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10月1日起施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发布的新版《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对此,福建省运管局予以解读,发现新大纲进一步优化了原先的大纲,重点修改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结构调整,更好地符合驾驶技能形成规律。取消原有的培训阶段概念,淡化培训先后顺序的要求。大纲共分为4个部分,其中“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与“道路驾驶”教学可交叉融合,“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更加符合驾驶规律。
第二是学时调整,更好地适应差异化培训的需求。取消对每项教学内容的具体学时的限定,只对每一部分(科目)的总学时进行要求,便于驾培机构和教练员根据学员个体情况进行教学安排,均衡各训练项目之间学时安排,解决差异化培训的现实需求问题。
第三是内容调整,更加符合驾驶培训的实际要求。对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日志进行调整,改变原有科目一理论知识学习应采取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交通安全体验等多种方式,倡导课堂教学与远程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不得低于6学时)。同时,增加了培训里程不得少于300公里的要求。
小编对比旧版《大纲》,发现新出炉的《大纲》有以下新变化:
科目名称改变
老《大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二、三阶段,第三阶段包涵需要单独考试的安全文明驾驶。新《大纲》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安全文明驾驶常识。
C1、C2车型的学时减少
较2013年发布的老《大纲》,新《大纲》对C1、C2的整体学时要求分别减少16、18个学时。基础和场地驾驶(原科目二)减少了8个学时,道路驾驶(原科目三)学时没有变化。
培训过程的有效教学时间明确
老《大纲》规定一个学时为1个小时,各地具体教学学时不一致。新《大纲》明确每学时为60分钟。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
不再细分各部分培训子项学时数
老《大纲》中明确规定各个教学部分的子项学时要求数量,新《大纲》则取消了培训子项的学时要求,驾驶培训机构可灵活根据学员培训情况动态调整。
道路驾驶公里数至少300公里
老《大纲》未明确规定计时里程的要求,新《大纲》各省应当根据实际对各准驾车型培训里程做出相关要求,但最低不得少于300公里。
允许交叉教学培训
打破老《大纲》必须按照顺序培训的规定,“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应与“道路驾驶”教学交叉融合;“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
采用模拟设备教学
《大纲》解释,“基础和场地驾驶”中“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和“起步前车辆检查与调整”教学内容,应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道路驾驶”中“恶劣条件下的驾驶”、“山区道路驾驶”、“高速公路驾驶”等内容,可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
可以看到,C1、C2车型的培训学时减少了,并且不再对各部分子项目的学时细分要求,比较人性化,对于学员来说是个好消息。不过,学时要求降低了,新《大纲》在培训里程方面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培训质量来说是更为实际的保证。
驾培大纲说变就变,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变动还真不好预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报名考驾照,以不变应万变!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你身边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