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车前,除了教练的引导之外,自己主动去了解汽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尽快上手,学起来不会那么吃力。
第一
座椅
好的座椅调整,可以让学员保持良好舒适的坐姿,同时保证开车的视野。
调整座椅包括前后移动和靠背角度,尽量调整至方便控制离合、刹车、油门和方向盘。
调整准则:膝盖自然弯曲能将离合踩到底,膝盖不顶到上方;双手伸直搭在方向盘上,腕部刚好在正上方。
第二
安全带
学员一定要养成扣安全带的好习惯,包括平时在场地练车,考试没扣直接不合格。
第三
后视镜
用于观察车身两旁及后方情况。每个人体型、习惯都不同,调整适合自己的观察的角度是很有必要的,科二不调整、科三不观察,很容易丢分。
调整准则:从左右后视镜中看见车身占1/4~1/3,科三车把手在地平线上,科二可观察到后轮轨迹。
第四
方向盘
控制车的方向,一般建议用三九点交叉法(左手在九点钟方向、右手在三点钟方向)
控制准则:无论前进还是后退,想往哪边走就往哪边打。
第五
灯光开关
通常在方向盘左侧有一个拨杆,扭动打开前照灯,垂直上拉变换灯光,水平上下拨动控制左右转向灯。考试时转向灯至少打够3秒。
第六
手刹
向上提拉刹车;按住前端按钮往上轻抬再下压,是松开刹车。
第七
档位
前进使用1~5档,倒车时使用倒挡,挂一档起步,挂档前一定要将离合踩到底。车型不同,各档位位置可能不同,要注意事先观察
控制准则:通常一挡不超过20km/h,二挡5~20km/h,三挡20~40km/h,4挡30~50km/h。
第八
离合器(考试难点)
控制动力的分离与联合,踩是离,松是合,用于起步、换挡及停车。以左脚后跟为支撑点,前脚掌放在离合器踏板上,利用脚踝和膝盖压或者抬。
控制准则:新手建议缓慢抬踩,熟练后只需临近半联动时较慢即可
半联动状态:
1.发动机声音变小,转速表转速明显下降;
2.车辆抖动,且有轻微前冲的趋势;
3.离合器有轻微顶脚的感觉;
第九
脚刹
右脚踩下,用于使车辆减速及停车。速度较慢时,需要与离合一起踩下,否则容易熄火。
第十
油门
右脚抬踩,用于油离配合起步及加速。和离合相反,踩是加速,松是减速。
控制准则:轻踏轻抬
以上就是统一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科二科三练车,必须明白的10个基础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统一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577-88310406
科二科三练车,必须明白的10个基础相关阅读:
夏季行车注意事项
升炎炎夏日,温度节节攀升,汽车容易“上火”,下面是CN人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夏季行车注意事项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1.进车内要先开窗通气
进入暴晒的车内,请不要急着开空调。应该先降下所有车窗或打开车门,然后开大风扇加速空气循环,三四分钟后再关上车窗开空调,这样降温效果更好。另外,由于甲醛的沸点低,高温时其释放量要比平常高出二三成,这使得暴晒的车内甲醛大幅增加,先开窗通气可避免吸引甲醛、苯等致癌气体。也可在停车时把4扇车窗的玻璃门下降2~3厘米,留有空隙的车窗可以发散掉一部分热量。如果不嫌麻烦,也可使用遮阳帘或遮阳车套,能降低8℃~10℃的车内温度。
2.不宜长时间开空调
装有空调器的车辆,密封性能较好。绝大多数人在这种环境中待几个小时就会有头晕、倦怠的感觉,记忆力也会减退,那是因为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同时,车内人员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使车内氧气急剧减少;另一方面上车后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冷凝器压力过大,对制冷系统造成损耗,如果车内已经达到舒适的温度,可以把空调关掉,过会再开;此外,车怠速不动时,最好不要长时间开空调,更不要在车内睡觉,这样可能发生危险。因此,应适当调节空调工作状态,或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透透气。
3.常检测并清洗空调
空调是汽车夏季使用较频繁的部件,也最容易发生故障。如果你的爱车空调不给力,那么,请一定检查空调是否缺氟、是否有泄漏、是否缺冷冻润滑油。此外,冷凝器上附着物过多、压缩机驱动带过松、制冷剂过多或者过少等都是导致空调不制冷的原因。而不清洁的空调系统还容易让驾乘者感染呼吸道疾病。
4.开车戴墨镜颜色不应太深
“夏季阳光直射,强光易让人睁不开眼,很多司机喜欢戴墨镜开车。”交警建议,墨镜可以戴,但要挑选质量过关颜色偏浅的墨镜。据了解,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影像送往大脑的时间,产生“视觉差”,形成“错视”,尤其是遇到信号灯以及由亮处进入暗处时,这种视觉延迟又会造成速度、距离感失真,使戴墨镜的司机作出错误判断,当遇到紧急状况时,反应不及时,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5.不要在车内放置饮用水
瓶装水多半使用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双酚A等物质。尤其是当瓶子放置在温度很高的车内,高温会让聚酯瓶发生变化,导致更多的有害物质析出进入水中,成为健康隐患。
做小实验时,记者发现,烈日下车内温度最容易升高的地方,就是前挡风玻璃下面的仪表台区域。有关专家也提醒,最好不要在这个地方放置香水,容易发生爆炸。
6.应在阴凉处洗车
夏日洗车时,最好在阴凉处洗。杭州博客汽车服务专业人士表示,原因是沾在车身上的水珠在阳光下会产生类似于放大镜的聚光效应,在水珠底部产生更高的温度,伤及漆面。同理,夏日遭遇阵雨后,车主应及时擦干净车身,避免带水的车辆行驶在阳光下。
7.夏季胎压需低于正常胎压10%
夏季公路路面温度高,汽车轮胎如长时间在高温路面行驶,胎内气压增高,此时若轮胎有损伤或薄弱处便极易发生爆胎。轻则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重则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专家提醒,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出车前和停车后应及时检查胎压,如果发现有漏气、鼓包、龟裂等要及时修复或者更换,夏季胎压要低于正常胎压10%左右。
8.不要“开锅时”往里倒冷水
夏天,气缸内的温度迅速上升,严重时甚至会使整个发动机损坏甚至报废。如果在行车路途中遇到“开锅”现象,不要马上打开散热器盖,要先靠边停车等到水温降下来,再往里加水。平时要定期检查散热系统和水箱冷却液是否足够。
9.不要给爱车电子线路增加负担
最常见的汽车自燃事故起因是电线短路,造成电线短路与线路老化有关;其次是一些车主给汽车配备各种附加电子设备,如电子防盗器、高档音响等,增加了汽车电路的负荷。汽车养护专家表示,要定期给汽车做保养,检查发动机、电路和油路,看有无老化和漏油情况。并尽量减少加装或改装,如果一定要改装,应让专业技术人员做专业改装。
10忌疲劳驾车忌心情烦躁
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更容易疲劳。大多数人在炎热季节往往要午休,但从事长途运输的驾驶人员则为了赶时间、抓收入没有时间午休。开车时容易打瞌睡,会引发“高温催眠”现象,以致不能正确估计安全行车距离。
高速交警解释,“当运动速度达到每小时100公里以上,这时人眼的视力将下降一半,导致观察失误的可能性增大。另外,阳光也容易造成视力的误判,对必要的信息发现过迟或根本发现不了,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长时间驾驶车辆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从事劳动强度大的工作、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等。同时,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工作时间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酌量增减。另外,高温下行车,司机心情烦躁,容易造成事故,有着30年驾龄的职业司机杨先生表示,天气热时开车最好准备些毛巾或湿纸巾,准备些人丹等防暑药物,注意情绪的调整,千万不要开赌气车和疲劳车。
11.发现水温偏高应熄火检查
在车辆行车时出现水温表升高且快到红线位置,或是发动机盖突然冒出白色的水蒸气的情况,就说明水箱温度过高。水温过高会造成发动机温度过高散热不良,从而加快活塞的磨损,造成温度变化不均匀,影响到动力性能和增加油耗。
“水箱温度升高的原因有很多,电子风扇高速运转、水箱使用年限长、冷却液不足、水箱有堵塞等都有可能引起。”北京现代湖南瑞特店售后经理余劲柳告诉记者,“如果发现类似问题,在故障原因不明的情况下,最好是立即让车子熄火,等待4S店救援,待故障查清后,才可以再次发动车辆,且应尽量以慢速行驶,防止水温过高造成发动机损害。”
此外,他提醒车主,不要用自来水代替冷却液,因为,它的耐高温性能远超自来水。
12.切忌穿拖鞋驾车
大热天里,很多司机甚至喜欢穿上拖鞋驾车,方便而且凉快。民警提醒,“穿拖鞋驾车很危险,属于交通违法行为,是不允许的。”因为拖鞋很容易被刹车板勾住,离开脚底,当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如果踩油门或刹车时拖鞋容易打滑,很有可能延误刹车时机,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汽车后备箱准备一双平底鞋,驾车的时候穿,下车后再换。
13.远离“堵车烦躁症”
夏季天气比较热,容易使人感到烦躁,请广大车主应当保持良好的心态。“交通心理烦躁症”的产生原因一方面是躯体疲劳,另一方面是由于路况和行人的违法行为。因此,休息好的同时切忌开“赌气车”,可进行深呼吸、简单的头部颈部按摩来缓解烦躁情绪;另外,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以减少噪音影响也是不错的方式。记住,不要在开车时发火,很容易出现交通安全事故。要遵守交通法,文明开车,闻名出行。
14.不能吃太多冷饮
开车时,大部分血液会流到紧张活动的肌肉里去,以供应足够的养料和运走废物,这样,使得胃肠道血液供应暂时减少。如果大量摄入冷饮,就会造成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使血流减少,常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造成肚子痛、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夏季喝冷饮不如喝热茶。喝热茶可使毛细血管扩张、汗孔洞开、汗腺舒张、排汗畅快,有益于散发体内热量,而且茶叶中的茶碱还具有利尿作用,排尿增多,也可带走一部分热量。
15.行车时要格外小心
天热时,人们喜欢打伞遮阳,而为了遮住阳光,伞的高度一般都比较低,挡住持伞人的视线。因此开车时、特别是超车、拐弯时,一定要格外小心。
16.不宜使用气体打火机
盛夏热浪滚滚,有些司机有抽烟解乏的习惯。点燃香烟后一般也会顺手把气体打火机放在仪表台上。这样做非常危险。一次性使用的气体打火机,其盛装液态气体的塑料容器,在40摄氏度以上时,气体会受热膨胀。塑料壳体会因受热而发生爆炸。虽然气体打火机的爆炸威力不大,但在车内和一些油料、易燃物等放在一起时,一旦发生爆炸,很容易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司机不宜使用气体打火机,再说,行车时抽烟也是不允许的。
17.夏季高温谨防车自燃,清理易燃物品
“车内香水、气体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一定要及时清理。”市交警大队民警告诉笔者,这些易燃易爆物品,暴露在高温下,很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
18.注意观察轮胎温度
夏季行车不宜时间过长,应每隔2个小时或行驶一段路程后,进行适当停车休息的同时检查轮胎温度;当发现轮胎因过热而气压上升时,应设法将车停到阴凉处或树荫下,让轮胎自然降温、降压,不可用放气或泼冷水方法来降低轮胎气压和温度。另外,夏季行车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切忌车辆超载超限。
19.拒绝超速行驶
夏季炎热天气行车,路面温度较高,柏油路面会出现泛油、溶化现象,车辆行驶阻力因而增加。车辆载重后超速行驶,轮胎和路面的急剧摩擦,会导致轮胎温度不断增高而引发爆胎事故,遇雨后极易发生侧滑。另外,由于超速行驶,会增加驾驶人的心理压力,而且速度越高,心理负担越重,越容易出现急躁情绪,甚至汗流浃背,操作错误,导致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