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动物一直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因为动物具有能动性,能够能动地控制这个世界,能够能动地得到自己想要的,来满足自己的生存,在人类出现后,这个特点被扩大化,人,不但具有能够控制世界的力量,而且还有着控制别的生物,包括别的动物的力量,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能够利用工具,会利用合理的工具。
现代社会来看,科技的发展,就是为了满足人类利用工具的优点,我们利用工具就是为了减少人类的活动,代替人类,减少人类的活动。
人类发明汽车,就是为了代步,减少人类的步行,这样很节省时间,这是我们发明汽车的初衷,但是现在的社会却不同了,人类发明汽车,不仅仅是为了代步,而是为了炫耀,为了让自己在别人面前更有面子。这样的心态就导致了开车的人越来越嚣张,开豪车的人更是。所以在马路上,大家都是互不相让,人不让人,车不让车,车不让人!
人与车的关系主要发生在两个地方,一是交叉路口,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国家,在交叉路口不可能对每个方向都设红绿灯指示,大多数的路口都按传统规定:机动车无论遇红灯还是绿地均可以右转弯,遇绿灯可以左转弯,在这时候,人与车就会遭遇,因为当与行人平行的机动车遇绿灯时,人行横道正好也是绿灯,按说行人通过是绝对安全的。在欧洲,右转弯的司机和对面来的左转弯的司机便放慢速度,并特别注意人行横道上的行人,当你将行未行犹豫着的时候,司机总是向你摆摆手,示意让你先过。必须承认,这一点在我国做得相当不好,作为司机,喜欢跟行人抢,一副机动车优先的脸孔;作为行人,在红灯时还要抢过人行横道,从而堵住横向车辆。人与车发生关系的第二个地方是车辆较少和较窄的马路上,在很多欧洲国家,这些地方往往没有红绿灯,这时司机加倍注意行人,决不和行人抢行。
“抢”在交通行为中是最要不得的,早就亮红灯了,车还要抢着过,红黄灯刚亮就抢着过,有的只是估计快要亮红黄灯了就抢着过。行人也有同样的毛病,人行横道上已是红灯还要继续过,弄得横向车辆只好停下来,更有甚者:红灯时照样见缝插针过。还有,碰到红灯,许多自行车不爱停在停车线以内,而非要挤到人行横道的前一根线上,且横向摆开阵势,有时甚至占据了大部分马路,弄得行人无法走路,又常使横行的机动车很难拉出左转弯的半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道路没有人家发达。其实,欧洲也不尽是宽敞大道。记得那天我们坐车从挪威的奥斯陆到约维克去,这条路大概有180公里长,路并不很宽,来去共3股道,根据不同路段的不同车流量,一会儿去的方向两股道,来的方向一股道;一会儿又变成去的方向一股道,来的方向两股道。鲍尔先生说,这种筑路方式在北欧较为普遍,如瑞典、芬兰等都是这样,既经济又实用,交通却照样畅通。
遵守交通规则,既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也是为了让我们这个社会更加有规则,有道德。小易助您一路平安。
本文系驾考宝典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