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驾考新政下,学员学车考证将产生哪些变化?
1、考C照,总学时比以前少了
新《大纲》对部分车型的培训学时做了调整。
其中,C1证和C2证的总学时分别为62学时和60学时,均比原来的要求少了10多个学时。
而且新《大纲》对每个学时的具体时间也做了明确规定:
①每学时为60分钟,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
②每个学员课堂学习时间和实际操作时间每天均不得超过4学时;
2、先考科目一再缴费,每次培训后按时段付费,培训后学员还可给教练打分
新《大纲》中关于驾考费用与支付方式的规定列明,以后的驾考将施行“先培训后付费”模式。
具体做法:
在学员科目一考试合格前不交任何费用,学员科目一考试合格,并通过报名平台成功报名后,再选择班别并缴费。
在新的《机动车驾驶培训费用构成明细表》中,收费项目被分成5大类,分别是——
①相关服务费用(包含教材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等)
②理论知识培训费
③驾驶模拟培训费
④基础和场地驾驶培训
⑤道路驾驶训练等
其中,后三项收费又细分为普通时段、高峰时段和节假日时段三类,分别标明学时单价。
另外,各地根据要求还要落实一项工作——每次培训后,学员可按时段给教练打分评价,并通过平台缴费,这样有助于提高教练员的服务和教学质量,也方便通过评价对教练能力进行分级。
3、培训里程最低不得少于300公里,科目二和科目三可以一起考
新《大纲》指出,各省应当根据实际对各准驾车型培训里程做出相关要求,但最低不得少于300公里。
新《大纲》中所指学时为各车型基本学时要求,如需增加考试内容和项目的,须相应增加学时。
新规还规定——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应与“道路驾驶”教学交叉融合;
“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
也就是说,学员可以一边进行理论学习,一边上车实际操作练习了,科目二与科目三可以相结合。
这样做不仅节约时间,也节约了驾考成本。
另外,“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交通安全体验等多种方式,课堂教学不得低于6学时。
话说你在考驾照的时候一共花了多少钱?又花了多久时间呢?
以上就是白云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白云驾校:实惠!驾考新规10月1日起实施,最大的变化竟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白云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20-83600000
实惠!驾考新规10月1日起实施,最大的变化竟是…相关阅读:
你还在穿高跟鞋、人字拖开车吗?立即换掉!
日前,北京朝阳区华贸中心地库发生一起惨烈的车祸,一辆SUV车突然失控,冲破墙壁,撞进地下车库的办公室内,事故导致1死2伤。
据目击者称,事故中肇事车辆的女司机在事发时穿着5厘米高的高跟鞋,疑似油门当刹车操作,导致惨剧。
夏天的到来,颜色亮丽的高跟鞋成了不少爱美女士的必备品,但女司机在开车时如果穿着高跟鞋不仅影响踩踏制动板,遇到突发情况,还会延长车辆的刹车距离。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不过穿高跟鞋、人字拖到底影响有多大呢?来看看记者做的一个小实验。
实验:哪种鞋开车最安全?
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些女性偏爱穿高跟鞋,有的人则喜欢穿人字拖或者坡跟鞋,甚至会穿着这些鞋来开车。那么,穿着这样的鞋开车有多危险?
记者找来几款鞋跟高度不同的鞋进行了一组相关实验。记者分别穿上6厘米的细跟高跟鞋、厚度为1厘米的人字拖以及鞋跟厚度为2厘米的平底运动鞋进行了尝试。实验中,车辆开到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然后进行刹车。
鞋跟约6厘米的高跟鞋
实验中,记者先将右脚轻轻放在制动踏板上。记者注意到,由于高跟鞋的鞋跟较高,将脚掌搭在制动踏板上的时候,整个脚面几乎竖起,当右脚用力向下踩踏制动踏板时,记者发现,细细的鞋跟正好卡在了制动踏板与车内地面之间的空隙里,导致制动踏板仅能稍稍踩下。
而当记者移动右脚,在制动踏板和油门之间来回转换时,却因为鞋跟的阻碍十分不便,要想顺利转换踏板,只能先抬脚从一个踏板上离开后,再重新踩在另一个踏板上。
厚度为1厘米的人字拖
人字拖的鞋底较软,而夹在脚趾处的固定位置比较松滑,当右脚在制动踏板和油门之间来回转换时,因为松滑,鞋子经常滑脱,反而影响刹车的反应时间。
鞋跟不到2厘米的平底运动鞋
当记者的右脚在制动踏板和油门之间来回移动时,即使在脚后跟着地的情况下,前脚掌依然可以顺利地进行转换,而且反应时间迅速。
实验结果:刹车距离短更安全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显示,开车时的刹车距离不仅和鞋跟的高度有关,还跟鞋子是否跟脚有关。
其实,对于不少司机而言,开车时,刹车距离和遇到突发情况反应时长十分重要。
在同样的时速、车辆以及道路条件下,穿高跟鞋、拖鞋时的刹车距离明显要比平底鞋长,这意味着行车安全系数将会减弱。如果遇到突发情况,穿着高跟鞋,极有可能会出现鞋跟被卡、踩不到刹车的情况。
因此,在日常驾驶车辆时,司机不要穿高跟鞋以及一些容易将脚后跟抬高的鞋子,以免因脚后跟不能着地,脚掌无法用力,导致出现刹车系统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危险情况。
建议爱美的女司机在车里常备一双平底鞋,开车时尽量别穿高跟鞋等容易影响行驶安全的鞋。
开车时还有哪些危险动作
开车时打电话、聊微信
虽然禁止开车打电话已经纳入交通法规当中,但还是有很多人并不在意。打电话的危险之处一共有两点。一是打电话会分散开车时的注意力,使驾驶员一心二用,加之如果是重要事情,可能会进行大量的思考,完全忽视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就是如果把电话拿起来打,或者按蓝牙接听,势必会使视线离开驾驶区域,仅仅一两秒的时间,车辆就会移动较远的距离,所以容易造成危险。
现在有事没事发个微信是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开车发微信相比打电话更容易造成危险。因为手机解锁、进入微信、找到联系人、打字或者语音远比打电话时视线离开驾驶区域时间长得多。
开车时吃东西、喝水
对于上班族来说,早上的时间总显得紧迫和凌乱,而早餐的选择基本上就是路边有什么就吃什么。很多车主为了节约时间就会选择一只手开车,另一只手拿着早餐边开边吃。这种吃法非常容易造成因注意力不集中被食物噎住,而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这些食物很可能就不是噎住那么简单了,而是呛进气管内造成更严重的危险。
喝水是比吃东西更加危险的行为,因为驾车喝水时,一旦急刹车或者发生紧急事情,很可能就被呛到。如果是喝茶水或者热饮,那么也可能造成烫伤。所以吃吃喝喝还是停车!
开车时设置导航
据了解,有相当多的车主在设置导航的时候喜欢边开车边设置,而设置导航的方式一般都是拼音或者手写的方式,使用手机导航基本上也是这两种方式。
这种操作,其难度和注意力的分散程度甚至要超过打电话和聊微信,可以说是比较危险的行为。建议还是先进行规划再开车比较安全。
边开车边化妆
对于不少女司机而言,爱美是天性,为赶时间,有些女司机喜欢一边开车一边“对镜贴花黄”,在路上抹下口红,或者在等红绿灯的时候涂个睫毛膏,或者将挡板的镜子翻下来照一照看看妆容,这样看似节省了时间,但实际上隐藏着不少危险。根据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43%的女性上班族为争取时间,在开车途中化妆,每年导致45万起大小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