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841
在车内怎么锁车门?是很多驾考学员在学车用车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下就是驾考宝典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车内怎么锁车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了解在车内怎么锁车门有所帮助。
在车内怎么锁车门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买得起车,更多的小偷开始运用智能化的手段进行盗窃。甚至很多小偷开始打了“车的主意”。那就是运用锁车干扰器。对于很多只要听到咔嗒的声响就以为锁好车门的粗心车主来说就会被锁车干扰器虐的死死的。今天 就来解说一下,面对锁车干扰器,各位车主应该如果应对。
今年2月22日下午1点40分左右,吉女士将一辆银色奔驰轿车停放在松江嘉禾广场卜蜂莲花超市西侧停车场后,便进入超市购物。一小时后,当她买好东西走到车边,准备驱车离开时,一旁的联防队员告知她车内财物可能刚刚被盗。
吉女士查看后发现,放在轿车前排扶手箱内的2300元现金和一瓶用过的“Prada”香水(购买时价格1500元)不翼而飞,但车体却没有任何被损坏的痕迹:“我记得按了遥控车钥匙上的锁定按钮,还听到锁住的声音,怎么还会遭窃呢?”
据联防队员回忆,他当天巡逻时,发现一名男子一直在这辆轿车边徘徊,便提高了警惕:“那男子见四周没人,便打开了轿车车门,进入车内翻箱倒柜,随后又打开后备厢乱翻,东西到手后便与在电影院后门楼梯处一名男子会合了。”联防队员报警后,两名嫌疑人龚某、常某被抓获。
落网后,嫌疑人龚某交代了作案经过:“我看到路边开来一辆银色奔驰,驾驶员又是个女的,容易下手,等她下车用遥控车钥匙锁车门时,我就在她不远处用干扰器干扰,又过了几分钟,就上车偷东西,常某则在附近望风。”
龚某说,两人到上海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无意间,看到网上有卖锁车干扰器的介绍,就通过网络买了一个,用来盗窃。不到一个月,已作案5次。
网上暗卖车内盗窃神器
在网上输入“汽车干扰器”字样搜索了一下,就看到很多关于汽车遥控干扰器的相关信息。有资料介绍:出售各种型号的汽车遥控解码器、干扰器、汽车遥控拦截器、中文拦截器、遥控破解器、汽车锁快开工具。拨通了网页上留下的联系电话后,一名男子称遥控信号干扰器有大、中、小3种型号,分别能在100米、50米、30米的范围内令所有汽车门都关不上,对汽车的原装、加装遥控锁同样好使。该产品可针对各类轿车遥控锁生产,隐蔽性强,操作简单。
接电话的男子称,现在流行的汽车遥控信号拦截器,隐蔽性更强,效果更可靠,即使车主用遥控器锁上了车门,用拦截器也能自行打开。
锁车干扰器
干扰器是一种信号屏蔽器,主要是由一块芯片和一个无线电发射装置组成。当车主按下遥控器锁门键时,干扰器通过发射与汽车遥控器相同的频率来干扰电子锁接收遥控器信号,使汽车伺服器得不到锁门的命令,车主锁门时,虽然也会听到“咔嗒”的声音,但车门并没有真正锁上。待车主误认为车门已锁(其实车门未锁)离开后,嫌疑人将车门打开实施盗窃。
据了解,干扰器共设置有10个不同频率的按钮。针对不同的车型,嫌犯可调到相应的频率,使周围数十米范围内的汽车电子锁失灵而处于“假锁”状态。
揭示干扰器缘何让遥控锁车锁不住
当前,此类案件犯罪手段呈现出新型化、智能化的趋势。为此,相关专家并研究了与案件有关的科技材料,探讨屏蔽干扰器为何让车门锁不住。汽车遥控干扰器仅仅是一种信号屏蔽器,当车主使用遥控器关闭车门锁时,使用者利用干扰器发射电磁波,干扰遥控器发出的电子信号,使装在车上的主机不能接收到信号,而车主误以为车门已锁,待车主离开后,窃贼就可以打开车门进行盗窃。
针对汽车遥控信号拦截器,郭鑫说,现在汽修行业普遍使用的电控系统检测仪,俗称解码器,被一些人“升级改造”后,变为所谓的遥控信号拦截器,被不法分子利用,就成为一种作案工具。而汽车遥控信号拦截器就是一款远程遥控复制机,车主在使用遥控器时会发射一组密码信号,只要拦截器处在有效范围内,就会收到信号并自动存储,之后便可以利用拦截器发射信号,将车门或后备厢打开。
应对锁车干扰器 车主须手动
1.锁车时注意观察锁车现象:例如有的车锁上车后,车的两个后视镜会收起;有的车锁上后,转向灯会闪两下等等。如果没有车辆常见锁车现象,说明车辆没有锁好。如果按了几下还没有反应,您就应该小心了,有可能就是受到了“汽车干扰器”的影响。
2.有时候,最原始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的。对此类新型高科技作案手段,车主在下车遥控锁车后,应手动检查车门和后备厢关好后再离开,这样可防止干扰器导致车门锁不住。另外,车主不要将现金等贵重物品放在车内。
3.高级无钥匙一键启动系统:此系统的好处是车与遥控钥匙之间是双向身份认证的,当车主离开车一定距离,车门就会自动锁上。而如果干扰器对车进行了干扰,车辆就无法收到钥匙的信号,车辆就会“认为”遥控器不在感应范围,车门就会自动上锁。但这套系统存在一定的反应时间,不同的车型设定不同。如果是个惯偷,有可能利用锁车间隙作案。所以还是提醒车主小心。总之尽量不要往车内放置贵重物品。
另外随着网上交易活动越来越普及的同时,相应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例如,网上交易中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等问题频频暴露,特别是网上非法交易,有意避开市场监管,交易手段较为隐蔽,更加凸显管理办法滞后。所以为此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细化网上交易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让小偷无处可买,也就无处可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