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经验交流:先学后付计时收费驾培模式衍生的几个问题

刘俊利2017-10-02 03:04

不否认先学后付计时收费模式(下称“本模式”)所带来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但所衍生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收费是否提高?

据了解,2016年7月,广东省开始实施计时计段收费模式。如果学员能一次性通过驾考的话,要花费近9000元,而传统模式下,学员仅需要6000-7000元便可拿到驾照如果实行本模式,究竟收费有何变化?

1.对大多数人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应当没有什么变化。因为改革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厘清和履行学员与驾校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让驾培市场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2016101日实施的新大纲,如C1降为62学时,学员只要满足最低学时,就可以报名考试。

2.对少数人

但对于部分学车有难度的学员(如年龄大的女性学员等),因为以学时为最低收费单位,学车难度大,学时必然增多,交纳学时费用可能比一次性预收全部培训费用要多。这种效应尽管对部分学员不利,但其合理性不容质疑。因为毕竟在规定的场合、经历了教与学的“市场化公平贸易”过程。

、学员不交费咋办?

先学后付计时收费模式的实行,是基于驾校信誉补偿。显然对于驾培市场来说,属于政策倾斜学员利益。但带来的顾虑不是没有,就是学员学车完毕后,不交费咋办?其实不担心,在有关政策中,已经设计好了必须交费逻辑链”。

1.从微观上

在培训合同(示范文本)中已经提出,学驾人每次完成驾驶操作技能培训,未能支付当次培训费用的(含培训费用未支付成功),培训机构可暂停提供后续培训服务,直至学驾人付费成功学员每次学习一般来说,最多4个学时,相对应的费用大约在500-800元左右。在已经签订合同的前提下,拒绝付费的可能性比较小。否则,将无法进行后续学时的记录。拒绝付费的最大可能性就是永久性不再学车。如果以不再学车为代价拒绝付费,其实还可以从合同法来确保驾校的追偿权利。

2.从学时认可上

国办发〔201588在完成规定培训学时要求的基础上,学员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加培训学时和内容,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培训需求”。意味着学员学习驾驶执行大纲学时规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学时达到学时规定后,方可进行报名考试。因交费受阻学时中断,直接的结果就是不能获得驾培管理部门的学时认可。

3.从培训考试程序上

国办发〔201588建立省级驾驶培训机构监管平台,强化对培训过程动态监管,督促落实培训内容和学时,确保培训信息真实有效。推进驾驶培训机构监管平台与考试系统联网对接,实现驾驶培训与考试信息共享,确保培训与考试有效衔接当学员学时达到规定并得到驾培管理部门认可后,由驾驶培训机构监管平台与考试系统联网对接”,实现学员报考功能。

强化本模式的后果有哪些?

如果强化本模式,优点可观,但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

1.教学碎片化

本模式的设定来源于驾校与学员双方责权利的模糊。但本模式的实施,势必带来教学的碎片化。比如购买西瓜。一个西瓜是一个整体。在购买一个整体的西瓜后,在多人的视野内进行多人分享,是比较合理的过程。但如果你想购买几分之一的西瓜时,你会考虑西瓜的卫生问题。因为几个几分之一的西瓜之间是有联系的。因此有些人,宁愿购买一个整体西瓜也不会购买几分之一的西瓜。

学习驾驶技能也是一样,一个人的驾驶技能的形成,是有连续性的。而且因人的个性不一样,驾驶技能的形成规律也存在很大差异。在教学中,称为因材施教。因此,一个人学习驾驶,不宜频繁更换教练员。否则,将加大学员学习过程。

在实践中发现一人一车制。从满足学员的心理需求看,不否认“学员是上帝”的服务宗旨。但从教学上看,实际上是浪费。作为学员也是一种不成熟的消费观。因为学习驾驶本身是一个边练、边看、边考虑的教与学过程。不是单纯的动作操作过程。有人将训练里程化,也是一种片面的狭隘的思路。

2.简单问题复杂化

作者曾在201527日以《论驾考的简单问题复杂化》指出,驾考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驾驶水平并未提高的考试难度叠加史。其实实行本模式,可能不仅没有便利,亦有增加麻烦的可能。可能有人反对这一说法,认为起码市场化(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了。但市场化是相对的,是基于客观实际之上的市场化。并不是所谓追求微观但又不宜微观的市场化。

当然,改革是一项探索性课题。相信能否在市场化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程序,是国办发〔201588号“便捷高效”要求,也是公众的迫切需要。

以上就是恒通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经验交流:先学后付计时收费驾培模式衍生的几个问题 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恒通驾校报名咨询电话:15111539009,15111539009


先学后付计时收费驾培模式衍生的几个问题 相关阅读:

只要人在车里,违法停车就不贴罚单?这些法律知识你要了解

相信很多司机也听说过这些“江湖传言”:

1、驾驶员在车里交警就不能处罚;

2、车里有乘客,交警就不能贴罚,可以避免处罚。

于是不少车主就开始相信这些“江湖传言”认为车里有人就能避免处罚。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就经常遇到这些车主,认为人在车上就可以肆意停放。即使交警对其进行教育和劝离,他们仍然自顾自的执意停放,以为拿着人在车上就不能处罚的“免死金牌”。

▲人在车里双排肆意违停现状

那么,车内有人,真的就能避免贴罚单了吗?下面,我们来看看违法停车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但是,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

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横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车;

(二)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不得停车;

(三)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米以内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以外,不得停车;

(四)车辆停稳前不得开车门和上下人员,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五)路边停车应当紧靠道路右侧,机动车驾驶人不得离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物品后,立即驶离。

车上有人挨罚吗?

按照法律规定,在允许临时停车的路段临时停车时,应当紧靠道路右侧,机动车驾驶人不得离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物品后,立即驶离。如车上有人,交警可能会适情予以教育,但这并不代表着人在车上就可以随意违停,交警也会依情况予以处罚。

司机在车上竟挨罚?

有些地方,不论你车上有没有人,都不允许停车。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以为车里有人就没事,被罚就不奇怪了。”交警指出,“你停车之前,应该先四下张望一下,看停车地点50米以内,是否有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路、桥梁、陡坡、隧道等,或者30米以内,是否有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火栓或者消防队(站)等,如果有,你就不能停车。还有,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横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车。

就磨蹭一会儿也罚?

有人抱怨,交警让我离开,我不过晚走5分钟,为什么要处罚?城市交通是一个大环境,如果每个人只顾着自己方便,就会给其他人带去不便。城市交通也存在着蝴蝶效应,你晚走5分钟,路面交通可能因此堵塞5分钟。这里堵塞5分钟,1公里外可能就要堵上10分钟。所以,当交警要求你马上离开时,要立即服从指挥,不要用各种理由搪塞,不然交警可因此行为对你进行处罚。

若在严管路段违法停车,无论司机是否在车上,交警蜀黍都可以违反禁令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线、警告标线指示对其处以 100元罚款,记三分。所以,上述提及的都是硬性规定,需要广大车友们牢牢记在心间。

只要开车自律,做一名自律驾驶人。从不怕交警,罚单离您远远哒!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电脑和APP可云同步做题进度
  • 驾考类型
    • 小车
    • 货车
    • 摩托车
    • 客车
  • 资格证类型
    • 客运
    • 货运
    • 危险品
    • 教练员
    • 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