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有形形色色关于汽车的谣言在散播着,不知道你有没有被忽悠过了,下面来看这些谣言排行榜。
TOP 1:2015年要执行新的《机动车驾驶证使用规定》
真相: 这个谣言从去年底一直传到8月份,如果真有新交规出台,交管部门会通过官方渠道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和普及,不会只通过网络传播。
TOP 2:2015考驾照不得超过3800元,违者罚200万
真相:这则“考驾照只要3800元的消息”来源是湖北黄冈2014年出台的一则新规,仅限在湖北黄冈本地实施。经过网络段子手的改编,在社交媒体疯狂传播。
TOP 3:考驾照即将新增科目五考试,又加了!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驾考行业政策的不断规范、调整和监督,考取驾照难度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称,今年可能增加一项考试科目:即高速模式考试。
真相:目前交警部门未接到驾考增加科目的通知,仍按原规定实施。提醒大家不要盲目相信网上传言。目前尚未接到要增加科目五考试的通知,现仍按照2013年起实施的公安部123号令相关规定。
TOP 4:机油添加剂能防止烧机油
真相:这是不可信的。发动机烧机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活塞环损坏导致汽缸漏气,机油窜入燃烧室,加添加剂反而导致发热和加剧磨损。
TOP 5:后备箱放的水不能喝
一则帖文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热传:“千万不要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装水!瓶装水随车子在太阳下暴晒后,会使瓶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危害健康。尤其是当瓶子放置在温度很高的汽车后备厢里时,高温会让聚酯瓶发生变化,导致有害物质渗透进入水中,危害健康。”
真相:瓶装水的瓶体PET中一般不添加增塑剂这种物质,正规厂家生产的水瓶不会释放甲醛等物质。PET的稳定性是由聚酯材料的聚合度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当温度小于120℃时,PET材料是十分安全的。而汽车内显然达不到如此高温。
TOP 6:遮住车牌小圆点可令电子眼失效
据说把车牌第一个字母后头的小圆点去掉,电子眼缺少了对焦点,就拍不清你车牌照号码!
真相:电子眼拍摄不是光对焦小圆点,是个整体拍摄,小圆点是间隔符号,去掉意义不大,如果涂改字母和数字就触犯法规了。文明行车才是正道。
TOP 7: 97号油更好、油耗更低
你是否听过“油加好一点,车子动力会更强,油耗会更低”,“97号对于发动机保护更到位,将来汽车转手价格更高”这类推崇更高标号汽油的言论。
真相:93号油和97号油的“基础”是一样的,只是添加剂多寡的区别。所以,加什么汽油,就看车辆要求,如果可以加93号,完全没必要加97号。
TOP 8:钢板厚才安全
几乎所有的国内消费者或是汽车爱好者都听到过这样的说辞,甚至很多人以此为购车箴言。其实,这是一种对汽车安全的误区。
真相:车身的结构是发生碰撞时决定安全的最主要因素,而不是车身钢板的厚度。因此,单纯以车身表面钢板厚度和车系来判定车辆安全性,并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