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事故频发倾向者不宜开车 学开车先过心理关

学车动态2015-01-27 16:55

学车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不仅仅要有过硬的驾驶技术,更要过硬的心理素质。有的人适合开车,而有的人虽然驾驶技术没问题,但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开车上路遇见人多就紧张,实实在在的马路杀手,所以心理素质对驾驶员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驾照申领规定不适合开车人群有哪些

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二条: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另外,除了患有可能影响驾驶人精神和肢体活动病症的人群之外,吸毒、色盲人群也不适合开车。

除了基本的生理条件外,取得驾照还需要经过层层考试关,但即便是生理和技术都过关了,有些人因为心理问题还是不宜开车。

  事故频发倾向者也不宜开车 学车前先做心理测试

有关研究认为,决定一个人是否适合开车。除了智商因素,以及体格、体力、感官能力、身体内部器官等生理因素外,驾车人还应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从心理素质层面而言,学车14年的王女士即使拿到驾照,恐怕也是属于有“事故倾向性”的人或者“麻烦制造者”,这类人不宜开车,或者需要做心理矫治再考虑开车。

据研究,我国有6%-8%的人制造了30%-40%的事故。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三次以上的交通事故,就叫做‘有事故倾向性’的人或者叫‘麻烦制造者’。

科学家通过对大量事故案例研究,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少部分这样的人,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出事故次数比其他人多得多。因此,有的心理学家提出一种称为事故倾向性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事故与人的个性有关。某些人由于具有某些个性特征,因而比其他人更易发生事故。换句话说,即这些人具有“事故倾向性”。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性格特征

事故频发倾向者有哪些特征?这类人群一般是感情冲动,容易兴奋;脾气暴躁;厌倦工作,没有耐心;慌慌张张,不沉着;动作生硬而工作效率低;喜怒无常,感情多变;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极度喜悦和悲伤;缺乏自制力;处理问题轻率、冒失;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等。

一些遇事容易惊慌失措、或者临场反应能力极差的人,也是属于有事故倾向性性格特点范畴。国际交通医学学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认为,如果事故频发倾向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要避免开车,即使开的话,也要开得慢一点,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心理测评机制还未引入我国驾考测评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已突破3亿。而随着这个数字的迅猛增长,潜在且“天生”的“马路杀手”将越来越多。防范马路杀手,除了依靠制度重拳治理驾考腐败乱象,加强学员技术外,提高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驾考人的心理测评机制也亟待引入,不断完善驾考制度。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电脑和APP可云同步做题进度
  • 驾考类型
    • 小车
    • 货车
    • 摩托车
    • 客车
  • 资格证类型
    • 客运
    • 货运
    • 危险品
    • 教练员
    • 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