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几年换车的问题,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打算。那么,换车的时间不同,实际上的消费、收益也是不同的。那么,一辆车开几年,换车最划算呢?
10年以上,基本卖不出去
10年的车,您直接给开到报废吧,或者您可以去4s店直接报废。因为置换的话,价格也不会高!
在二手车市场,十年以上的老车,即便是大众帕萨特这种经典的车型。愿意收的人也极少。没什么人愿意要!即便要,价格也是很低的!这样出售的车型,价格如同卖废铁。并不会得到什么收益!
第3年,或者第6年卖车最划算
按照业内的说法,也就是二手车的基本市场规则,有个十年折旧法!
即:前三年,每年折价15%!第四年到第六年,每年折价10%!最后三年,每年折价5%!第十年我们另算!
我们按照时间来算算价钱,一辆车的购入价格是10万元!
第一年:10×0.15=1.5万 10-1.5=8.5万
第二年:8.5×0.15=1.275 8.5-1.275=7.225万
第三年:7.225×0.15≈1.08 7.225-1.08=6.145万
也就是说,3年下来,我们的车可能还值6.2万!
这个时期,买车或许是比较划算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一阶段,新车的价格还不至于有太大的变化,换句话说,车价还没有跌太狠!另外,车辆也不是很旧,可以说,还是个半新车的程度。也有些朋友会选择二手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座驾!
车辆使用到了第6年,卖车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一时期,车已经不是新车了。但是,有些仅仅需要代步的朋友,可能会选择一辆旧的二手车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时,车也不至于到没人要的旧车程度。因此,往外出售还是比较划算的!
二手车价格和什么有关?
上边我们说的十年折旧法则,虽然是一个大的方向,但是,一辆二手车的价格,还是会受到别的因素影响的。第一,品牌。市场保有率高,也就是该品牌车型比较多,价格就会高。反之,则价格低!
新车价格比较坚挺,不怎么降价。那么其二手车的价格也比较高!另外,保养和使用状况,有没有出现过事故,都是评判一台车价格的重要因素!
总结
通过上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辆车,如果您没有卖出去的打算,那么,开到报废是最划算的。因为,价格越来越低,折旧率也是越来越低的。不换车,少去了换车的钱,那比较划算!
如果您想卖掉您的车,那么第三年、第六年就是不错的选择了!根据折旧率,这两年买车的价格也是相对划算的,更为重要的是,您的车会被大家接受!
以上就是浏阳环球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车开几年卖最划算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浏阳环球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731-3652222
车开几年卖最划算相关阅读:
驾校教练比较普遍的驾驶“错误”
当你拿到驾照,可曾想过教练教你的开车技能有些错的。
这不是教练的错,因为他们的一些驾驶方式在十年前是对的。
但现在他们错了。十年之内,中国的轿车性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原来很多的“绝活”,在车辆电子系统的突飞猛进之下已经变得多余;一些经验,在汽车工艺日趋精密的今天也成了错误。
“普遍的问题”显然不如“普遍的错误”令人惊心。下面是驾校教练比较普遍的“错误”。
第一错:低转进挡现象
这是95%以上教练都在犯的错误:“车一动就换二挡,尽量进挡”。驾龄越长的老司机和教练,越固执地认为应该这样驾驶,他们往往在发动机转速1600-1800rpm时换挡。一位车友驾车非常小心,很少超过2000rpm,因为他的教练谆谆教诲“低转可以省油,对发动机也好”,但他的帕萨特只行驶了5000多公里就发生发动机抖动、气门积碳。
形成原因:过去中国的发动机和整车,从材质、设计,到工艺水平和调试水平都无法接受高转速和高速度的考验,所以只能低转速低速度。同时,从物理摩擦理论上,高转速的发动机磨损要比低转大;而且,低转进挡在某些短时测试中是相对省油的驾驶方式。
错在哪里:
1.目前的发动机本是按照在较高转速下工作设计的,各种部件的动平衡和转动惯量等参数也都是以高转速下为参考值设计,发动机材质和精度已经不需要“低转保护”。如果发动机长时间在非正常的低转工作状态下工作,内部机件的负荷和磨损自然增加,抖动和叫杆儿现象经常发生。
2.发动机长期低转会造成燃烧不充分,有些部位会有积碳,有些部位会被粘粘乎乎的没有完全燃烧的油渍糊住,进一步造成燃烧的不充分,恶性循环之下油耗会上升。
第二错:点刹现象
一些有经验的教练会教一些绝活,如“点刹”―――以尽量快的频率踩刹车并松刹车再踩刹车,如此往复。他们会声明在雨天可以避免急刹车时车辆旋转或翻车。
形成原因:原来的汽车基本没有配置ABS(防抱死系统),一刹车车轮抱死,车辆会基于惯性前冲,“点刹”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车辆在某一点承受的同向力,并可在点刹过程中小幅改变行驶方向,避开障碍物。
错在哪里:现在ABS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车的标准配置,在紧急制动时,电子控制每秒钟“点刹”10-18次。在有了电子辅助之后,人为“点刹”已属多余。
第三错:过弯带刹车现象
由于制动的提前量预留不够或者根本就是意识缺位,很多教练习惯在弯道前略减速,而将主要的减速时间留在弯道中。
形成原因:这是人一种本能的习惯,由于弯道带来人对速度的谨慎,从教练到学生一般都会习惯在弯道中踩着刹车,以使内心更为踏实。
错在哪里:入弯带刹车会导致左右轮的刹车皮磨损有明显差异,长期入弯制动会影响车辆的制动平衡性。车辆在入弯时,摩擦力已经具有减速功能,但各轮所受的力是不一样的,制动将加大各轮之间的力量差别,影响车的左右平衡,加大了侧倾幅度。
第四错:踩完离合踩刹车
现象:为了避免新手或学员在驾车过程中“死火”,教练通常会将“半联动”方式扩大化,让学员多踩离合,碰到情况急刹车时,先把离合踩到底,再踩刹车。一些人在下山的长坡时,不自觉地采用了这样的方式,以预防碰到紧急情况时制动“死火”。
形成原因:新学车者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因来不及踩离合而“死火”,教练也因心疼自己的车要经常“重启”,经常强调学员要“注意踩离合”,导致学员一碰到情况就踩离合,甚至有些学员左脚一直不敢完全离开离合踏板。
错在哪里:左脚在正常行驶时不完全离开离合踏板,车略有颠簸,就会影响离合片的接触,既缩短离合片寿命又损耗动力;先踩离合再踩刹车,就是放弃了发动机制动,等于“空挡滑行制动”,将刹车任务完全交给了制动系统,这在下坡时尤其危险。完全靠制动系统制动,刹车皮会越来越热,如果坡度较长较陡,刹车皮热衰减可能导致制动失效,酿成悲剧。
第五错:听音升挡现象
教练总是习惯教学员,“听到发动机声音到了那种嗡嗡的程度,就要升挡了”。
形成原因:原来大部分车没有转速表,而且发动机承受的转速也较低,转速略高就能听到明显的发动机轰鸣声。在车型和发动机特征比较单一的情况下,这种判断方式是“经验之谈”。
错在哪里:不同发动机的运行情况不能简单根据声音来判断。教练所说的发动机声音的“这种程度”,在不同车型上的发动机转速相去甚远,较好的发动机在4000rpm以上的声音也不让人觉得难听,达不到“那种嗡嗡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