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考试是驾照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是实际驾驶道路考试,因此"挂"在科三的学员也不在少数。近期,驾驶员考试网顺达驾校小编走访了南京周边的驾考考场,对考生主要的挂科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今日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1、考前休息不好,导致考试时精神萎靡,容易分神。
2、上车后不做准备工作。
3、过于紧张,手脚发抖。
4、起步时不开转向灯、没有鸣喇叭、没有观察交通情况。
5、变更车道、超车时,不开转向灯不观察交通情况。
6、考试全程只用一个档位。
7、档位与速度不匹配。
8、低头看档。
9、直线行驶严重跑偏。
10、靠边停车出现失误。
驾驶员考试网提示:以上就是科目三考试中学员最医犯的十个错误,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引以为鉴,平时勤加练习,考试时多留心,避免这些失误的发生。
以上就是顺达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顺达驾校百科:科目三“挂”科原因汇总 你中招了吗?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顺达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934-8210890\13809342020
科目三“挂”科原因汇总 你中招了吗?相关阅读:
汽车超速是怎么拍的
相信很多司机朋友们都被开过超速的罚单。现在国内交警部门也有很多种类的测速工具来进行测速监管,可谓防不胜防,有时甚至会被罚得莫名其妙。
那么问题来了,交警常用的测速设备都有哪些呢?今天给大家科普下常见的警用测速设备。
一、雷达测速
原理:通过测量雷达波的发射频率和反射波频率之间的变化量,计算得出机动车的行驶速度。简单讲就是中学学过的多普勒效应。计算及修正过程较复杂,在此就不详细介绍了。一般是由雷达测速模块和数码相机组成,两者是联动的。在检测区域里行驶的机动车超过预设的道路限速值就会有声音报警,超过预设的抓拍速度就会自动照相。
应用及分布:可用于流动及固定点测速。流动测速一般会隐蔽在路边或装在警车上,而固定点测速一般设置在桥梁和十字路口、隧道等危险地段。因为会发射雷达波,所以可以被探测到。
二、激光测速
原理:通过以固定间隔发射两次红外线光波,测量红外线光波在设备与目标之间的传送时间,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可得出两个距离,其差值除以发射时间间隔即可得出目标的速度。为了测量更精确,一般激光测速仪都会在一秒内发射高达上千组脉冲波来测算平均值。
应用及分布:可用于流动及固定点测速。由于探测范围小,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安装角度带来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校正,且只能对单一车道进行检测。不过其测量速度、监测目标准确度、测速精度都比雷达测速更高。当然,价格也贵。其探测波由于有红外激光发射,因此可以被探测到。
三、线圈感应
原理:通过测量机动车经过一组按一定距离埋设于地面的感应线圈的时间差,计算得出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为了确保数据准确可靠,通常会加入第三个线圈,与第二个线圈一起形成第二套独立的测速模块,对机动车速度进行第二次测量求平均值得出结论。因此发现有测速后立刻急刹车可以有效避免被抓拍。
应用及分布:该种测试手段仅可用于固定点测速,常见于国道线和城市的红绿灯处。由于此系统不会发出任何雷达微波,所以目前世界上所有的雷达探测器都不会对此系统发出警告。
四、视频分析
原理:通过测量机动车经过视频中一定距离的时间差,或对视频中目标机动车的运动轨迹进行实时跟踪并分析车辆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移动距离,推算得出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视频的缺点是对移动车辆的鉴别有一定的困难。
一方面,在拍摄高速移动车辆需要有足够快的快门(至少是1/3000PX)足够数目的像素以及图像算法;另一方面,在路口、道口及高速路进出口,车辆的速度普遍较慢,多见的违章行为是闯红灯、并线违章和错误选择车道等,这些行为不需要雷达配合高速摄像机,采用较慢快门就可达到监控目的。另外,视频技术受光线、天气影响。
应用及分布:该种测试手段仅可用于固定点测速,常见于各种路口。视频测速也不会发出可检测到的信号,因此无法被探测到。
茶哥提醒
了解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测速手段,茶哥在最后还要提醒大家一点,那就是一般几百块的电子狗其实是没有信号探测能力的。
其原理跟手机、车载导航里的电子狗一样,事先把测速点数据输入进去了而已,对于流动测速根本没有用。而能探测到雷达信号的是雷达探测器,一般都几千块。所以不要被市面上很多电子狗产品给忽悠了!