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大四学生利用微电台组织驾考作弊 系学生会干部

驾考秘籍2014-06-09 16:37

说起利用高科技手段组织作弊的犯罪团伙,人们通常会认为是一群有着丰富社会经验的“老江湖”。然而,前不久,本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和襄城公安分局联合破获的一起驾考作弊案中,犯罪嫌疑人竟是本市一名在校大学生。而且,作为学生会干部的他,还未毕业就已拿到一家国企的签约合同。

\

车管所院内惊现“微电台”

5月15日上午,市车管所一名便衣民警在巡查时,发现一辆悬挂贵C××176牌照的黑色现代轿车十分可疑。

该车停在车管所办公大楼后面的停车场内,透过车窗玻璃,民警发现车内有人正在使用对讲机。

不远处就是驾考科目一考试现场,是不是有人利用无线电装置向考生传输答案?

发现可疑行迹后,便衣民警并未声张,待增援民警赶到后,他们一同上前,将车上几名男子控制住。

民警当场在车内发现了对讲机,微型摄像头,还有大量无线电作弊装置,俨然是一部“微电台”。

经审讯得知,3名男子中,有两名是即将参加科目一理论考试和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的考生。另一名手持对讲机的年轻男子,则正在指导考场内一名考生答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民警,3名男子都惊呆了。事实上,对于这名年轻男子的调查,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开始了。

利用无线电设备传输答案

市车管所民警张鑫介绍,今年5月初,在科目一考试过程中,考官发现有考生在使用无线耳机作弊,但没有逮住幕后操作人员。

考虑到背后肯定有人在组织作案,车管所决定派民警暗地侦查。让民警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10天,考场周边再度传出无线电波,他们很快锁定这辆贵州籍嫌疑车,现场逮住了幕后操作人员。

那么,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作案团伙,他们又是怎么盯上驾考学员,采取什么手段来作弊的呢?襄城公安分局檀溪派出所迅速对作案嫌疑人展开进一步审查。

据作案男子介绍,他从网上购买摄像头、微型耳机、对讲机以及发射装置,学员用微型摄像头将考试题目传出,他则在电脑上答题,然后通过对讲机发出信号,反馈到作弊学员戴的袖珍耳机中。

作案者竟是一名大四学生

通过审讯,让民警唏嘘不已的是,作案者竟是一名大四学生,还是一名学生会干部。

这名男子姓张,今年24岁,贵州人,为何会千里迢迢来到襄阳作案?随着调查的深入,张某交代自己是本市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还是学生会干部,早在今年2月就与一家国企签订了就业合同。

这样一个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如何会走上组织作弊的道路?

原来,早在去年,张某就在学校附近一所驾校报名驾考,并顺利通过了考试,拿到驾驶证。今年3月,他在网上搜索电子产品时,无意中发现有类似微型摄像头和无线电发射装置出售。联想到自己在驾校学习时,不少人苦于科目一理论考试和科目三的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难以通过,便萌生了通过作弊帮人过关,从中收取好处费的念头。

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张某很快将购来的装置组装调试成功。为了寻找掩护,作案前,他又特意回家将家中的轿车开到襄阳。在经过简单测试后,张某便第一次开始尝试替人作弊。

作弊成功收费600元不等

张某交代,作弊工具调试成功后,他开始物色“服务”对象,重点将目标放在那些岁数较大、记忆力较差的驾考考生,帮他们作弊通过科目一和科目三考试

由于考生摄像头没有戴好,传出的题目并不完整,张某的第一笔业务以失败告终。在研究设备该如何使用后,张某又反复在网上模拟答题。

重新调试好设备后,张某开车来到车管所寻找目标。很快,他便物色到了一笔业务,拿到了600元好处费。

从今年4月开始作案至案发,张某总共帮人10多次,其中,6人成功通过考试,每人向张某付费600元不等。

就在民警查询张某的同时,还有考生在不断给张某打电话,“预约”考试。

民警提醒:驾照理论考试关系到驾车安全,千万别为了通过考试而投机取巧,认真学习才是正道。

对于已经查证的作弊考生,车管部门将取消其考试成绩,这些考生一年之内,不能报考机动车驾驶证。

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后电脑和APP可云同步做题进度
  • 驾考类型
    • 小车
    • 货车
    • 摩托车
    • 客车
  • 资格证类型
    • 客运
    • 货运
    • 危险品
    • 教练员
    • 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