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高速公路防御性驾驶知识分享

开车技巧2016-01-29 17:36

笔直的高速公路尽头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给柏油路面镀上一层耀眼的金色,于是你戴上墨镜,扭开音响,驶向远方的风景……这样的镜头在电影中常见,可事实上高速公路驾驶远没那么惬意,而且一旦出现事故,极容易车毁人亡,需要驾驶者加倍注意。

但是在高速公路上驾车,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则很难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处理。同时,由于车速较快,出现事故后带来的人身和财产伤害往往更加严重。本文除了要提示广大交通参与者注意文明驾驶外,还建议广大车主提高自身的驾驶技巧。

高速公路防御性驾驶知识分享

一、别死盯着前方

很多司机进入高速公路后,眼睛一直盯着前方。这种驾驶方式是不正确的,长时间凝视远方,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出现眼睛酸胀等不舒服的状况,这时驾驶员地视力会下降。医生提示,当眼睛出现酸胀等不舒服的情况时,可以采取转动眼球、停车闭上眼睛放松一下或做眼保健操等方式进行缓解。

高速公路开车注意事项

同时,由于长时间凝视前方,大脑长时间处理同一方接收的单一信息,也容易导致反应速度下降。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平直的高速公路一眼望不到尽头,车辆达到规定速度后,只要握紧方向盘,便不需要其他操作,时间稍长便会出现疲劳,所以应该格外注意。

那么如何正确观察自己周边的情况呢?防御性驾驶课程中要求驾驶员要尽可能了解自己驾驶车辆周边360度范围内的情况。具体观察顺序是,视线从前方转到左侧车窗、左侧后视镜观察车辆左侧和左后方情况后,转到仪表盘、后视镜观察车辆行驶情况和车辆正后方情况,再转到右侧车窗、右侧后视镜观察车辆右侧和右后方情况。如此循环,每个循环过程在6秒~8秒内完成。这就要求驾驶员观察任何物体所用的时间都不能超过2秒钟。

此外,由于车辆设计本身存在盲区,要求驾驶员要格外小心盲区内可能出现的危险。这里有个小窍门儿,为了尽可能减少盲区面积,驾驶员应该学会调整后视镜,因为绝大部分后方信息都是通过它们获得的。具体调节方法是,驾驶员坐在主驾驶的位置,将头偏向左侧,将左侧后视镜调整到仅能看见一点左侧车尾为止的位置;调整副驾驶位置后视镜时,司机头部应在车辆中间位置,同样将后视镜调整到仅能看见一点右侧车尾的位置。这样调整后,很多驾驶员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但是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盲区的面积。同时,很多车主购买小的凸透镜粘到后视镜上,也能够起到减少盲区面积的作用。

二、跟车要把握好距离

很多朋友自驾游的时候,喜欢邀上好友结伴而行,几辆车同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必然会涉及到谁先谁后的行驶问题。那么跟车应该保持多远的距离呢?防御性驾驶课程中指出,4秒左右的跟车距离是合适的。那么何为4秒距离?又如何操作呢?

高速上4秒安全距离如何计算

4秒距离,是指你与前车的距离是当前车速下,车辆4秒钟驶过的距离。就我国而言,高速公路限速120公里/小时,经过简单计算,即可得出每秒钟驶过的距离约30米,4秒距离就是120米。具体操作时,你可以选择路边标志物,可以是路标、树、指示牌等,当前车车尾驶过标志物时,你开始数数0001、0002、0003、0004(人的正常语速每秒约读4个数字),如果你还没有数完,车辆已经驶过该标志物,说明你与前车的距离过近,应该适当拉大距离。此外,跟车时不要紧盯前方车辆尾部,应该向上文提到的那样,循环观察车辆周边的情况,以确保安全。同时,要养成变更车辆行驶状态(提速、减速、变道等)时观察车辆后视镜的习惯。因为马路上不止你一辆车,你的操作同样可能对他人造成威胁,如果对方处置不及时一样会出现事故。

如果你遇到后方车辆跟车过紧时,也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如果在车速和周围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加速拉大与后车的距离;也可以稍微踩一点刹车(注意不是真踩),让刹车灯亮起,提示后方车辆与你适当拉开距离。如果两种措施都没有效果,那么你就只能视它为自己的拖挂车辆,保持与前方车辆较大的距离,一旦有情况发生自己也有足够的距离来处理。千万不要与后车斗气,出现急刹、急加速等驾驶行为,这时候任何高超的驾驶技术都没用,一旦发生事故双方都会有损失。

三、眼光要足够远

之前,有车主打来电话询问如何开直线,我们一直认为这是恶作剧。在反复几次之后,才终于确定,他确实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这个看似简单得有些可笑的问题背后,我们同样发现有些司机上高速公路后,不知道眼睛该看哪里,有时紧盯着正前方,有时候又观察着近处的道路。

怎么判断十五秒的距离

观察车辆前方15秒距离内的交通情况

防御性驾驶课程要求驾驶者要尽可能远地观察远处的路况,以保证自己有足够时间能够躲开、避让路面上出现的危险情况。通常,市区内驾驶时,会要求驾驶者最好能够看到第二个路口红绿灯以外的交通情况。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则要求驾驶者能够观察车辆前方15秒距离内的交通情况。所谓15秒距离,同样是当前车速下,15秒钟车辆驶过的距离。那为什么是15秒距离呢?因为驾驶者从发现、认知、分析,再到做出正确判断需要6秒~8秒的时间;做出判断后,还需要6秒~8秒的操控实现距离。所以,驾驶者应该将视线引导到15秒距离外,才能够尽可能地避免突然停车、交通事故等给自己造成的伤害。

驾驶者除了要将视线引导到15秒的距离外,还应该向上文中提到的尽可能避免将视线长时间停留在同一目标上。要尽可能全面地观察车辆周围的情况,包括你所在车道的情况和整个交通系统的情况。注意高速行驶时尽可能不与其他车辆长时间并排行驶;遇到大型车辆阻碍自己视线时,应该更加小心地观察前方情况,时刻牢记超车是危险的行为,必须超车时要做好准备;前方车辆突然减速空出车道时,不要贸然加速通过。

最后,所谓防御性驾驶,是一套实用技巧。让您在驾车时能准确地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引发的危险,使自己处于安全有利位置,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远离危机。

驾考宝典温馨提示:

在我国,平均每1分钟会有1人因车祸而受伤,每6分钟就有1人因车祸而死亡,道路交通事故高居各种意外死因之首。超过95%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人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引发的。近期更是有报道称,4、5年驾龄的货车司机事故率最高。可见,驾驶技术与安全没有必然联系,所以千万不要迷信自己的驾驶技术。老人常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也希望每个交通参与者都紧绷神经,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给亲人、朋友造成伤害。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电脑和APP可云同步做题进度
  • 驾考类型
    • 小车
    • 货车
    • 摩托车
    • 客车
  • 资格证类型
    • 客运
    • 货运
    • 危险品
    • 教练员
    • 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