符用他照;

管制强行不听劝,两次罚款三月超。

吊2撤3醉5逃终身:吊销驾驶证二年,撤消驾驶证三年,醉驾吊销五年,肇事逃逸终生吊销驾驶证。

考试有个原则,怎么做安全,怎样就是对的。文明行车、安全行车、有序行车都是正确的。反之,那些不文明行车行为都是错误的。


科目一试题总结,满分通关秘籍相关阅读:

学会这招,30秒给暴晒车降温10度,快来看看!

炎炎夏日,马路也晒得热烫灼人,走在路上就是移动的铁板烧,距离烤肉只差一撮孜然。露天停放的汽车直接进化成烤箱,每次上车前都要打开车门通风透气好一阵子才敢往里钻。大人忍忍也就算了,小孩子怎么受得了。有没有快速安全的降温方法呢?答案当然是有的。所以小编特意总结了网络流传的降温五式,供车友们交流学习。

这是网上最流行的一种方法。其操作要点就是,先打开副驾驶车窗,然后通过反复开关驾驶席车门,增加空气流动性从而将车内的热空气释放出去。

结果:方法可行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大概能够下去 6 度左右 ,不过对于后排来说,没什么效果。还有就是抡那么久,胳膊累不累?反复折腾爱车心疼不?投入和支出不成正比,不推荐!

喷雾干冰酒精

广告语天花乱坠,某宝上面都快卖疯了,价格多在十几元左右。大部分喷雾的组成部分都是干冰或者是酒精。使用前摇一摇,然后对准车厢开喷,可以达到快速降温目的。

结果:降温效果倒还可以,但是维持时间短,车内很快又热起来。而且干冰会生成二氧化碳,车内空间相对密闭,容易影响乘客健康。极速降温也会损伤座椅的真皮材质,加速座椅老化。

再有就是不经用,一瓶喷雾用不了几次,加上是罐装压缩物质,如碰撞或者是暴晒有爆炸危险。缺点太多,不推荐。

遮阳罩

遮阳罩很便宜,最低的几元就有,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停车后往车上一放,也不用担心增加燃油负担。

结果:效果比较有限,比不用好一些,方向盘不会烫手,真皮座椅也不会热得让人无法坐下去。直接效果是减少阳光直晒,防止材料老化。加上是物理降温,不会影响汽车和车主健康,可以考虑使用。

冷水冲车

这种降温方法相当简单粗暴,汽车在太阳下晒得发烫,直接关闭车门,拎几桶水哗啦啦往上泼,再热的温度也降下来了。

结果:热胀冷缩的原理大家都晓得,冷水浇车降温迅速,同时也会使得车辆漆皮加速干裂受损。里面的金属原件也因为剧烈反应容易老化和变脆。对汽车损害较大,不推荐。

阶段降温法

打开车门和全部车窗,让车内热气稍微地散发。

不要关车窗,发动车后,打开外循环风量调到最大,保持两三分钟。

关车窗,开空调内循环制冷。

原理:第二步打开车外循环后,由于热空气的密度较小,当外界的冷空气进入驾驶室,车内的热空气可以从车窗和天窗外散,达到降温的目的。再配合行车时产生的负压帮助热空气流动,同时促进有毒物质挥发,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等温度稳定后打开内循环,也可以避免了发动机启动时负担过大,空调压缩机也能很快进入到最佳工作状态。通过阶段式降温逐步控制车内温度,达到最佳降温效果,健康、实用。无招胜有招

最后的大招-停在绿荫下!

除了降温之外,还能避免长时间暴晒引发的雨刮、油漆的质变,车内座椅真皮、操作台老化。唯一需要防备的就是鸟类残留物。

只是碍于周围环境,不可能有太多的树荫或者是遮阳棚让所有车主停车,所以这一招很难派上用场。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电脑和APP可云同步做题进度
  • 驾考类型
    • 小车
    • 货车
    • 摩托车
    • 客车
  • 资格证类型
    • 客运
    • 货运
    • 危险品
    • 教练员
    • 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