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号灯中黄灯的作用是警示,表示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通行。
在红灯和绿灯转换之间使用黄灯,一是警示,提示司机注意,信号将要转为红灯信号,要及时停车。二是提供延时缓冲过渡时间,让司机根据车速,路面情况等,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在路口前停车,或者继续前行通过路口。
黄灯显示时间的长短很有考究,要根据允许上路最大载重车辆重量,允许最高行车车速时最长可刹住停车的刹车距离,路面坡度大小,最远可见信号灯距离,路面条件等因素,来决定黄灯显示时间。原则是,以最高限速行驶时,见到转换信号为黄灯而必须在进入路口前。
安全地停住车辆所需的刹车距离和刹车时间越长,黄灯的显示时间也就越长。简言之,越难刹车停住车辆,黄灯显示时间就越长。以便让司机有足够的安全时间,灵活处置该停还是该走。
有时候,为了让司机能够在较远的距离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方路口信号灯状况,还会在距离路口前较远的地方加装黄灯辅助灯。该黄灯辅助灯信号显示与前方路口的黄灯同步,以闪烁黄灯显示,提醒司机注意前方路口信号情况,及时做好停车准备。比如,在加拿大,我们经常看到,在面对下坡路口前,在拐弯路口前,在一些时速较快的路口前,在一些视野不太好的路口前,都会有加装专门的黄灯辅助灯。
有时候,为了确保路口清空,安全可行,一些路段的路口红绿灯信号互换时间还专门设有一到二秒甚至更长的停顿时间延时,以防止因抢路抢行造成交通事故。
如果黄灯只允许已经进入路口的车辆通行,不允许没有进入路口的车辆通行,取消了黄灯作为提供延时缓冲过渡的作用,司机既无法预料何时绿灯转换成黄灯,也无法确保车辆在显示黄灯前安全停车,缺乏明确的道路行驶信号指引,无所适从,势必引起行车隐患。
通过以上的陈述,可以清楚地知道,交通信号灯中黄灯的作用,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