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能在发生紧急安全事故的时候起到缓冲作用,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伤害,可生活中,还是有不少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不系安全带的,那开车不系安全带的危害有哪些呢?
开车不系安全带的危害有哪些
前排不系安全带,事故时头部胸部将受重击
前排人员不系安全带的话,发生事故不是撞车撞死,而是被安全气囊打死。
“重庆市交通医学研究所”在碰撞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在轿车内前后排各放置了2个测试用假人,假人没有系安全带,以50码的速度撞墙。实验结果显示“驾驶员”颅脑损伤;“副驾驶乘客”,股骨骨折;后排两位当场“死亡”。传感器的受力显示,假人的脖子断了。
后排不系安全带同样致命!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所以后排乘客在车辆行驶时也应系上安全带。但由于国内执法不严,一般只会对前排驾乘人员进行执法,久而久之导致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后排乘客是不需要佩戴安全带的。
《1996—2005年重庆高速公路致死尸检汇总报告》中提到:
交通事故死亡人员的位子排序如下:
第一、行人,占29.7%;
第二、副驾驶座乘客,占28.8%;
第三、驾驶员,21.1%;
第四、后排乘客17.8%;
未知位子2.6%(被甩出车外、汽车挤压变形分不出位子等)。
可见,后排乘客的死亡几率并没有比驾驶员低多少。如果不系安全带的话,后排乘客的死亡率将会显著增高。
中低端轿车并没有为后排乘客配置安全气囊,如果发生紧急制动或者正面碰撞事故,后排乘坐人员就会撞到前排座椅上,这就是假人在车辆碰撞测试中颈部会折断的主要原因。后排的乘客请注意,车辆行驶时请记得佩戴安全带。
以上就是人通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驾心得:开车不系安全带危害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人通驾校报名咨询电话:18179529862
开车不系安全带危害有哪些相关阅读:
驾校行业是否真的会被“互联网+”颠覆?
以前人们要是想学车,不仅需要跑到报名点缴费报名,还要接受驾校的规则,由驾校安排学车时间和考照时间,有人学了一年也没拿到驾照。而现在互联网学车的流程要简单很多:线上报名、自主预约、选择教练等一系列程序动动手指就轻松搞定。
2015年底,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机动车驾驶证自学直考试点的公告》。有了政府出台的正式公文作后盾保障,互联网学车这个充满新鲜感的词语真的要大规模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了吗?
“互联网+”概念的席卷而起,自学自考、自主约考等模式的逐步推出,传统驾校失去了垄断特权,一大批互联网+学车平台相继诞生,如58学车、驾考宝典、驾考一点通等,它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受到了资本市场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互联网+学车打破了传统驾校行业的诸多僵局,在驾校、教练与学员中间建立起了高效而便捷的沟通桥梁。在信息透明化和效率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其在学车课程结束后的评价流程更是在“用户体验”一项体现出了十足的诚意。
以前,只要人们想要学习开车考取驾照,驾校就是所有人的必经之路,但其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不仅影响到自身行业的发展前景,还给想要学习驾驶技能或已经开始学习的学员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困扰。
驾校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信息公开服务不到位。驾校乱收费现象严重,目前全国各地不同的城市学车价格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少人感慨“学车价格一年一个样,成本在年年递增”。
驾培同样属于服务行业,教练更是用户体验的关键所在,但一些教练在教课过程中服务态度恶劣。有的甚至明目张胆地向学员索要红包,若不给,则在考试的时候故意找学员麻烦;
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用车和教练数量有限,学员常常面临“约车难”的局面,即使约上了,“一车多人”也让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不仅学车周期长,而且耗时耗力、效率低。
在互联网发展的风口下,在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在传统驾培行业种种隐疾下,在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购车学车的巨大需求下,互联网+学车应运而生,为整个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的生气。
智慧学车是否会迎来全民大爆发
互联网+驾校颠覆了传统驾校行业的现状,形似新颖,顺应潮流,但它未来的前景会如何?还有哪些挑战在等着?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 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全国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31辆私家车,北京、成都、深圳等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超过60辆。便捷的自驾方式开始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人们对于私家车依赖日益加深,强大的需求量自然也让学车市场潜力巨大。
巨大的市场需求量,让不少创业者投入了“互联网+驾校”的怀抱,但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挑战,也有待于不断完善,经历时间的检验。如何建立品牌口碑,发展潜在的学员。学车也是一笔不小的消费,获得学员的信任很重要,传统驾校有实体店面作为保障,但互联网+学车平台则需要在这方面花费更多的心思,赢得潜在顾 客,增强自身品牌竞争力;学车场地和安全的问题。无论怎么革新,学车依然是需要线下亲自操作的,那自然也离不开有关场地、安全等问题。
互联网平台需要对于练习场地、教练车等做出更严格的监督,还有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若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容易造成法律纠纷;互联网+学车平台 如何赢得长线盈利。“学车”必然不是平台发展的终端,而是以“互联网+学车”作为一个切入点,发展其他与车有关的衍生服务,寻找到适合企业长线发展的运营模式,建立一个健康平衡的服务生态循环体系。
未来传统的驾培行业势必会越来越“互联网”化,如同现在的滴滴、优步等互联网呼车平台一样,“倒逼”着传统驾校的转型升级,促使行业更加标准规范化,推动整个行业市场的整体发展。同时,也为所有的行业带来了一个“警示”:只有依靠自身独特而创新的运营模式和不断完善的服务质量才能保持企业竞争力,才能确保在整个行业的“大浪淘沙”中不会提前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