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车,手接触最多的部件就是方向盘,关于方向盘的正确握法,有很多种说法,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争议一直存在,特别是左手是否应该高一些等这样的说法。今天学车易赫章驾校小编就来聊聊这个天天用的方向盘应该怎样握。
用最通俗的表盘点位来举例,即方向盘看成一个表盘,表的数字代表位置。
唯一称得上是正确的方向盘握法是左手9点,右手3点,也就是两只手对称地放在方向盘两侧,拇指轻轻搭在方向盘内侧,多数车型在这里都设计了凹槽。这个动作最正确只有一个原因——安全,什么舒服啊、便于操作之类的都排在安全之后。双手握在方向盘3点和9点的位置有以下几个好处:
1、可以做到精准的动作
2、躲闪时可以做到最大转向幅度(第一把)
3、回正时可以准确回到正位
也就是说,如果是手动挡车型,除了换挡和调节中控各种中控台上的按钮之外,其余时间双手都应该放在9点和3点的位置上。
不正确的方向盘握法如下:
1、10点4点
这样的握法可能会有很多很多人持赞同观点,并有一个非常站得住脚的理由:当时驾校教练就这么教的。没错,我也承认当时学车确实有些教练这么讲,但是这个动作确实对于驾驶安全是个隐患。
如果手已经习惯放在10点和4点上,在行驶中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人本能的反应除了踩刹车就是打方向躲避,而且紧急躲闪第一把基本来不及换手,如果这时你的手放的是10点和4点,那么需要向右紧急躲避的话就只能旋转方向盘160度左右,比握9点和3点少了30度,在障碍物面前30度左右的转向角也是有可能影响躲避的。另外,就算躲过去,那么回正时下意识动作也是回到对称的位置上,而这时候方向盘仍然还是歪的,需要再次调整。
2、单手扶把
很多人喜欢左手扶方向盘,右手舒舒服服地搭在中央扶手上面。而单手扶把同样存在紧急躲避问题。另外,如果是单手扶把驾驶,为了左右都能有足够的转向,也有人会把手搭在方向盘中央上方,这样做会有一个潜在的隐患,就是如果习惯了这种姿势后,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如果气囊弹出来,那么你的胳膊则可能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被弹出的手臂还有可能伤害到你的脸和身体。
3、其他位置也不正确
还有一些驾驶员在行车中把手搭在方向盘下环上,这个动作非常适合在一个懒洋洋的下午慵懒的行驶,非常舒服,但如果前面突然发生点情况,人类的手臂只能左右摆动45度,角度再想大胳膊就要反关节了,在慌乱中也很难再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上,非常危险。
4、越野时或者走烂路时需注意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路面极为复杂或者在需要越野时,我们在握方向盘时就不能将拇指贴在方向盘两侧的凹槽处了,因为车轮碰到大石头之类的障碍物时,车轮会因受力过大而导致方向盘随之反向转动,如果这时拇指处于方向盘的空挡处,那么就很可能受伤。正确的做法是将拇指贴扶在方向盘的外环上,这样即使方向盘反转也不会伤手。
如果您是一位老司机,也许会说“我都用以上不正确的握姿开了几十年车了,从来没出过任何差错”,但不说明这就是正确的,如果真的有一天有一个事故是因为没有正确握方向盘导致的,那就太不划算了。毕竟开车是一件非常之认真的事情,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找悠然自在的感觉还是在家里的沙发里吧。
正确地转动方向盘手法
方向盘正确的转动方法是(前提是双手在9点和3点的标准位上):向右转动时,左手向上推,右手顺势往下拉,两只手同时用力,当两只手臂即将交叉时候,放开右手,在6点位置左右;待左手推方向盘差大约转动180度左右,用放开的右手去接应方向盘的9点位置。这是在安全为前提下,转向速度最快,单次转向角度最大的方法。
1、搓把
这个动作很常见,在狭小的街道里倒车使用此方法确实简单省事儿,这个动作也没有严格规定不让使用。但是我现在还是把它算到不正确的动作分类里,毕竟这是一个非100%把握的动作,如果在倒车过程中路面稍有不平或者手上有汗造成“搓把打滑”导致刮蹭事故,也是以小失大。
2、掏轮
这个动作的初衷就是为了省力,更多地出现在过去的大公交和大卡车上,因为转向助力比较差劲需要很大的力量去转向。首先现在家用轿车的转向助力已经非常轻便,在转任何角度弯的时都不会花费你多余的力气;第二用掏轮这个动作,手是处于方向盘辐条之间的,有突发情况,方向盘回转也有可能打伤手臂;第三有突发情况时,手也无法迅速回位,导致危险。所以这个有掏轮这个习惯的朋友应该改改了。
松开方向盘回正
这个绝对是个偷懒的动作,而且如果掌握得好,手不用动地方就可以非常均匀的回正方向。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在回正过程中车轮压到不平的路面,相当于车轮在瞬间是处于失控状态的,车头的方向也会产生变化。另外,如果在转弯中有突发情况,由于此时这时手不在方向盘任何点位上,所以躲闪必定也受到影响。
以上就是赫章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驾校不教的知识,正确使用方向盘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赫章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857-3223555
驾校不教的知识,正确使用方向盘相关阅读:
冬季考驾照有哪些好处
每个人学车选择的季节和时间都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讲一讲如果是冬天学车,都有哪些好处呢?
一、学车“非常”体验
冬天练车,教练和学员通常都会提前到达目的地,由于冬天色温较低,需要多留点时间热车。这个时间恰是学员学习冬季保养汽车的好时机。在不同的季节,日常保养的留意事项会有所不同,冬天尤其如此。因此相对别的季节,冬天学到的维修保养知识更加全面。另外,冬天会碰到冰雪路面等情形,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教练会教给学员特殊路面的驾驶技巧等,这些看似考试之外的事情却能使驾驶员受益终身。
二、淡季人少练车机会多
据了解,驾校的季节性特别显著,春秋两季是驾校的旺季,因为天气等原因,夏天和冬天学车的人相对要少得多。正由于学员少,教练和教练车资源比拟显得丰硕。对于教练而言,带的学员少了,相对也会更负责任;学员上车练车的时间也宽松得多。
三、冬天练车其实没那么冷
不要以为冬天练车就超级冷,其实教练车里都能开空调,加是练车的人不多,练车是基本就可以呆在车里。
当然,冬天学车的你可能也会遇到一些极端天气,这时教练可以结合实际路况教你一些应对技巧…如果你选择在冬天学车,不妨看看以下这些冬季学车注意事项。
1如何既保暖又不失灵活?
冬天里怕冷的人类一个个裹得像个粽子,甭说开车,就是哈腰都费劲,如何有效地保暖从而又保证身体的灵活性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上车前可以做一下热身运动,让自己的手和脚能灵活运用。
2.车上可以带个暖水袋或者保温杯,冷的时候可以喝杯热水,暖暖手。
3.服装要注意保暖,但不要穿得太笨拙,以免影响练车。女性朋友,不要穿跟太高的靴子,要穿保暖舒适平底的鞋子。
4.冬季学车穿鞋也有讲究,到了冬天,人们喜欢穿厚厚的雪地靴或是加绒的厚底鞋来保暖,但是穿这样的鞋开车可不方便,驾驶员能否很灵敏的感到加速踏板的踩踏量,主要取决于鞋子的“鞋底”厚度。厚度越大,灵敏度越小。一般学车的时候,最好穿“鞋底”薄的鞋子。
2如何应对车内雾气?
冬天车内容易起雾,对于新手来说,在这个朦胧的环境里开车那就是没学会走就想跑了。怎么解决起雾干扰行车视线这个问题呢?
雾气的原因就是车内湿度过大(人呼吸中水汽比较大),玻璃温度低(因为外部环境温度低),导致水汽遇到冷的玻璃时凝结成雾气。解决办法就是破坏水汽的凝结。
1.开外循环,让车内温度低,水汽自然不凝结。
2.开热风,对着玻璃吹,让玻璃温度升高,这样需要时间比较长。
3.路训如履真冰。
3雪天考试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在遇到雪天考试时候好多学员都要一种恐惧感,万一过不来怎么办呢?
1.雪天,路面的附着力比雨天还小,汽车容易发生划转和侧滑,给行车带来困难甚至危险。因此,驾驶员更要减速慢行,谨慎驾驶以确保行车的安全。
2.起步时要少加油,慢抬离合器踏板,以降低驱动轮的扭矩,适应道路较小的附着力,防止车轮划转,在行驶中要降低车速、加大车距。在交通情况比较复杂的路段,车速不要超过20公里,跟车距离为一般情况下的三倍左右。雪天行驶,不可加速过猛或急转方向,禁止紧急制动。处理情况要有预见性,及早做好会车和超车准备,尽量少用或不用制动,最好使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减速,必要时可采用点制动,一旦发生侧滑应及时松开制动踏板,将方向盘朝着车位侧滑的方向转动,转弯要慢,且半径要大,以防侧滑。
3.雪天驾驶操作的要领:起步注意防滑,行车降低车速,径直紧急制动,加大跟车距离,提前处理情况,增大转弯半径。
4如何缓解疲劳?
由于冬季气温比较低,在车内长时间关紧车窗使用空调保温,往往容易让人产生昏昏欲睡之感。对此提醒大家注意,在冬季关闭车窗的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适当摇下车窗,让寒冷的空气涌入车内,会让你保持清醒。
任何一个季节学车都有他自身的优劣,如果你刚巧赶上冬天学车,不妨多看看我们所说的注意事项,也许能让你少走许多弯路。
以上是有关于冬天学车的一些好处,其实呢,考驾照和技巧并没有什么过多的相关性,主要是看学员们自己适应的问题,时间的规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